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出行必看!東莞交警曝光10條事故高發路!路過要小心!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2017年即將結束

離春節回家的日子越來越近

道路交通也逐漸進入高峰期。

春運前交通出行需要注意哪些呢?

別著急!東莞交警蜀黍給你送指南啦!

近日, 東莞交警分析了近三年春運前全省高速公路事故情況, 發佈春運前道路交通安全指引, 提醒廣大市民安全出行。

【2018年春運從2月1日~3月12日結束, 一共40天】

交通安全風險有五大特點

10大主幹高速公路事故多發

統計顯示, 春運前兩個月交通安全風險有五大特點。

一是事故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 廣州、佛山、清遠、惠州、東莞五個市轄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均超過30起, 共計227起, 造成136人死亡、264人受傷, 分別占全省總量的55.91%、50.56%、51.56%。

二是部分主幹高速公路事故多發。 406起事故中, 沈海高速(含廣州支線)68起、京港澳高速49起、佛山一環31起、二廣高速31起、廣州繞城26起、長深高速25起、珠三角環線高速19起、廣昆高速18起、樂廣高速15起、清連高速11起。

上述10條高速公路合共發生事故293起、死亡200人, 占全省總量72.17%、死亡人數74.35%。

(網路圖與本文無關)

三是下坡、彎道等特殊路段事故易發。 406起事故中, 發生在一般彎坡道的事故有77起、死亡80人, 分別占全省總量的18.97%、29.74%, 特別是在此期間發生的8起較大以上交通事故中,

4起是發生在一般彎道彎坡上, 占比50%。

四是重型貨運車輛肇事占比突出。 406起事故中, 貨車肇事的事故有151起、死亡104人, 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7.19%、38.66%。 其中, 重型貨車肇事的事故有93起、死亡77人, 分別占貨車肇事總量的61.59%、89.42%。

五是陰雨及惡劣天氣下的事故占比較高。 406起事故中, 發生在陰雨霧天氣的事故共計149起, 造成82人死亡, 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6.7%、30.48%, 不良天氣發生的事故量占事故總量的三成以上。

(網路圖)

交通違法是事故主要原因

統計顯示, 406起事故中, 駕駛人交通違法導致的事故共有369起, 占事故宗數的90.89%。

駕駛人交通違法主要集中在三類:

一是駕駛機動車時因不按規定與前車保持必要安全車距, 該類違法導致的事故共100起、占駕駛人交通違法類總量24.63%, ;

二是駕車時有其他妨礙行車安全行為。 該類違法導致的事故共90起、占駕駛人交通違法類總量22.17%。

三是其他操作不當。 該類違法導致的事故共72起、占駕駛人交通違法類總量17.73%。

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呢?

不妨來看看這份高速公路安全行車指引

高速公路安全行車指引

(上下滑動查看)

(一)彎道行駛

彎道行車時, 如果車速過快, 在離心力作用下, 車輛易發生側滑, 導致側翻或沖出路面。 駕駛人要注意觀察彎道警示標誌, 提前減速, 安全通過。 常見的彎道情形有:向左轉彎、向右轉彎、上坡彎道、下坡彎道、連續彎道, 有時還會遇到急彎陡坡的情況。 彎道駕車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進入彎道前, 應松油門, 提前減速, 並利用發動機轉速牽制車輛平穩進人彎道, 在進人彎道後, 要控制好方向, 方向盤不要打得過急, 避免出現較大離心力。

2、平坦地帶的彎道, 進彎時儘量要將車靠車道外側行駛, 以此來延緩轉彎時的彎度, 減小離心力。

3、上坡彎道時, 進人彎道前松油門, 讓車輛靠著車道外側進人彎道, 然後將擋位降低,接著修正方向。大型車輛車速會下降明顯,在上坡彎道路段遇前方有大貨車時,一定要提前減速與貨車保持安全距離,防止發生追尾。

4、下坡彎道時,進人彎道前松油門踩刹車,讓車輛減速,並且將擋位降低,以較慢的車速靠著車道外側進人彎道,接著修正方向。

5.進入視距不良的彎道前,白天必鳴笛,晚上閃大燈。

(二)坡道行駛

山區和丘陵地區,高速公路坡道較多。高速公路坡道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駕駛人應高度重視,謹慎駕駛。

