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特稿」十年磨一劍,帕科的宿命論——人在做,天在看!

2007年8月, 吳曉濤及其合夥人成立了上海帕科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彼時的帕科軟體只有15名員工, 彼時的IPTV只有100多萬用戶, 彼時他們的夢想是:“要讓帕科成為一個有社會價值的公司, 成為一個可持續運營的公司。 ”

誰也沒想到,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風景差得讓人想說髒話。 一場長達十年的不斷探索、試錯, 和國內IPTV共同前行的成長之路就這麼開始了。 從為四川電信做“義工”, 到為大廠商做OEM艱難度日, 再到退出運營商市場轉戰廣電新媒體, 再到經歷“痛苦”的轉型期……這些歷史事件先後都成了帕科崛起之路上的墊腳石。

2017年, 是帕科軟體誕生十周年。 技術、服務過硬, 靠譜, 已成為外界貼給帕科的主要標籤。

當問起這些年來帕科的價值觀是什麼?吳曉濤說:用戶價值和社會價值至上。 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正確, 但卻不易做到。 帕科這十年是真的在做。

這種樸素的價值觀, 以及創業中經歷的一系列偶然和必然, 構成了吳曉濤的一套宿命論——人在做, 天在看!他篤信命運之手, 甚至將這句話上升為帕科的企業文化。

人在做 天在看

在信仰技術, 希望借此改變自我的同時改變整個行業的一眾互聯網創業大軍中, 擁有宿命論的不在少數, 譬如網易的丁磊, 他堅信一句話:生死有命, 富貴在天;還有另一句:出來混的, 遲早要還。 這和帕科信奉的的“人在做, 天在看”有異曲同工之處, 前者在說, 惡有惡報;後者在說, 善有善報。 他們都在說,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事實上, 宿命論與創業拼搏並不天生矛盾, 畢竟創業選址很重要, 這個址是風水, 也是風口;創業做人同樣重要, 基業若想長青, 腳下鋪就的路一定要足夠堅實。

從創立之初的捉襟見肘, 到2017年業務收入超過7000萬;從只有上海電信研究院和四川電信兩家客戶, 到如今運營業務簽約達16個省分局點;從0用戶覆蓋到超4000萬的家庭用戶覆蓋量, 帕科的每一步都走得慎之又慎, 小心翼翼。 十年的辛苦耕耘終於守得見雲開, 倒真有點“人在做, 天在看;有志者, 事竟成”的勁頭。 而這也成為帕科無意間逐漸形成的企業文化。

一家創業公司, 無論是團隊建設、戰略規劃, 還是產品設計乃至企業文化, 都少不了創始人的參與和決策。 企業要成長, 要保持競爭力, 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基因。 但眾所周知, 文化很難下定義, 它既虛無縹緲又無色無形, 想要建立確實不易。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帕科都在為怎樣才能更好地活下去而疲於奔命, 並沒有時間和精力打造短期內看不到回報的企業文化。

帕科最初的企業文化來源於“PUKKA”, 這個英文單詞包含著帕科創立時的美好意願, 在英文裡它代表“高品質的、上等的、一流的”。 於是乎, 創造高品質的產品, 提供一流的服務, 做上等的人品就成為帕科最初遵循的企業文化。 同時, 帕科的管理團隊“越是往上攀爬, 越是低頭看路, 越是心存敬畏, 越是保持對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敬畏之心”, 以及“服務壯大客戶, 帕科只取一瓢”的理念, 也成為帕科企業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然而, 企業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 承認這一點很重要。

隨著帕科的不斷發展, 目前團隊的員工人數已達190人, 創始人的價值觀和領導力很難再像過去一樣對員工產生直接影響。

與此同時, 帕科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新契機和新佈局, 也會促進文化的發展。

儘管企業文化不是衡量帕科發展的標準, 但是打造企業文化對帕科來說卻是關乎長期發展的重要投資。 借用約伯斯的話來說:文化不是紙面上怎麼宣傳, 而是信仰什麼, 如何思考, 如何做事。 文化的佈局能夠協助培育有著共同價值觀的同行者, 使團隊目標一致, 更有凝聚力。 而在定義企業文化之前, 第一要務是要搞清楚公司的定位。

從盡力到盡全力

可以說2016年是帕科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這一年國內IPTV實現爆發式增長, 帕科成功掛牌新三板, 精優管理層搭建完成, 公司的全新定位徹底步上正軌。 帕科戰略板塊中的鐵三角已經成型:平臺軟體、運營服務、行業應用。各就各位!這一年帕科的總業務收入達4800多萬,運營業務簽約12個省分局點,覆蓋家庭用戶超過2500萬,運營收入突破1000萬。

在上市敲鐘那天,吳曉濤收到一個已離職的老同事發來的微信:“公司成功掛牌新三板,讓那些不看好帕科的人都閉了嘴!”

