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准航母“出雲”要來南海 杜特爾特一箭雙雕

3月13日, 路透社報導稱, 據3名消息人士透露, 日本計畫5月起派遣最大護衛艦“出雲”號在南海進行為期3個月的巡航。 這是日本自二戰以來在該地區最大的一次海軍力量展示。

報導說, 僅服役兩年的“出雲”號直升機航母將經停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斯里蘭卡, 然後於7月在馬拉巴爾海岸參加美國和印度艦艇的聯合海上演習, 8月返回日本。 上述消息人士稱, 派遣“出雲”號是要測試它的能力, 它將在南海和美國海軍一同進行訓練。

出雲號來南海有何目的?

巡航三個月, 一來就是這麼長的時間, 並且派了准航母這麼高的“配置”來南海,

這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日本此舉有何動機?中國南海網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研究員許利平。

許利平稱, 日本派戰艦來南海航行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是破壞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關係, 試圖“渾水摸魚”;二是攪局南海, 為東海減壓;三是, 擔心南海航行被中國控制, 所以刷存在感。

但是, 許利平稱, 因為南海周邊國家沒有本錢與中國對抗, 日本此舉終將事與願違。

另外, 據路透社報導, 日本希望“出雲”號訪問菲律賓蘇比克灣期間, 邀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登艦。 路透社稱, 在被問到有關艦船此訪的看法時, 杜特爾特稱“我邀請了他們到訪”, 但沒有做出具體說明。 在被問及是否會登上到訪蘇比克灣的艦船時,

他回答說:“如果有時間(就去)。 ”

杜特爾特為何會向日本戰艦發出邀請?許利平告訴中國南海網(http://m.haiwainet.cn/middle/index/nanhaiM/), 杜特爾特邀請日本“出雲”號來訪, 有“一箭雙雕”的目的。 一方面, 邀請日艦訪菲, 滿足日本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感, 獲得日本更多經濟援助;另一方面, 展現其反恐或反海盜的決心, 打擊恐怖主義或海盜分子的囂張氣焰, 為其留下政治遺產。

 “出雲”號的前世今生

(摘自觀察者網文章《淺談日本出雲號航母的前世今生 曾被中國人記恨》)

第一艘出雲艦與中國的淵源, 其實早在它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 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清帝國按約在三年內支付賠款白銀兩億兩, 加上《奉天半島返還條約》的贖金(即廣為人知的“贖遼費”)、威海衛駐軍費、白銀“成色十足”的損失和“鎊虧”等等雜項,

總額超過2.4億兩白銀, 約合4000萬英鎊, 3.65億日元。 這相當於日本當時4年的預算總額。

發了橫財的日本很快將這些錢中的絕大部分投入到軍國主義擴大再生產中, 馬不停蹄地開始準備對俄戰爭。 在補足甲午戰爭帶來軍費虧空後, 62%的賠款被用於擴充軍隊, 其中海軍擴充經費高達1.7億日元。 仰賴著中國的賠款, 1897年, 日本向英國訂造了“出雲”號裝甲巡洋艦。

出雲艦在上海活動的繪畫, 背後是當時上海著名的百老匯大樓

“出雲”號在1900年竣工時, 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裝甲巡洋艦:標準排水量9750噸, 長132.28米, 寬20.94米, 吃水7.27米, 航速20.75節, 裝備8英寸主炮4門, 6英寸14門, 12磅速射炮12門, 2.5磅炮8門, 4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全艦包覆了50毫米-180毫米不等的克虜伯滲碳鋼裝甲, 而在指揮的司令塔處的裝甲更高達360毫米。 該艦在返回日本後, 成為日本第二艦隊長官上村彥之丞的旗艦, 他統帥著日本最好的6艘裝甲巡洋艦。

對於日本人而言, “出雲”艦最輝煌的時刻在於日俄戰爭,

戰爭中, 該艦先是率隊殲滅沙俄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艦隊, 隨後又參加對馬海戰, 全殲俄波羅的海艦隊, 對日本帝國的擴張立下不小的功勞。 隨後, 由於日本海軍艦艇的更新換代, 這艘19世紀末的艦艇到一戰結束就已經完全落後於時代了。 1921年, “出雲”艦稍加改進後被降級為一等海防艦, 隨後加入訓練艦隊承擔水兵的遠航訓練任務, 在一次次印度洋和南美航行中逐漸老朽。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 日本海軍遂調遣“出雲”艦奉命停泊在上海江面, 成為第一外遣艦隊旗艦。 2月2日, 日本海軍中央部將長江一帶第一遣外艦隊之外的艦船編為第三艦隊, 以“出雲”艦作為旗艦。 在一•二八事變和淞滬會戰中, “出雲”艦多次引領第三艦隊對上海的軍民目標開炮射擊。 “出雲”也因此變成了日本海軍在中國橫行的符號,被中國軍民當做記恨萬分的大目標。

停泊在黃埔江上的出雲艦,可見身後就是外灘

一•二八事變期間,十九路軍的敢死隊員曾經潛水炸傷“出雲”艦,但未造成值得一提的損傷。國民政府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後,才試圖組織空襲和水面偷襲,以擊沉這艘日本在華的最大艦艇。