1、上坡坡道行駛

大型貨車和大型客車在高速公路上坡行駛時,由於行駛阻力的作用,車速下降,如果長時間行駛在快速車道,將為後續車輛快速行駛造成障礙。因此,大型貨車和大型客車在連續上坡路段要靠右行駛,嚴禁長期佔用快速車道。小型車在上坡行駛前,駕駛人應注意觀察前方車輛,避免與大型貨車在同一車道上或並排行駛。

2、下坡坡道行駛

一些山區路段,受地形限制,會存在十幾公里甚至三十幾公里的連續長下坡路段。車輛尤其是大型貨車在長下坡路段頻繁使用制動器減速,易造成制動器熱失效,嚴重地影響行車安全,需高度重視。

( l )在下坡路段行駛,駕駛人應使用低速擋,利用發動機牽制作用、緩速器等共同控制車速,避免長時間踩踏制動踏板導致制動失效。

( 2 )駕駛人應控制車速,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不要跟車太近,不要變更車道或超車,避免夾在大型貨車中間行駛。

( 3 )一般在長下坡路段會設置緊急避險車道,車輛特別是大型貨車在發生制動失靈時,應及時將車輛駛人避險車道,快速降低車速,防止發生車輛失控側翻、追尾等事故。

(三)隧道行駛

隧道在部分山區高速公路極為常見。車輛進出隧道的瞬間光線變化大,對駕駛人的視覺衝擊大,需要駕駛人提高警惕,注意駕駛技巧與操作方法。

白天車輛剛剛駛入隧道或夜晚駛出有照明的隧道時,駕駛人突然由明處進人暗處,眼睛需要8 到10 秒的適應時間,即暗適應過程(也稱為“黑洞效應”)。相反,白天車輛駛出隧道或晚上駛人有照明的隧道,由於光線由弱瞬間變強,駕駛人的眼睛出現眩光,該現象我們稱之為“眩目效應”(也成為“白洞效應”)。由於駕駛人視力的下降,隧道口處往往事故多發。隧道安全駕駛應注意以下操作。

1、駛入隧道前

車輛進人隧道前150 米左右應當降低車速,拉開車距,同時開啟近光燈,減速慢行進人隧道,具體可以按隧道前限速標誌行駛。

2.隧道內行駛

保持安全行車距離。很多駕駛人進人隧道後,由於視線短暫致盲,會下意識踩一腳踏板制動,所以一般隧道內行車的距離要保持100 米以上,如果隧道較長,則根據提示來保持對應的安全行車距離。

隧道內嚴禁變換車道。大、中型車輛進人隧道要提前變更到右側車道,所有進人隧道的車輛要按照所在車道行駛,不能超車。

避免使用遠光燈。由於隧道內外的光線差已經影響到駕駛人視覺,此時如再加上遠光燈光線,更易出現眩目。

隧道內不要鳴笛。由於隧道內攏音效果比較明顯,鳴笛產生的雜訊比在隧道外效果更明顯,會對其他駕駛人造成不良影響。隧道內發生故障或事故的處置。如車輛發生故障或發生交通事故時,應儘快將車輛移出隧道,防止車輛追尾。無法移出隧道的,應設法將車輛移至緊急停車帶,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示廓燈和後位燈,並在車後150 米外設置三角警示牌。車上人員離隧道口近的,可從路邊高出路面的路肩上撤出隧道外。距離較遠的,要儘快撤離至隧道安全區內,並立即報警,長隧道內每隔500 米設有緊急求救電話。

隧道內發生火災逃生。遇到火災事故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有序地撤離火場,保護生命安全。切忌調轉車頭,逆向駛出隧道。如果是位置靠前的車輛,可以繼續往前,駛離隧道。如果是位置靠後的車輛,駕駛人應該果斷下車,棄車逃生。火災逃生要注意以下事項:

( l )遇隧道火災應及時撤離車輛,朝起火點煙霧流相反方向逃跑,切忌不要順風逃跑,否則容易導致窒息;

( 2 )及時用水打濕毛巾和衣物,捂住口鼻,以此過濾毒煙;

( 3 )低身彎腰行走,煙霧往往伴隨著高溫往上部移動,下部毒煙相對較少;