“破繭成蝶”,大概就是用來形容這樣的時刻。但真正讓帕科對過去和未來做了“了斷”思考的,是發生在2014年。

這一年,國內IPTV使用者規模已達3000多萬,而帕科已經7歲,卻依然困在周轉、消耗、突圍、折損、止損的怪圈中。為突破天花板進入一個更高維度的市場空間,帕科設定了公司轉型目標,並成立了杭州行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堅決要從項目型技術外包公司向產品型、運營服務型和公眾型公司轉型。

但此後的近兩年時間裡,帕科一直處於“痛苦”的轉型期。過程並不順利和美好,一年時間,管理層相繼離開。這是帕科軟體成立以來最艱難的時刻,吳曉濤時常反思自己是不是錯了?但同時他又堅信帕科正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

如今再回頭去看,帕科無疑在恰當的時機把握住了機遇,可能發生的事情必定會發生,最重要的是奔向目標的過程中,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帕科一直堅定不移地在IPTV這條路上蹣跚前行,不管是轉型前,還是轉型後。戰略雖有變,但這是必要的延續和進化,是實現更高目標的唯一途徑。沒有轉型前的積累,就沒有轉型後的機會;而不把握機會,就別妄想基業長青。

毫無疑問,如今的帕科已經從困境中走了出來,經營模式的轉型有效提升了公司規模化營收的能力。對過去的十年以及當前的成績,帕科也開始複盤。複盤,其實複的不是與對手的過招,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判斷邏輯與準確路徑。它不關乎某一場戰役的輸贏,而是為了不困在自己的狹隘中,失去戰場。

當前帕科的營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達到兩年前的三倍左右,但平均人效仍在原地踏步,這與業務轉型和快速市場擴張導致的人員迅速膨脹有關,但商業模式的改變,需要帕科的管理團隊重新思考原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以及企業文化是否能繼續適用于未來公司戰略三角的業務板塊同時發力。

如何把經營權下放培養一線的經營管理人才?如何優化精簡組織與流程,提升效率?如何讓最接近客戶的經營人員能有指揮權,將公司的資源、精力投入到為客戶提供價值創造和增值的事情上去?……新的商業模式導致生產關係的轉變,需要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完成對生產力的釋放。帕科的管理團隊意識到制度革新的重要性,於是基於阿米巴經營模式下的事業合夥人製成為帕科建設的新的經營管理體系。

在企業經營領域,阿米巴經營模式是一個炙手可熱的概念。阿米巴是一種單細胞生物的名稱,阿米巴經營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其要旨是一套培養企業內部經營人才的經營管理體系。阿米巴經營的方法論和“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反復闡述了三個核心經營理念:一、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二、認真拼命地工作;三、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

簡而言之,只是盡力是不夠的,要盡全力:

盡力:盡力而為,

一年成果:

0.9×0.9×0.9×0.9×0.9×0.9×0.9×0.9×0.9×……

365個0.9相乘

=0.00000000000000001988

≈0

盡全力:竭盡全力,

一年成果:

1.1×1.1×1.1×1.1×1.1×1.1×1.1×1.1×1.1×……

365個1.1相乘

=1283305580313390

≈∞

在IPTV行業歷經十年的帕科之所以能解除危機,有立足之地,除了比別人多一點的幸運之外,更重要的是整個團隊付出了不亞於這個行業任何人的努力。

帕科將推行阿米巴經營的核心目的歸納為三句話:1、確立與市場直接掛鉤的分部門核算制度;2、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3、實現全員參與的經營,讓每一個員工的潛力獲得最大的釋放,讓每一個有經營意識和能力的人都能成為公司的事業合夥人。

沒有人能改變創業路上的血腥與殘酷,但卻能選擇與自己同路的人,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去敲鐘,一起去打怪,一起爬出同一個坑;同時,也能改造與自己同路的人,這種改造,不僅是業務層面,還包括價值觀層面。

