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必須要瞭解的攝影基礎(Lesson 3)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 學習基礎並不能讓你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但是它能夠讓你明白影像構成的原理, 知道一張照片是怎麼樣拍出來的。

就像現在市場上充斥的那種速成並不能讓你成為一個專業的拍攝者。 你看到一張好看的照片, 就想問這張照片是用什麼相機什麼鏡頭拍的?用了多少光圈多少快門?

但是即使給你同樣的設置同樣的器材, 你也未必能拍出同樣的照片, 因為你不能面對同樣的環境。

而這正是那些所謂的速成所欠缺的, 你不明白原理, 就不會知道面對各種環境應該要怎樣改變設置去應對。

不管是技術還是器材, 對於拍照來說, 永遠都只是輔助。

想要拍出一張好照片, 真正重要的是熟悉它的運作原理, 以及讓自己變得更有創意, 而創意的基礎也是在熟悉原理的基礎上實現的, 不然光有創意卻不知道要怎麼樣去實現創意才是最痛苦的。

前兩堂課我說了光圈和與光圈有關的虛化, 都是物理方面的, 今天就寫一個心理方面的吧。

第三課:C for Composition(構圖)

說到構圖, 可能有些人就要冷笑了, 不就是隨便畫兩條線然後充專業嗎?

真的是這樣嗎?

這是典型的因果倒錯, 那些好看的作品並不是因為畫了兩條線就有構圖了, 而是因為它本身就已經由一定的原則去構成圖像中的內容, 所以才能夠輕易的去用線條來解釋構圖。

構圖並不僅僅是專門針對攝影而存在的, 在所有的平面視覺藝術中, 構圖作為聯繫視覺內容的關係而廣泛存在著。

根據維琪百科上的定義:

構圖是在視覺藝術中常用的技巧和術語。 特別是繪畫、平面設計與攝影中經常用到構圖這個字。 一個好的構圖, 可以將平凡的東西變得無與倫比, 突出主題;相反, 一個不好的構圖, 則會將一個有魅力的主角變得俗不可耐, 降為閑角。

正如上面所說的, 構圖的意義正是突出主題, 引導我們的視覺用一種有序的方式去觀看作品。

對於一張照片來說,

它所承載的內容是有限的, 所包含的僅僅是框架中的內容, 但是內容卻又可能是雜亂的, 面對現實世界, 我們不能像畫家那樣隨心所欲的去佈置作品中的內容, 在我們的畫面中, 有主體有前景有背景, 還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干擾元素。

構圖就是對於畫面的取捨與配置, 安排畫面的構成, 知道主體應該怎麼放?放在哪兒?什麼東西應該被排除在畫面之外, 什麼東西應該用來輔助突出主體等等。

構圖更多是一種經驗主義, 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也就意味著前人已經為我們總結出了一整套構圖技巧, 大部分時候, 我們只需要按照這些約定俗成的形式去構成畫面就可以了。

image via wikipedia

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當屬三分法則了, 甚至手機或者相機中都會內置三分法分割線來輔助拍照。

三分法則也稱井字構圖法, 是將圖像的橫向和縱向各三等分, 然後將主體放置在分界線或點上的構圖方式。

又或者將畫面以三份作為分配, 這樣既能突出主體, 又能保留恰當的空間感, 讓人看了會感覺舒服。

之所以會看著舒服,是因為三分點距離黃金分割點非常之近,而黃金分割又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以及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

黃金矩形

黃金螺線

以黃金比例為基礎,可以引申出很多構圖方式,像是黃金螺線構圖,根號矩形構圖等等,這裡不再延伸。

在古典油畫和雕塑作品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種以黃金比例去構圖的形式存在。

看了那麼多線條,是不是覺得眼睛都花了,沒關係,拍照不是數學,構圖也不是公式,不要一根筋鑽牛角尖,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嚴格的按照線條關係去決定畫面,畢竟大部分時候畫面並不受我們的控制,我們需要瞭解的是引導線和主體之間的關係,然後利用現有元素去處理,保持畫面的平衡,知道引導線(可以成為引導線的元素有很多,顯而易見的有道路、天際線、樹木、建築物的線條等等都可以,不明顯的像是人的肢體等等都可以作為引導出現)要如何擺放,主體應該放置在什麼位置,從而將觀看者的視覺自然而然的引向主體,突出你的作品的主題。

這同樣也是經驗主義,並不是說看了幾個構圖法則就能夠學會的,而是要多拍,拍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什麼樣的畫面看起來最舒服,不要懷疑,那些看起來舒服的畫面一定是通過某種形式所引導的,因為你已經知道主體應該放置在什麼位置,應該借用什麼元素去做引導。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一張照片上隨便畫兩條線就能說明它的構圖。因為如果這張照片主體明確,引導線分明,看起來舒服,那麼它就一定是按照某種美學法則所構成的。

常規的構圖法則一般都屬於平面上的構成,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張圖像的深度,雖然影像是二維存在,但是它所要表現的卻是三維的世界。如果在二維影像中表現三維世界,就得依靠透視。

學過美術或者設計的人一定對於透視並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將立體三維空間的形象在二維平面上的表現方法。

名畫《最後的晚餐》就是利用了單點透視的原理,這也是西方繪畫的主要手法,只有一個焦點,就是人眼固定不動時所能看到的範圍,視域角度過大的景物則不能包括到畫面之中,就像拍照一樣。

透視中的線條作為引導線可以將觀看者的目光引向更深處,形成一個強烈的深度視覺,讓畫面更加具有空間感。

Photo by Henri-Cartier Bresson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首先應該是構圖的成功,不然內容如何好看都不足以吸引觀看者觀看照片的興趣。只有一個成功的構圖才能夠使畫面中的內容順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題突出、賞心悅目。否則一張照片連主體都不明確怎麼讓別人記得住?怎麼能走進別人的心?

