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央行新規:線下掃碼支付每天最多500元 微信支付寶表示……

早餐買個煎餅果子、冬日來包糖炒栗子、外出購物買衣服時, 掃一掃店家的二維碼, 迅速結帳……隨著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 這樣的便捷支付手段已經深深地烙在日常生活中。

殊不知, 輕鬆掃碼的背後蘊藏著風險。 由於缺乏統一的業務規範和技術標準, 在條碼生成機制和傳輸過程中, 往往存在著盜取資金、木馬病毒等隱患, 易引發支付安全案件, 市場機構在業務推廣過程中也存在不正當競爭等現象。

12月27日, 央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的通知》(下稱《通知》), 並配套印發兩套技術規範, 為條碼支付業務開展提供統一的規範和標準, 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此次新規主要改變了什麼呢?仔細分析, 其中有五大核心要點值得關注:

一是對於業務資質的明確要求。 規範明確了為實體特約商戶和網路特約商戶提供條碼支付收單服務的,

需分別具備銀行卡收單業務許可和網路支付業務許可。

二是小微商戶辦理更加簡單。 此次規範明確了小微商戶憑身份證、租賃協議等證明檔即可辦理商戶入網。

三是嚴格限額管理, 防範金融風險。 規範提出了支付機構要根據使用者的風險防範等級來設置日累計交易限額。 簡單的說, 就是使用者的風險防範等級越高, 每天可以交易的金額就越高。

四是對於條碼生成提出了明確的技術要求。 規範從條碼的生成和受理方面, 強調了相關的系統、軟體、終端必須符合標準要求, 系統的操作和維護必須由專人進行, 條碼資訊與掃碼結果不得包含客戶和帳戶的敏感資訊等要求。

五是對於商戶提出了明確的管理。

規範強調支付機構拓展條碼支付特約商戶要“瞭解你的客戶”, 同時要接受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行業自律管理。

尤其是對於靜態掃碼, 央行明確了條碼支付小額、便民的定位, 對條碼支付根據技術安全等級的不同進行交易限額。 無論銀行還是支付機構, 對於動態條碼, 如果採用包括數位憑證或電子簽名在內的兩類(含)以上有效要素進行驗證的話, 單日交易限額可以與客戶自主約定。 而靜態條碼支付的無論何種交易驗證方式, 單日均不超過500元。

北京網路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趙繇表示, 市場統計表明, 條碼支付業務量的95%是單筆500元以下的小額交易, 2017年上半年筆均百元左右。 靜態掃碼500元的限額要求, 基本滿足了用戶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支付需求。

面對整改, 掃碼界的兩位大咖, 支付寶和微信紛紛發表公告做出回應, 並表示認同央行規範, 同時積極研發新技術以及探索新技術應用於條碼支付領域的可行性。

眾創網 成海潮

眾創網現已建立五大會、五大資料庫、五大聯盟、四大行業社群,

歡迎各界優秀人士添加眾創網官方客服小創妹(zhongchuangdream123)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