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深度 | 馬拉松報名費憑什麼漲價

不久前, 科技圈的著名跑者, 新浪高級副總裁魏江雷先生對於北京馬拉松報名費的一番暢想引得跑圈一片譁然, 有人拍手稱快, 有人嘖嘖稱奇。 所謂無風不起浪, 馬拉松運動在中國持續快速增長也快五個年頭了, 那麼馬拉松報名費這碼事兒是該漲還是不該漲, 如今中國馬拉松的報名費究竟是便宜了還是虛高了呢?

一、

有時候評判一件事情, 需要橫向、縱向地進行比較, 並結合實際情況。 既然這個話題的開始是“北馬”, 那麼志在成為第七大滿貫的北馬就得對標國際最頂級的馬拉松。

首先和美國的3個有大滿貫之稱的紐約、波士頓和芝加哥馬拉松。 根據愛燃燒此前文章, 2007-2013年, 7年間美國報名費最貴的25個馬拉松平均漲幅35%(不考慮通脹率)。 於是, 筆者就截取此前收集的資料, 列出三大賽事連續3年的報名費。

賽事$
$
因為颶風, 比賽未舉行2013$2012芝加哥馬拉松賽
2013芝加哥馬拉松賽2014芝加哥馬拉松賽2012波士頓馬拉松賽2013波士頓馬拉松賽2014波士頓馬拉松賽

從上表可以看出。

美國3大馬拉松的報名費都不便宜。 其中, 本國和外籍選手報名費有所差異, 總體上本國選手報名費要便宜一些, 芝加哥是便宜25美元, 波士頓是便宜50美元。 另外, 紐約的對本國的紐約路跑協會會員有優惠。

僅僅孤立地從資料來看, 似乎不能看出端倪。 最貴的紐約馬拉松, 以2012年255美元算, 約占美國人均國民收入50120美元(2012年世界銀行資料)的0.5%。 我國最新的統計數看, 人均國民收入2016年8125美元, 按照1:6.9的匯率, 約為56062元, 那麼, 500元的報名費約占1%, 是美國最貴馬拉松報名費占收入比(0.5%)的2倍。

其實美國報名費第二貴的是夏威夷的火奴魯魯馬拉松。 這個馬拉松獨特之處在於你可以吃吃喝喝, 沒有關門時間。 除了外籍和本國、會員和非會員的報名費區分外, 其實, 國外許多馬拉松還有“早鳥價”優惠, 下表是針對中國跑友的各個階段報名的價格。

報名時間2017.2.9~4.172017.4.18~5.232017.5.24~9.22017.9.3~10.1910.20~12.3EXPO現場報名費¥863

火奴魯魯是美國報名費第二貴的馬拉松,

僅次於紐約。 如果按照早鳥價, 火奴魯魯全程馬拉松的報名費針對只要863元。

筆者在美國參加過3個全程和1個半程馬拉松, 其中包括印弟安納波里斯紀念馬拉松和伊利諾馬拉松(在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舉行);大致算是這兩個州排名前3的馬拉松。

這些不算美國十大馬拉松的比賽, 報名費在60-100美元之間, 和他們的年收入比起來, 不算一筆大的支出。

二、

國內馬拉松, 以全程為例, 目前報名費大致在100-200元之間。 此前也有免報名費的馬拉松, 也有40-60元之間的低價時代。 不過自從2013年深圳全程馬拉松為200元之後, 2015年北京馬拉松變身全馬, 價格也調高到200元。

以2017年為例, 幾個比較知名的馬拉松中, 武漢、西安馬拉松全程報名費150元, 蘭州和上海馬拉松最親民, 各為100元, 杭州、廣州馬拉松為120元。 2018年上半年, 重慶馬拉松是200元, 邁入了“200元俱樂部”;廈門是120元、無錫是160元、鄭開是130元, 貌似沒有太多的馬拉松組委會跟進。

上述幾個大馬拉松賽,全程選手基本上達到或超過1萬人。按照最少的100元的報名費算,組委會至少有100萬的收入。馬拉松組委會另外的收入主要來自冠名和贊助,包括實物和現金。這塊的收入大小和城市有關係,也和電視轉播有關係。如果在中央電視臺進行大概2小時40分鐘的轉播,需要一筆近千萬元的費用,賽事播出平臺不同,冠名和贊助價格就不一樣。