( 4 )留意隧道內的提示標誌,及時找到隧道內的逃生門由此逃生。

3、駛離隧道

駛出隧道前,通過車速表確認並控制車速。

到達出口時要握穩方向盤,以防出口橫風引起車輛偏離行駛路線;注意觀察出口處的交通情況,及時鳴笛,引起他車注意。

當道路中心線由實線變成虛線時,不能急於變更車道,要通過後視鏡觀察後方來車,確保安全後方能變道。

不同季節,隧道外可能出現雨、雪、大霧、路面凝凍情況,路面狀況複雜多變,應減慢車速,防止結冰、積水等引起車輛側滑。

(四)應急停車與處置

應急停當車輛突發爆胎、起火、檔位元故障、油門故障等情況,無法繼續正常行駛的;或者駕駛人突發心臟病、腦溢血等疾病的,應立即將車停在收費站、服務區、緊急停車帶等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如事發不在上述地點附近的,把車駛人應急車道,無應急車道的,把車駛人最右側車道或路肩。無法移動車輛的,原地立即做好警示措施,並報警求援。正確應急停車:

1、遭遇突發情況後第一時間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夜間需持續開啟示廓燈和後尾燈。

2、將車駛人應急車道後熄火、拉緊駐車制動器,車輛無法移動的就地熄火、拉緊駐車制動器。

3、停車後立即下車取出三角警示牌沿路邊緣行至車後方(白天150 米以外,夜間250 米以外)處,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將三角警示牌放置在車輛所占車道內。彎道要將三角警示牌設置在人彎前,坡道要設置在坡頂處。

4、車上人員轉移至車頭前進方向100 米外的應急車道內,有條件的轉移至路邊護欄外更安全的地方,隧道內的將人員轉移到逃生通道處,嚴禁人員在行車道上逗留。

5、立即撥打“122 ”或“110 ”報告具體位置和現場情況,在安全的地方等候救援。

把這資訊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吧

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回家過年

然後將擋位降低,接著修正方向。大型車輛車速會下降明顯,在上坡彎道路段遇前方有大貨車時,一定要提前減速與貨車保持安全距離,防止發生追尾。

4、下坡彎道時,進人彎道前松油門踩刹車,讓車輛減速,並且將擋位降低,以較慢的車速靠著車道外側進人彎道,接著修正方向。

5.進入視距不良的彎道前,白天必鳴笛,晚上閃大燈。

(二)坡道行駛

山區和丘陵地區,高速公路坡道較多。高速公路坡道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駕駛人應高度重視,謹慎駕駛。

1、上坡坡道行駛

大型貨車和大型客車在高速公路上坡行駛時,由於行駛阻力的作用,車速下降,如果長時間行駛在快速車道,將為後續車輛快速行駛造成障礙。因此,大型貨車和大型客車在連續上坡路段要靠右行駛,嚴禁長期佔用快速車道。小型車在上坡行駛前,駕駛人應注意觀察前方車輛,避免與大型貨車在同一車道上或並排行駛。

2、下坡坡道行駛

一些山區路段,受地形限制,會存在十幾公里甚至三十幾公里的連續長下坡路段。車輛尤其是大型貨車在長下坡路段頻繁使用制動器減速,易造成制動器熱失效,嚴重地影響行車安全,需高度重視。

( l )在下坡路段行駛,駕駛人應使用低速擋,利用發動機牽制作用、緩速器等共同控制車速,避免長時間踩踏制動踏板導致制動失效。

( 2 )駕駛人應控制車速,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不要跟車太近,不要變更車道或超車,避免夾在大型貨車中間行駛。

( 3 )一般在長下坡路段會設置緊急避險車道,車輛特別是大型貨車在發生制動失靈時,應及時將車輛駛人避險車道,快速降低車速,防止發生車輛失控側翻、追尾等事故。

(三)隧道行駛

隧道在部分山區高速公路極為常見。車輛進出隧道的瞬間光線變化大,對駕駛人的視覺衝擊大,需要駕駛人提高警惕,注意駕駛技巧與操作方法。

白天車輛剛剛駛入隧道或夜晚駛出有照明的隧道時,駕駛人突然由明處進人暗處,眼睛需要8 到10 秒的適應時間,即暗適應過程(也稱為“黑洞效應”)。相反,白天車輛駛出隧道或晚上駛人有照明的隧道,由於光線由弱瞬間變強,駕駛人的眼睛出現眩光,該現象我們稱之為“眩目效應”(也成為“白洞效應”)。由於駕駛人視力的下降,隧道口處往往事故多發。隧道安全駕駛應注意以下操作。

