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雞年未走,雞瘟已至,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雞”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微生物調查局 無心妹子

監製: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

1、 "禽"流感

冬季是流感的多發季節, 不僅只對於人類社會, 其他飛禽走獸也不能倖免。 我們人類通過接種疫苗、吃藥休息, 就能大概率地對付一過性的流感。 飛禽走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如果禽類特別是家禽中爆發流感, 等待它們的就是被撲殺的命運。

近期, 韓國鴨群中出現H5N6疫情, 幾日間韓國撲殺了約20萬家禽, 一時間還引發了"雞蛋荒"。 不僅是韓國, 美國與西班牙也相繼爆出疫情新聞, 韓國也停止了從這兩個國家進口雞蛋。

這一系列事件, 只是公共衛生決策系統的一次應急措施, 筆者覺得無需太過恐慌。 畢竟, 流感年年有, 每年都不同罷了。 但是, 瞭解這套決策系統背後的隱情, 會幫助我們分析這看似殘忍, 卻又無可奈何的應急措施。

韓國禽流感新聞

流感病毒除了可以感染人,

還可以感染多種動物, 極少數流感病毒還可以跨種屬傳播。 鳥類是流感病毒庫的主要載體。 比較常見的動物性流感包括禽流感和豬流感。 這一次韓國疫情的來源, 就是禽類中檢測出的流感病毒H5N6變種。

流感病毒

2、 寧可錯殺一千, 不能放過一個

在所有流感病毒中, 跟人相關的流感病毒有三類: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 在這三種裡面,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最強,比較熟知的H1N1、H5N1以及H7N9都是這一型的。

那麼這裡的H和N到底為何物?H/HA:血凝素蛋白, N/NA:神經氨酸酶蛋白;HA與NA為病毒表面的蛋白。 由於流感的流行性與這兩個蛋白直接相關, 科學家就以H與N來對流感病毒命名, 也就有了以上的代號。

流感病毒H與N這兩個"觸角"極其善變, 這種善變也稱為流感病毒的進化機制。 進化機制有兩種:"突變"和"洗牌"。 突變比較常見, 也是病毒生存最常見的機制之一。 病毒可以通過H與N兩個蛋白的變化, 讓"觸角"產生輕微的形變。

洗牌發生的概率極低, 但是每一次的發生都很大概率造成流感病毒的大流行。

"洗牌"之所以可以發生, 是因為流感病毒不僅可以感染人群, 也會在家禽和野生動物中傳播。

以H7N9為例, H7N9的H7來自於鴨子, N9來自於野生的鳥類, 然後在家禽體內與H9N2發生了"洗牌", 產生了新的H7N9病毒。 人群中並沒有針對新H7N9病毒的抗體, 從而會對新H7N9病毒易感, 因此造成了大流行的可能。 所幸, 新的H7N9病毒暫時並沒有產生能夠人傳人的突變, 從而避免了真正的大流行。

為什麼流感病毒的流行性始終是威脅公共衛生的"隱患"?這正是因為流感病毒"詭譎"的進化機制。

2013年H7N9在中國的遺傳進化過程

對應流感病毒的"突變"和"洗牌"的進化機制, 科學家也一直努力在應對流感病毒的流行局面。 面對流感病毒在家養禽類和野生禽類中"洗牌"的情況, 其中一項很重要的舉措就是對家禽疫情的監控和處理機制。 因為對於候鳥, 我們很難做到真正有效地監控。 野生的鳥類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載體, 而且還是可移動的載體。 一旦野生鳥類攜帶的禽流感發生變異, 就很可能在遷徙路途中傳播給當地的家禽, 從而爆發疫情。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爆發疫情後,全球就會陸續有跟進的疫情,並且疫情的傳播路線與鳥類的遷徙路線非常吻合。

無奈之下,為了徹底遏制病毒從動物界傳播到人界的可能性,如果發現家禽中出現新的禽流感變種,我們只能對成群的(甚至一個養殖場規模的)家禽撲殺,從源頭上控制疫情。

3、 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雞"?

雖然理論上流感病毒可以跨種族傳播,但並不是它想跨種族傳播就能跨種族傳播的,因為人類與禽類在進化上存在差異,再加上現在對於疫情"零容忍"的公共衛生政策,作為民眾,確實無需太過擔心。

在2013年我國出現的禽流感疫情中,即使經過如此複雜的"洗牌",也只出現了非常有限的感染病例。根據以往經驗,流感疫情三個月之後就會自然消退,重新回歸沉寂。

目前,各國的公共衛生系統對於流感病毒都處於嚴密監控的狀態,大規模撲殺家禽,也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沒攜帶病毒的家禽進入市場。另外,流感病毒本身非常脆弱,消毒和正常的食物加熱都能滅活病毒。這段時期,只要做好以下幾點,我們還是可以愉快地吃雞:

1, 儘量少接觸活禽。

2, 接觸活禽後勤洗手。

3, 買經過檢驗檢疫的禽肉

4, 禽肉加工過程中注意生熟分離,充分煮熟禽肉即可。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從而爆發疫情。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爆發疫情後,全球就會陸續有跟進的疫情,並且疫情的傳播路線與鳥類的遷徙路線非常吻合。

無奈之下,為了徹底遏制病毒從動物界傳播到人界的可能性,如果發現家禽中出現新的禽流感變種,我們只能對成群的(甚至一個養殖場規模的)家禽撲殺,從源頭上控制疫情。

3、 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雞"?

雖然理論上流感病毒可以跨種族傳播,但並不是它想跨種族傳播就能跨種族傳播的,因為人類與禽類在進化上存在差異,再加上現在對於疫情"零容忍"的公共衛生政策,作為民眾,確實無需太過擔心。

在2013年我國出現的禽流感疫情中,即使經過如此複雜的"洗牌",也只出現了非常有限的感染病例。根據以往經驗,流感疫情三個月之後就會自然消退,重新回歸沉寂。

目前,各國的公共衛生系統對於流感病毒都處於嚴密監控的狀態,大規模撲殺家禽,也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沒攜帶病毒的家禽進入市場。另外,流感病毒本身非常脆弱,消毒和正常的食物加熱都能滅活病毒。這段時期,只要做好以下幾點,我們還是可以愉快地吃雞:

1, 儘量少接觸活禽。

2, 接觸活禽後勤洗手。

3, 買經過檢驗檢疫的禽肉

4, 禽肉加工過程中注意生熟分離,充分煮熟禽肉即可。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