國內大多數馬拉松的舉辦,主要是政府托底,然後是贊助、冠名和報名費收入。政府托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政府從中得到了宣傳效應和經濟價值。新華網援引廈門馬拉松官方資料,“2016年的廈馬為廈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總計2.3億元,帶動經濟效益為3.25億元,總計5.55億元”。根據義烏國際馬拉松組委會的測算,2016義烏國際馬拉松賽共獲得了超過6200萬元的經濟效益。其中,賽事直接收入達到350.20萬元,並為路跑產業帶來超過460萬元的經濟效益,為其他相關產業帶來了超過5400萬元的經濟效益。

提高報名費,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組委會收入。當然,前提是跑者的付出的報名費後能享受到相應的服務。問題是,組委會提高報名費後,是否一定提高服務?且能否得到跑者的認可。

因為目前許多馬拉松賽雖然是社會力量在舉辦,但需要借助許多公共資源,最簡單的是封路,佔用一定的交通資源。從這個方面說,一場城市馬拉松,很難脫離政府來舉辦。報名費的上漲,可以看成是商業化操作的需要,但價格制定有什麼依據,是否需要一定的程式,如聽證,可能還需要討論,至少有一個說明,跑者也會理解組委會的苦衷。此外,漲價是否意味著體驗必然升級?可能也要打個問號。如果報名費和提供的服務大致相符,跑者也會買帳,也會買單。

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馬拉松賽事中,有的馬拉松存在搶名額和抽籤的情況,有的馬拉松則存在報名不足的情況。提高報名費,對報名本來不足的一些賽事,可能會導致報名更加不夠的情況。這個風險也要考慮。說到底,還是一個供需關係的考慮。

三、

隨著選手參加的比賽逐漸增加,他們對馬拉松賽事有了直觀的印象,對賽事的比較也在所難免。從跑者角度看,他們如果參加一場外地舉行的馬拉松,且不說此前的裝備花費和訓練花費,在參賽方面,除了報名費,實際上還有交通、餐飲等支出。因此,國內馬拉松賽事需要提高服務和做出特色,從而讓跑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提高服務方面,國內許多馬拉松賽都做得不錯,如賽後放鬆區、按摩區幾乎成了標配。有的在獎牌上做文章,如2017浙江省馬拉松精英賽在文成縣舉行,賽事還包含了新聞界選手的賽中賽,賽事的完賽獎牌是真正的“銀牌”;2017杭州馬拉松賽的“杭馬印”完賽獎牌,也很有紀念意義。2017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賽的慈善名額有500個,慈善跑名額每個為3000元,不過上馬組委會給這些慈善跑選手提供了8項服務和福利,如,公益榮譽證書、專屬存衣車,前排起跑位置等。一些城市馬拉松還提供馬拉松選手在旅遊方面的免費和半價優惠;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馬拉松在交通方面推出了一些贈2次地鐵票、地鐵免費和公交免費等接地氣的服務。

在特色賽事方面,目前馬拉松賽事也結合本地文化和特色,融入賽道、獎牌、拱門、旅遊等等之中。如紹興馬拉松全程比賽路線中有50多座橋。杭州馬拉松線路貫穿了西湖和錢江的風景。已經舉辦4年的寧波山地馬拉松的特色是輕越野,執行方寧波大自然戶外俱樂部改變了傳統的公路賽事,改進賽道,讓賽道更加有自然特色和地方特色。上海、無錫馬拉松推出了報名成功選手的“退出機制”,減少替跑和名額買賣或轉讓現象。一些馬拉松還在賽前或賽後有分享會、博覽會等。

總之,目前國內馬拉松報名費如果上漲,並不是不能接受。紐約馬拉松1970年報名費才1美元,現在要200多美元。不過,從我國國情出發,馬拉松發展階段出發,具體報名費,在程式上,要有一定的正當性和規範性;在服務上,要配得上跑者的報名費,並且體現地方特色,吸引跑者。此外,既然是政府參與主辦,報名費的確定,也要一定程度上兼顧公益性。