在明確公司下一個十年的目標定位之後,帕科為支撐未來的發展目標,又回到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原點。

帕科的十二字箴言

聖經裡有這麼一句話:“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鬥,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別人,也必用什麼量器給你們。”

沉澱了十年的帕科將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總結成了十二個字:無私、高效、熱情、創新、勇氣、真誠。這十二個字的英文單詞首字母拼成了“SEEING”——看見!而“SEEING”則成為帕科的運營業務主體公司杭州行雲的英文註冊名。

所謂“看見”,有兩層含義:

一層含義和帕科正在做的新業務相關——互動電視運營服務,要最大限度地讓最多的人看見帕科運營的電視業務。另一層含義又回到了開篇提到的“人在做,天在看”,帕科的宿命論。

“SEEING”的首字母是S,Selflessness,是帕科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個關鍵字,無私!無私就是利他之心。在價值創造問題上,存在一個悖論: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出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使自己活得越好。四川電信、央視愛上、河北新媒體、新疆新媒體、深圳新媒體、芒果TV、湖北新媒體、環球合一、華為這些帕科公司最重要的核心客戶和合作夥伴,在合作初期基本都有接近一年甚至超過一年的免費或者高於成本的投入,從而獲得了客戶長期的合作信賴。帕科一直在尋求對客戶最好的,而不是對自己或者自己小團隊最好的,堅信獲得客戶的價值認可和長久信賴,才能得到最好的回報。

第二個關鍵字是Efficiency,高效!當前帕科正在打造的阿米巴經營模式中,高效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營收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就能得到單位人效的最大化,只有不斷提高單位人效才能確保企業的持續盈利和個人收入的持續提升。高效的團隊是優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會不斷進行自我進化,時刻保持空杯心態。

第三個關鍵字Enthusiasm,熱情!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裡有一個人生成功的方程式:人生及工作的結果=正確的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能力、方法、思維可以學習和修煉,但熱情是主觀的,是自我驅動的,是一切奮鬥的原動力。

第四個關鍵字Innovation,創新!對於經營性的企業來說,創新的定義是更新和改變。帕科認為99%的模仿加上1%的更新和改變,並保持符合客戶需求的反覆運算,更具有創新的價值。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這些都不能稱之為創新,這些更像是生產關係的變革,更像是未來新的生產力釋放的大趨勢。而創新是為客戶或企業價值的提升而存在的,是小步快跑,不斷反覆運算。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更是融入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通過降低流程複雜度,找到簡化時間的方法,保持公司的敏捷,改善用戶體驗,獲取更多用戶轉換,風險可控的商業模式,這些都是有價值的創新。

第五個關鍵字Nerve,勇氣!“要不要這樣做”從來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我們有勇氣去做”。偉大的想法常有,但偉大的事不常有,害怕犯錯成為這二者中間豎起的大山。顧慮太多,又難拋卻,是亟待改變的痼習。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會有問題出現,需要的是立即開始的勇氣。

第六個關鍵字是Genuineness,真誠!信任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情感,最難獲得也最易失去;信任也是客戶溝通、團隊協作的情感基礎,而真誠是獲得信任最好的方式。真誠地保持對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感恩之心,真誠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真誠地傾聽客戶和不同團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就像企業花費數年打造出的精良產品會像磁石一樣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用戶和收益,同樣,費心建設發展的企業文化,也將如同磁石一樣,吸引並留住那些優秀的員工。

當前帕科的企業文化,已不僅僅只是企業家文化,這十二字箴言重新定義了帕科的“遊戲規則”,清楚地告訴每一個人,這個公司將長年地在Selflessness(無私)、Efficiency(高效)、Enthusiasm(熱情)、Innovation(創新)、Nerve(勇氣)、Genuineness(真誠)中良性運營,不是幾天,也不是幾周而已。這將使帕科在保持創新力的同時得以持續發展,讓帕科的星星之火在未來10年成燎原之勢。

儘管與未來10年相比,10歲的帕科還只是個孩子;但相對10年前的創業伊始,帕科儼然已經完成了成人禮。10年間,喜悅有過,痛苦有過,躊躇、茫然也有過。在回首過往進行複盤和對未來統一認知之後,帕科知道,自己還須快速成長,因為客戶乃至整個行業對他們的期待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還須變得更強大、更優秀、更有戰鬥力。

迎著夢想出發,自己就是道路。

雖然遲了一點,但還是想說:帕科,十歲生日快樂!

