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養蜂夫婦跑遍全國各地,一年盈利50萬,個中艱辛卻是常人難料

今日路過碰到一家夫妻養蜂專業戶, 順便採訪了他們。 這對夫妻家住重慶市秀山縣清溪場鎮。 夫妻兩都50多歲了, 丈夫姓陳, 妻子姓楊。 我就尊稱他們陳大哥、楊大姐。 不巧當時陳大哥上街辦事去了, 於是就向楊大姐詢問了一些他們養蜂的狀況。

楊大姐待人很熱情, 說話很有親切感。 她毫不保留地向我介紹了他們的養蜂狀況。 他們從事養蜂事業已經30年, 他們家就住在對面的山腳下, 有兩個孩子, 大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 小兒子還在上大學。 30年來他們跑遍了我國南方的各大省市, 因為養蜂要追逐花季, 各地氣候不同, 花期不同, 所以要隨著季節的變化四處奔跑。 早些年因為孩子還小, 擔心爺爺奶奶照看不過來, 就跑得比較近, 現在孩子都大了, 就走得遠些了。 楊大姐說, 他們的去處都是南方地區, 因為蜜蜂的種類不適應北方氣候。

談到收入, 楊大姐一點也不保留。 她說, 幾十年來, 全家六口人的一切開支都是靠他們養蜂的收入維持, 父母在家帶孫子幹不了啥活, 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更是不能幹活了。 因為每年的物價都在變, 收入也不同。 近幾年來蜂蜜的價格較為穩定, 每年大概在10萬至50萬之間。

具體收入還得有氣候決定, 如果花期雨水較多, 蜂蜜產量就低, 遇到好的年份最高收入可達50萬。 如果趕到一個地方的花季都遇到下雨, 那就倒楣了。 最低的年份只能收入10來萬。 一切還得看老天的臉色。

他們養蜂場的規模不算太大, 有250多桶, 算是中等規模。

自己有一輛10噸的貨車, 搬遷的時候, 連蜜蜂和配套設備以及所需生活用具, 裝載滿滿的一大車。

他們的住房就是上圖中的一個簡易帳篷, 30年來都是在這個帳篷裡度過的, 家裡新修的房子沒住上幾天。 生活用具也很簡單, 還好現在有高科技了。

他們自己買了衛星電視接收器, 用上了太陽能電池板, 這樣的太陽能電池板也不太貴, 他們有四塊電池板。 前幾年買的兩塊每塊一千多元, 今年才買的兩塊每塊還不足一千。 電池板蓄電能用兩三天, 即使遇到雨天也基本能應付。

他們剛從福建回來不久, 本次回老家是奔著這片田野來的,這片良田很寬,土地很肥沃,有“小成都”之稱。等到開春以後油菜花開,整個一片花海,漂亮極了。那是蜜蜂菜花的黃金季節。

楊大姐還說,幹這行很辛苦。雖然不打工強一些,但是一般人都吃不消這種風餐露宿的日子,特別是搬家是最累的,勞身又勞心。說話間,看見楊大姐那一雙粗糙的手,我有些揪心。但看著楊大姐滿臉的笑容,又讓我有些欣慰。最後,我以衷心的祝福結束了本次採訪。祝願陳大哥和楊大姐夫婦倆的事業順風順水,家庭幸福,就像他們的蜂蜜一樣甜蜜美滿!

本次回老家是奔著這片田野來的,這片良田很寬,土地很肥沃,有“小成都”之稱。等到開春以後油菜花開,整個一片花海,漂亮極了。那是蜜蜂菜花的黃金季節。

楊大姐還說,幹這行很辛苦。雖然不打工強一些,但是一般人都吃不消這種風餐露宿的日子,特別是搬家是最累的,勞身又勞心。說話間,看見楊大姐那一雙粗糙的手,我有些揪心。但看著楊大姐滿臉的笑容,又讓我有些欣慰。最後,我以衷心的祝福結束了本次採訪。祝願陳大哥和楊大姐夫婦倆的事業順風順水,家庭幸福,就像他們的蜂蜜一樣甜蜜美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