你說那些小姐姐的自拍主體明確但是沒有構圖還是好好看算什麼?那是因為小姐姐把自己 P 的好看而不是照片本身好看,而且那些照片屬於消耗品,看完了 YY 一下也就忘掉了。

還是那句話,構圖是存在的,因為作品裡由於構圖存在了某種構成關係,所以作品才好看,所以才能畫兩條線解釋構圖。反之,如果作品內構成關係混亂,那麼畫再多的線也都不會好看。

我們需要學習的,不是某種構圖類型,而是要瞭解一些基本的美學原則,知道主體要放置在什麼位置,知道要如何利用引導線去將觀看者的注意力引向主體。

構圖是一種經驗主義,而不是一種可以硬搬的技法,沒有任何一種構圖方法是百搭的,面對同樣的畫面,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總有一種,能通過你的引導,讓你拍下的畫面,走進觀看者的心。

讓人看了會感覺舒服。

之所以會看著舒服,是因為三分點距離黃金分割點非常之近,而黃金分割又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以及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

黃金矩形

黃金螺線

以黃金比例為基礎,可以引申出很多構圖方式,像是黃金螺線構圖,根號矩形構圖等等,這裡不再延伸。

在古典油畫和雕塑作品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種以黃金比例去構圖的形式存在。

看了那麼多線條,是不是覺得眼睛都花了,沒關係,拍照不是數學,構圖也不是公式,不要一根筋鑽牛角尖,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嚴格的按照線條關係去決定畫面,畢竟大部分時候畫面並不受我們的控制,我們需要瞭解的是引導線和主體之間的關係,然後利用現有元素去處理,保持畫面的平衡,知道引導線(可以成為引導線的元素有很多,顯而易見的有道路、天際線、樹木、建築物的線條等等都可以,不明顯的像是人的肢體等等都可以作為引導出現)要如何擺放,主體應該放置在什麼位置,從而將觀看者的視覺自然而然的引向主體,突出你的作品的主題。

這同樣也是經驗主義,並不是說看了幾個構圖法則就能夠學會的,而是要多拍,拍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什麼樣的畫面看起來最舒服,不要懷疑,那些看起來舒服的畫面一定是通過某種形式所引導的,因為你已經知道主體應該放置在什麼位置,應該借用什麼元素去做引導。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一張照片上隨便畫兩條線就能說明它的構圖。因為如果這張照片主體明確,引導線分明,看起來舒服,那麼它就一定是按照某種美學法則所構成的。

常規的構圖法則一般都屬於平面上的構成,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張圖像的深度,雖然影像是二維存在,但是它所要表現的卻是三維的世界。如果在二維影像中表現三維世界,就得依靠透視。

學過美術或者設計的人一定對於透視並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將立體三維空間的形象在二維平面上的表現方法。

名畫《最後的晚餐》就是利用了單點透視的原理,這也是西方繪畫的主要手法,只有一個焦點,就是人眼固定不動時所能看到的範圍,視域角度過大的景物則不能包括到畫面之中,就像拍照一樣。

透視中的線條作為引導線可以將觀看者的目光引向更深處,形成一個強烈的深度視覺,讓畫面更加具有空間感。

Photo by Henri-Cartier Bresson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首先應該是構圖的成功,不然內容如何好看都不足以吸引觀看者觀看照片的興趣。只有一個成功的構圖才能夠使畫面中的內容順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題突出、賞心悅目。否則一張照片連主體都不明確怎麼讓別人記得住?怎麼能走進別人的心?

你說那些小姐姐的自拍主體明確但是沒有構圖還是好好看算什麼?那是因為小姐姐把自己 P 的好看而不是照片本身好看,而且那些照片屬於消耗品,看完了 YY 一下也就忘掉了。

還是那句話,構圖是存在的,因為作品裡由於構圖存在了某種構成關係,所以作品才好看,所以才能畫兩條線解釋構圖。反之,如果作品內構成關係混亂,那麼畫再多的線也都不會好看。

我們需要學習的,不是某種構圖類型,而是要瞭解一些基本的美學原則,知道主體要放置在什麼位置,知道要如何利用引導線去將觀看者的注意力引向主體。

構圖是一種經驗主義,而不是一種可以硬搬的技法,沒有任何一種構圖方法是百搭的,面對同樣的畫面,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總有一種,能通過你的引導,讓你拍下的畫面,走進觀看者的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