帕科戰略板塊中的鐵三角已經成型:平臺軟體、運營服務、行業應用。各就各位!這一年帕科的總業務收入達4800多萬,運營業務簽約12個省分局點,覆蓋家庭用戶超過2500萬,運營收入突破1000萬。

在上市敲鐘那天,吳曉濤收到一個已離職的老同事發來的微信:“公司成功掛牌新三板,讓那些不看好帕科的人都閉了嘴!”

“破繭成蝶”,大概就是用來形容這樣的時刻。但真正讓帕科對過去和未來做了“了斷”思考的,是發生在2014年。

這一年,國內IPTV使用者規模已達3000多萬,而帕科已經7歲,卻依然困在周轉、消耗、突圍、折損、止損的怪圈中。為突破天花板進入一個更高維度的市場空間,帕科設定了公司轉型目標,並成立了杭州行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堅決要從項目型技術外包公司向產品型、運營服務型和公眾型公司轉型。

但此後的近兩年時間裡,帕科一直處於“痛苦”的轉型期。過程並不順利和美好,一年時間,管理層相繼離開。這是帕科軟體成立以來最艱難的時刻,吳曉濤時常反思自己是不是錯了?但同時他又堅信帕科正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

如今再回頭去看,帕科無疑在恰當的時機把握住了機遇,可能發生的事情必定會發生,最重要的是奔向目標的過程中,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帕科一直堅定不移地在IPTV這條路上蹣跚前行,不管是轉型前,還是轉型後。戰略雖有變,但這是必要的延續和進化,是實現更高目標的唯一途徑。沒有轉型前的積累,就沒有轉型後的機會;而不把握機會,就別妄想基業長青。

毫無疑問,如今的帕科已經從困境中走了出來,經營模式的轉型有效提升了公司規模化營收的能力。對過去的十年以及當前的成績,帕科也開始複盤。複盤,其實複的不是與對手的過招,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判斷邏輯與準確路徑。它不關乎某一場戰役的輸贏,而是為了不困在自己的狹隘中,失去戰場。

當前帕科的營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達到兩年前的三倍左右,但平均人效仍在原地踏步,這與業務轉型和快速市場擴張導致的人員迅速膨脹有關,但商業模式的改變,需要帕科的管理團隊重新思考原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以及企業文化是否能繼續適用于未來公司戰略三角的業務板塊同時發力。

如何把經營權下放培養一線的經營管理人才?如何優化精簡組織與流程,提升效率?如何讓最接近客戶的經營人員能有指揮權,將公司的資源、精力投入到為客戶提供價值創造和增值的事情上去?……新的商業模式導致生產關係的轉變,需要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完成對生產力的釋放。帕科的管理團隊意識到制度革新的重要性,於是基於阿米巴經營模式下的事業合夥人製成為帕科建設的新的經營管理體系。

在企業經營領域,阿米巴經營模式是一個炙手可熱的概念。阿米巴是一種單細胞生物的名稱,阿米巴經營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其要旨是一套培養企業內部經營人才的經營管理體系。阿米巴經營的方法論和“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反復闡述了三個核心經營理念:一、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二、認真拼命地工作;三、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

簡而言之,只是盡力是不夠的,要盡全力:

盡力:盡力而為,

一年成果:

0.9×0.9×0.9×0.9×0.9×0.9×0.9×0.9×0.9×……

365個0.9相乘

=0.00000000000000001988

≈0

盡全力:竭盡全力,

一年成果:

1.1×1.1×1.1×1.1×1.1×1.1×1.1×1.1×1.1×……

365個1.1相乘

=1283305580313390

≈∞

在IPTV行業歷經十年的帕科之所以能解除危機,有立足之地,除了比別人多一點的幸運之外,更重要的是整個團隊付出了不亞於這個行業任何人的努力。

帕科將推行阿米巴經營的核心目的歸納為三句話:1、確立與市場直接掛鉤的分部門核算制度;2、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3、實現全員參與的經營,讓每一個員工的潛力獲得最大的釋放,讓每一個有經營意識和能力的人都能成為公司的事業合夥人。

沒有人能改變創業路上的血腥與殘酷,但卻能選擇與自己同路的人,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去敲鐘,一起去打怪,一起爬出同一個坑;同時,也能改造與自己同路的人,這種改造,不僅是業務層面,還包括價值觀層面。