快艇在300米距離上向“出雲”艦發射兩枚魚雷,結果一枚擊中外灘日本總領館附近的江岸,在路上炸開一段裂縫,另一枚則擊中了“出雲”艦週邊的防護駁船。“史一〇二”艇在撤退時遭日艦射擊,中彈進水後沉沒在九江路外灘浦江碼頭附近。

此役以後,弱小的民國海空軍再也無力對“出雲”艦發起攻擊,而伴隨著上海淪陷,擊沉“出雲”的唯一機會也就喪失了。

到了日本第二代直升機航母時,雖然自衛隊口口聲聲說這是“護衛艦”,但心裡的小算盤卻在命名上露了馬腳:日本海上自衛隊用“伊勢”、“日向”這兩個日本的古國為直升機母艦命名,級別上比山川高出一層,其“升級”的用意不言而喻。而在舊日本海軍裡,這些古國名都是預備給戰列艦這種絕對的核心戰艦的。

到了22DDH,雖然“出雲”確實也是一個古國名,但比起“伊勢”、“日向”卻總多了幾份蹊蹺:一來後者曾經是舊日本海軍的超弩級戰列艦,而前者只命名過一艘次於戰列艦的巡洋艦,用這樣一個弱的名字來命名在性能、噸位、作戰能力上全面超出的新戰艦顯然不大靠譜;二來“伊勢”、“日向”作為日本兩大神宮所在地,都是古代所謂的“大國”、“上國”。22DDH直升機母艦既然性能更好、地位更高,起碼也該有個類似等級的古國來命名,諸如河內、陸奧、肥前、加賀之類。日本自衛隊最後挑了個平淡無奇的“出雲”,給人一種自衛隊對它毫不關注的感覺。

當地時間3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艦艇“出雲”號航空母艦正式服役。據日本媒體報導稱,“出雲”號航空母艦全長248米,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大艦艇“日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51米,可同時起駕5架直升機。其艦載機以監視、警戒潛艇為主要任務,數量由5架增至9架。當天,服役儀式結束後,出雲艦直接開赴母港橫須賀進行部署。

可是連麻生太郎副首相都親自參加了下水儀式的戰艦,如果說毫不關注,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也許,只有從上一代“出雲”多年的第三艦隊旗艦生涯裡,我們才能明白日本人煞費苦心選擇它的原因。

文/中國南海網

“出雲”也因此變成了日本海軍在中國橫行的符號,被中國軍民當做記恨萬分的大目標。

停泊在黃埔江上的出雲艦,可見身後就是外灘

一•二八事變期間,十九路軍的敢死隊員曾經潛水炸傷“出雲”艦,但未造成值得一提的損傷。國民政府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後,才試圖組織空襲和水面偷襲,以擊沉這艘日本在華的最大艦艇。

快艇在300米距離上向“出雲”艦發射兩枚魚雷,結果一枚擊中外灘日本總領館附近的江岸,在路上炸開一段裂縫,另一枚則擊中了“出雲”艦週邊的防護駁船。“史一〇二”艇在撤退時遭日艦射擊,中彈進水後沉沒在九江路外灘浦江碼頭附近。

此役以後,弱小的民國海空軍再也無力對“出雲”艦發起攻擊,而伴隨著上海淪陷,擊沉“出雲”的唯一機會也就喪失了。

到了日本第二代直升機航母時,雖然自衛隊口口聲聲說這是“護衛艦”,但心裡的小算盤卻在命名上露了馬腳:日本海上自衛隊用“伊勢”、“日向”這兩個日本的古國為直升機母艦命名,級別上比山川高出一層,其“升級”的用意不言而喻。而在舊日本海軍裡,這些古國名都是預備給戰列艦這種絕對的核心戰艦的。

到了22DDH,雖然“出雲”確實也是一個古國名,但比起“伊勢”、“日向”卻總多了幾份蹊蹺:一來後者曾經是舊日本海軍的超弩級戰列艦,而前者只命名過一艘次於戰列艦的巡洋艦,用這樣一個弱的名字來命名在性能、噸位、作戰能力上全面超出的新戰艦顯然不大靠譜;二來“伊勢”、“日向”作為日本兩大神宮所在地,都是古代所謂的“大國”、“上國”。22DDH直升機母艦既然性能更好、地位更高,起碼也該有個類似等級的古國來命名,諸如河內、陸奧、肥前、加賀之類。日本自衛隊最後挑了個平淡無奇的“出雲”,給人一種自衛隊對它毫不關注的感覺。

當地時間3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艦艇“出雲”號航空母艦正式服役。據日本媒體報導稱,“出雲”號航空母艦全長248米,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大艦艇“日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51米,可同時起駕5架直升機。其艦載機以監視、警戒潛艇為主要任務,數量由5架增至9架。當天,服役儀式結束後,出雲艦直接開赴母港橫須賀進行部署。

可是連麻生太郎副首相都親自參加了下水儀式的戰艦,如果說毫不關注,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也許,只有從上一代“出雲”多年的第三艦隊旗艦生涯裡,我們才能明白日本人煞費苦心選擇它的原因。

文/中國南海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