1、駛入隧道前

車輛進人隧道前150 米左右應當降低車速,拉開車距,同時開啟近光燈,減速慢行進人隧道,具體可以按隧道前限速標誌行駛。

2.隧道內行駛

保持安全行車距離。很多駕駛人進人隧道後,由於視線短暫致盲,會下意識踩一腳踏板制動,所以一般隧道內行車的距離要保持100 米以上,如果隧道較長,則根據提示來保持對應的安全行車距離。

隧道內嚴禁變換車道。大、中型車輛進人隧道要提前變更到右側車道,所有進人隧道的車輛要按照所在車道行駛,不能超車。

避免使用遠光燈。由於隧道內外的光線差已經影響到駕駛人視覺,此時如再加上遠光燈光線,更易出現眩目。

隧道內不要鳴笛。由於隧道內攏音效果比較明顯,鳴笛產生的雜訊比在隧道外效果更明顯,會對其他駕駛人造成不良影響。隧道內發生故障或事故的處置。如車輛發生故障或發生交通事故時,應儘快將車輛移出隧道,防止車輛追尾。無法移出隧道的,應設法將車輛移至緊急停車帶,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示廓燈和後位燈,並在車後150 米外設置三角警示牌。車上人員離隧道口近的,可從路邊高出路面的路肩上撤出隧道外。距離較遠的,要儘快撤離至隧道安全區內,並立即報警,長隧道內每隔500 米設有緊急求救電話。

隧道內發生火災逃生。遇到火災事故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有序地撤離火場,保護生命安全。切忌調轉車頭,逆向駛出隧道。如果是位置靠前的車輛,可以繼續往前,駛離隧道。如果是位置靠後的車輛,駕駛人應該果斷下車,棄車逃生。火災逃生要注意以下事項:

( l )遇隧道火災應及時撤離車輛,朝起火點煙霧流相反方向逃跑,切忌不要順風逃跑,否則容易導致窒息;

( 2 )及時用水打濕毛巾和衣物,捂住口鼻,以此過濾毒煙;

( 3 )低身彎腰行走,煙霧往往伴隨著高溫往上部移動,下部毒煙相對較少;

( 4 )留意隧道內的提示標誌,及時找到隧道內的逃生門由此逃生。

3、駛離隧道

駛出隧道前,通過車速表確認並控制車速。

到達出口時要握穩方向盤,以防出口橫風引起車輛偏離行駛路線;注意觀察出口處的交通情況,及時鳴笛,引起他車注意。

當道路中心線由實線變成虛線時,不能急於變更車道,要通過後視鏡觀察後方來車,確保安全後方能變道。

不同季節,隧道外可能出現雨、雪、大霧、路面凝凍情況,路面狀況複雜多變,應減慢車速,防止結冰、積水等引起車輛側滑。

(四)應急停車與處置

應急停當車輛突發爆胎、起火、檔位元故障、油門故障等情況,無法繼續正常行駛的;或者駕駛人突發心臟病、腦溢血等疾病的,應立即將車停在收費站、服務區、緊急停車帶等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如事發不在上述地點附近的,把車駛人應急車道,無應急車道的,把車駛人最右側車道或路肩。無法移動車輛的,原地立即做好警示措施,並報警求援。正確應急停車:

1、遭遇突發情況後第一時間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夜間需持續開啟示廓燈和後尾燈。

2、將車駛人應急車道後熄火、拉緊駐車制動器,車輛無法移動的就地熄火、拉緊駐車制動器。

3、停車後立即下車取出三角警示牌沿路邊緣行至車後方(白天150 米以外,夜間250 米以外)處,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將三角警示牌放置在車輛所占車道內。彎道要將三角警示牌設置在人彎前,坡道要設置在坡頂處。

4、車上人員轉移至車頭前進方向100 米外的應急車道內,有條件的轉移至路邊護欄外更安全的地方,隧道內的將人員轉移到逃生通道處,嚴禁人員在行車道上逗留。

5、立即撥打“122 ”或“110 ”報告具體位置和現場情況,在安全的地方等候救援。

把這資訊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吧

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回家過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