在明確公司下一個十年的目標定位之後,帕科為支撐未來的發展目標,又回到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原點。

帕科的十二字箴言

聖經裡有這麼一句話:“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鬥,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別人,也必用什麼量器給你們。”

沉澱了十年的帕科將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總結成了十二個字:無私、高效、熱情、創新、勇氣、真誠。這十二個字的英文單詞首字母拼成了“SEEING”——看見!而“SEEING”則成為帕科的運營業務主體公司杭州行雲的英文註冊名。

所謂“看見”,有兩層含義:

一層含義和帕科正在做的新業務相關——互動電視運營服務,要最大限度地讓最多的人看見帕科運營的電視業務。另一層含義又回到了開篇提到的“人在做,天在看”,帕科的宿命論。

“SEEING”的首字母是S,Selflessness,是帕科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個關鍵字,無私!無私就是利他之心。在價值創造問題上,存在一個悖論: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出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使自己活得越好。四川電信、央視愛上、河北新媒體、新疆新媒體、深圳新媒體、芒果TV、湖北新媒體、環球合一、華為這些帕科公司最重要的核心客戶和合作夥伴,在合作初期基本都有接近一年甚至超過一年的免費或者高於成本的投入,從而獲得了客戶長期的合作信賴。帕科一直在尋求對客戶最好的,而不是對自己或者自己小團隊最好的,堅信獲得客戶的價值認可和長久信賴,才能得到最好的回報。

第二個關鍵字是Efficiency,高效!當前帕科正在打造的阿米巴經營模式中,高效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營收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就能得到單位人效的最大化,只有不斷提高單位人效才能確保企業的持續盈利和個人收入的持續提升。高效的團隊是優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會不斷進行自我進化,時刻保持空杯心態。

第三個關鍵字Enthusiasm,熱情!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裡有一個人生成功的方程式:人生及工作的結果=正確的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能力、方法、思維可以學習和修煉,但熱情是主觀的,是自我驅動的,是一切奮鬥的原動力。

第四個關鍵字Innovation,創新!對於經營性的企業來說,創新的定義是更新和改變。帕科認為99%的模仿加上1%的更新和改變,並保持符合客戶需求的反覆運算,更具有創新的價值。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這些都不能稱之為創新,這些更像是生產關係的變革,更像是未來新的生產力釋放的大趨勢。而創新是為客戶或企業價值的提升而存在的,是小步快跑,不斷反覆運算。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更是融入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通過降低流程複雜度,找到簡化時間的方法,保持公司的敏捷,改善用戶體驗,獲取更多用戶轉換,風險可控的商業模式,這些都是有價值的創新。

第五個關鍵字Nerve,勇氣!“要不要這樣做”從來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我們有勇氣去做”。偉大的想法常有,但偉大的事不常有,害怕犯錯成為這二者中間豎起的大山。顧慮太多,又難拋卻,是亟待改變的痼習。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會有問題出現,需要的是立即開始的勇氣。

第六個關鍵字是Genuineness,真誠!信任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情感,最難獲得也最易失去;信任也是客戶溝通、團隊協作的情感基礎,而真誠是獲得信任最好的方式。真誠地保持對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感恩之心,真誠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真誠地傾聽客戶和不同團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就像企業花費數年打造出的精良產品會像磁石一樣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用戶和收益,同樣,費心建設發展的企業文化,也將如同磁石一樣,吸引並留住那些優秀的員工。

當前帕科的企業文化,已不僅僅只是企業家文化,這十二字箴言重新定義了帕科的“遊戲規則”,清楚地告訴每一個人,這個公司將長年地在Selflessness(無私)、Efficiency(高效)、Enthusiasm(熱情)、Innovation(創新)、Nerve(勇氣)、Genuineness(真誠)中良性運營,不是幾天,也不是幾周而已。這將使帕科在保持創新力的同時得以持續發展,讓帕科的星星之火在未來10年成燎原之勢。

儘管與未來10年相比,10歲的帕科還只是個孩子;但相對10年前的創業伊始,帕科儼然已經完成了成人禮。10年間,喜悅有過,痛苦有過,躊躇、茫然也有過。在回首過往進行複盤和對未來統一認知之後,帕科知道,自己還須快速成長,因為客戶乃至整個行業對他們的期待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還須變得更強大、更優秀、更有戰鬥力。

迎著夢想出發,自己就是道路。

雖然遲了一點,但還是想說:帕科,十歲生日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