上述幾個大馬拉松賽,全程選手基本上達到或超過1萬人。按照最少的100元的報名費算,組委會至少有100萬的收入。馬拉松組委會另外的收入主要來自冠名和贊助,包括實物和現金。這塊的收入大小和城市有關係,也和電視轉播有關係。如果在中央電視臺進行大概2小時40分鐘的轉播,需要一筆近千萬元的費用,賽事播出平臺不同,冠名和贊助價格就不一樣。

國內大多數馬拉松的舉辦,主要是政府托底,然後是贊助、冠名和報名費收入。政府托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政府從中得到了宣傳效應和經濟價值。新華網援引廈門馬拉松官方資料,“2016年的廈馬為廈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總計2.3億元,帶動經濟效益為3.25億元,總計5.55億元”。根據義烏國際馬拉松組委會的測算,2016義烏國際馬拉松賽共獲得了超過6200萬元的經濟效益。其中,賽事直接收入達到350.20萬元,並為路跑產業帶來超過460萬元的經濟效益,為其他相關產業帶來了超過5400萬元的經濟效益。

提高報名費,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組委會收入。當然,前提是跑者的付出的報名費後能享受到相應的服務。問題是,組委會提高報名費後,是否一定提高服務?且能否得到跑者的認可。

因為目前許多馬拉松賽雖然是社會力量在舉辦,但需要借助許多公共資源,最簡單的是封路,佔用一定的交通資源。從這個方面說,一場城市馬拉松,很難脫離政府來舉辦。報名費的上漲,可以看成是商業化操作的需要,但價格制定有什麼依據,是否需要一定的程式,如聽證,可能還需要討論,至少有一個說明,跑者也會理解組委會的苦衷。此外,漲價是否意味著體驗必然升級?可能也要打個問號。如果報名費和提供的服務大致相符,跑者也會買帳,也會買單。

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馬拉松賽事中,有的馬拉松存在搶名額和抽籤的情況,有的馬拉松則存在報名不足的情況。提高報名費,對報名本來不足的一些賽事,可能會導致報名更加不夠的情況。這個風險也要考慮。說到底,還是一個供需關係的考慮。

三、

隨著選手參加的比賽逐漸增加,他們對馬拉松賽事有了直觀的印象,對賽事的比較也在所難免。從跑者角度看,他們如果參加一場外地舉行的馬拉松,且不說此前的裝備花費和訓練花費,在參賽方面,除了報名費,實際上還有交通、餐飲等支出。因此,國內馬拉松賽事需要提高服務和做出特色,從而讓跑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提高服務方面,國內許多馬拉松賽都做得不錯,如賽後放鬆區、按摩區幾乎成了標配。有的在獎牌上做文章,如2017浙江省馬拉松精英賽在文成縣舉行,賽事還包含了新聞界選手的賽中賽,賽事的完賽獎牌是真正的“銀牌”;2017杭州馬拉松賽的“杭馬印”完賽獎牌,也很有紀念意義。2017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賽的慈善名額有500個,慈善跑名額每個為3000元,不過上馬組委會給這些慈善跑選手提供了8項服務和福利,如,公益榮譽證書、專屬存衣車,前排起跑位置等。一些城市馬拉松還提供馬拉松選手在旅遊方面的免費和半價優惠;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馬拉松在交通方面推出了一些贈2次地鐵票、地鐵免費和公交免費等接地氣的服務。

在特色賽事方面,目前馬拉松賽事也結合本地文化和特色,融入賽道、獎牌、拱門、旅遊等等之中。如紹興馬拉松全程比賽路線中有50多座橋。杭州馬拉松線路貫穿了西湖和錢江的風景。已經舉辦4年的寧波山地馬拉松的特色是輕越野,執行方寧波大自然戶外俱樂部改變了傳統的公路賽事,改進賽道,讓賽道更加有自然特色和地方特色。上海、無錫馬拉松推出了報名成功選手的“退出機制”,減少替跑和名額買賣或轉讓現象。一些馬拉松還在賽前或賽後有分享會、博覽會等。

總之,目前國內馬拉松報名費如果上漲,並不是不能接受。紐約馬拉松1970年報名費才1美元,現在要200多美元。不過,從我國國情出發,馬拉松發展階段出發,具體報名費,在程式上,要有一定的正當性和規範性;在服務上,要配得上跑者的報名費,並且體現地方特色,吸引跑者。此外,既然是政府參與主辦,報名費的確定,也要一定程度上兼顧公益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