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巴州區開啟“職業教育+精准扶貧”模式

四川新聞網巴中12月29日訊(趙永)職業教育是挖窮根、扶民生的治本之策。 近年來, 巴州區探索實施“職業教育+精准扶貧”模式, 為推動全區脫貧攻堅提供了智力和技術支撐。

重目標, 構建科學扶貧路

提高貧困人口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在貧困人口集中居住地, 實行精准宣傳, 除了加強對貧困人口進行思想教育, 杜絕“等、靠、要”的思想, 同時加深貧困人口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使他們認識到職業教育的好處, 看到職業教育的前景, 從而願意接受職業教育, 選擇職業教育。

精准貧困人口接受職業教育類別。 由政府主導,

利用資訊技術, 做好摸底調查工作, 全方位瞭解困難家庭的主要經濟收入情況及主要經濟負擔, 家庭適齡勞動力情況, 家庭居住條件, 處於困難狀況的主要原因等具體情況, 形成一戶一檔的檔案資料。

制定“一對一”貧困人口幫扶措施。 因貧困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 編撰相關教材, 在建檔立卡的基礎上, 對貧困人口年齡、文化程度、性別、健康狀況等分層次、分類別, 制定一人一策的職業教育幫扶措施, 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教育培訓, 並跟蹤到脫貧為止。

提升貧困勞動人口素質。 由政府主導, 企業參與, 提供相關資金和師資力量, 將課堂搬到了每個村社, 讓教師深入田間地頭, 既方便了組織村民參加培訓, 又不耽誤村民的日常生活、生產,

使得村民生活、生產、培訓“三不誤”。

挖潛力, 全力扶貧出特色

在實用技術上扶貧。 面向本地, 緊緊圍繞我區產業結構特點, 努力開發校本教材, 培養懂管理、會經營的一專多能人才。 面向市場, 按企業需求制定培養目標, 調整專業設置、確定培訓內容, 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 從而使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定單培訓更具實效性。 目前已與南京創維等30多家知名企業聯姻, “企業點菜, 學校供餐”, 以需定培, 以培供需, 為企業培養了大量的實用技術人才。

在擇業就業上扶貧。 搭建就業平臺, 實現全方位就業安置。 根據市場和用工單位需要, 採取“訂單培訓、定向輸出, 廠校聯姻、校企協作”等方法主管道安置就業;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發佈學員資訊,

邀請外地用工單位前來招工, 多途徑實現就業;積極依靠在江蘇等地設立的安置就業維權服務中心安置就業;“立業創業, 技能扶貧”, 引導畢業生走“三自兩導一扶持”的創業之路。 目前已興辦年產值50萬元以上的經濟聯合體53個, 18名畢業生成為本地知名企業家。 實現“上學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目標。

在合作辦學上扶貧。 依託企業、部門聯合辦學, 實現資訊共用、技術互補、人才共用。 與華碩電腦、精誠科技集團聯合辦學, 充分享有企業的科技、管理、文化資源, 作為實習練兵、畢業生就業的基地;聯合農機局開辦機械專業, 擇優錄用到鄉鎮農機部門工作。 加強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先後與國家重點職中浙江義烏城鎮職校、江蘇吳江第二高級職業中學等結成對子學校,

實現資源分享, 優勢互補, 聯合辦學。

在培訓機制上扶貧。 嚴格遵循“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方配合、定單培訓、注重實效”的原則, 積極整合培訓資源, 形成以市職中為中心, 化成職中、安馳駕校等20多個城鄉教學點參與的培訓網路。 採取培訓獨立、資源分享的方式, 努力實行“三制”(設備股份制、場地租賃制、教師聘用制), 整合了教育資源, 啟動了培訓機制, 達到了“探索途徑、研究問題、創造經驗”的目的, 2017年培訓貧困農民工1300多人。 依託國務院扶貧辦勞動力轉移培訓示範基地、農業部藍色證書認證培訓基地和中央財政支援的電腦應用實訓基地, 充分發揮電腦應用和機械加工技術兩個省級重點專業的骨幹、引領、示範作用,

大力開展各類技能培訓, 年培訓3000餘人次。 培訓經驗多次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交流, 培訓模式在全省推廣, 培訓成果在全國“雨露計畫”成果展上展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