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同程藝龍”橫空出世,是為謀求上市?背後站的是騰訊和攜程

作為傳言已久的合併物件, 同程網路今日終於宣佈和藝龍在一起了。

正式合併

12月29日, 同程旅遊宣佈集團旗下的同程網路與藝龍旅行網宣佈正式合併為一家新公司“同程藝龍”。

新公司將整合雙方大交通、酒店等優勢資源, 打造更為領先的旅行服務平臺。 此前兩家背後站著的金主——騰訊、攜程將會成為新公司主要戰略大股東, 包括萬達、鷗翎投資在內的多位股東均積極支援此次合併。

此外, 同程網路還提及了雙方“聯姻”各自的“嫁妝”, 即同程網路擁有微信錢包中機票火車票的入口, 藝龍擁有微信錢包的酒店入口, 頗為“門當戶對”。

合併成功後, 新領導班底成員中出現了攜程、同程、藝龍三方的身影。

其中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同程旅遊聯合創始人、同程旅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志祥將擔任新公司的聯席董事長。

同程旅遊聯合創始人、同程網路總裁馬和平、藝龍旅行網CEO江浩擔任新公司的聯席CEO。

對此, 勁旅網總裁魏長仁表示, 該結局一方面是由於藝龍創始人已經離開, 目前是職業經理人負責管理, 其並無實控權, 而吳志祥作為創始人一直掌管同程;另一方面, 同程網路估值已達到100億, 而藝龍2015年時私有化估值為6.2億美元, 從市值來看, 同程具有優勢。 因此, 同程在這其中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並非是同程整體和藝龍合併, 而是同程旅遊兩大業務版塊之一的同程網路。 同程旅遊包括同程網路、同程國旅等, 其中同程網路主營業務為機票、酒店、火車等, 同程國旅則以休閒度假遊和景區目的地為核心。

傳言成真

早在今年10月17日,

勁旅網便指出, 同程藝龍9月時已經完成了初步的整合簽約工作, 合併一事塵埃落定。 雙方約定, 藝龍將與同程的線上業務即同程網路實現合併, 同程旅行社集團將依然保持獨立運營, 藝龍與同程網路或將以1:1的比例進行相關股權置換。

此外, 同程北京總部的人員, 將全部搬遷至藝龍辦公區。 同程旅遊CEO吳志祥將掌管大局並領導新公司開展業務。

隨後, 《國際金融報》記者向同程方面求證, 其表示暫未接到通知。 同程官方的也以“傳聞並無依據”而予以否認。

然而, 魏長仁卻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 該消息來源於知情人士, 準確可靠。

謀求上市

此次合併的催化劑之一在於, 雙方均實現了規模化盈利後, 渴望與資本市場來一次“親密接觸。

此前, 吳志祥不止一次公開討論過同程上市的話題, 其將同程線上線下業務進行拆分也被視為上市前的準備。

今年8月1日, 吳志祥在內部信裡透露, 經歷了連續43個月虧損之後, 2017年7月, 集團整體終於實現了超過3000萬以上的規模性盈利。

藝龍方面在2016年私有化退市後, 雖未有相關盈利資訊公佈, 但其通過業務調整, 專注酒店領域後, 盈利狀況出現大幅好轉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 當雙方業績均呈現出不錯的態勢, 加上共同股東的默認與撮合, 合併上市對於彼此而言可謂“心照不宣。 ”

此次合併在魏長仁看來, 可謂是互補的典型。 交通票務線一直是同程的強項, 而藝龍的酒店業務則更勝一籌。 加之騰訊已先後將微信錢包、QQ錢包中的酒店、交通票務預訂等自由流量入口相繼交由藝龍和同程把持,

合併後, 新公司佔據著騰訊用戶基數龐大的兩個入口, 流量十分可觀, 總體向好。

那麼兩家原本徘徊在“1.5梯隊”的企業聯手沖進第一梯隊後, 對於行業龍頭攜程是不是會形成衝擊?

魏長仁認為, 由此產生的衝擊基本可控, 畢竟, 攜程是藝龍第一大股東和同程第二大股東, 就算兩家合併後, 攜程仍然掌握著較大話語權。

除攜程外, 同程和藝龍背後還有騰訊的身影。

作為藝龍第二大股東和同程第三大股東, 騰訊對這兩家的支持已超過5年。 對於投資方騰訊而言, 雙方整合上市產生的市值更高, 投資回報也更大, 因此對股東來說可謂“喜聞樂見”。

《國際金融報》記者據此向同程旅遊集團負責人求證相關事項, 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其回復。

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其回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