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乘勢勇為,開創川酒新時代

“黃龍溪畔話題同, 捷報頻傳盛會中。 莫道昨日成績好, 來年煮酒論英雄。 ” 2017年12月28日, 四川省釀酒協會會長崔兆全在2017年四川省白酒業年會上即興做詩一首, 勉勵川酒企業團結起來, 乘勢勇為, 開創川酒新時代。

當日, 由四川省釀酒協會主辦、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年四川省白酒業年會暨行業品質檢評會在成都隆重舉行,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 四川省釀酒協會會長崔兆全, 四川省釀酒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俊,

四川白酒金三角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玉山, 四川省釀酒協會副會長李維民, 四川省釀酒協會副會長周孟林, 四川省經信委國酒推進辦副處長方建程, 江南大學副校長、教授徐岩以及曾祖訓、胡永松、陳林、徐占成、賴登燡、李大和等著名白酒專家、國家評委、四川省評委、四川省釀酒協會會員單位負責人、配套廠家以及新聞媒體的代表400余人濟濟一堂, 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研判形勢, 共謀川酒未來發展之路。

在當天下午舉辦的2017川酒發展高峰論壇上, 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岩教授作了《中國白酒微生物組群研究》報告, 為與會的川酒企業詳細介紹了最新的白酒業技術研究成果;著名白酒專家曾祖訓作了《生產健康和諧白酒,

滿足“一帶一路”需求》的主題發言;著名白酒專家胡永松作了《對中國白酒的再認識》的主題發言;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白酒知名學者楊柳以《中小酒企生存之道》為題, 透徹分析了中小微酒企為什麼處境不妙, 為未來中小微酒企如何發展指明了道路。

作為唯一的媒體特邀代表, 《華夏酒報》 副總編輯、中國酒業新聞網副總編輯劉震東應邀作了題為《新週期·新趨勢·新征程》的主題發言, 和與會代表共同回顧了2017年中國白酒發展態勢、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做了大膽預測, 並對川酒如何適應新時代擁抱新趨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12月29日, 四川省20余名專家、100余國家評委和200余省評委參加了2017年四川省白酒行業品質檢評會, 在四川省釀酒協會白酒專家委員會主任曾祖訓、四川省釀酒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俊升主持下, 300多名評委對49個酒樣進行了8輪次盲評、2輪次鑒評。 曾祖訓、胡永松、徐占成、賴登燡、李大和、楊大金等專家在充分肯定四川白酒產品總體品質的同時, 指出川酒要不斷提高酒質和酒體設計水準,

創新發展, 鞏固川酒的領先地位。 此次檢評會進一步提升了四川省白酒評委的鑒評能力和整體評酒水準, 並為下一步評選全省白酒行業優秀創新產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開創川酒新時代

“正是由於進一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強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 2017年四川省白酒行業呈現出‘產量較快增長、效益大幅改善、轉型升級加快’的良好發展態勢。 ”四川省釀酒協會會長崔兆全在題為《團結起來, 乘勢勇為, 開創川酒新時代》的工作報告時如此指出。

產業支撐貢獻突出。 2017年前三季度, 四川全省累計生產白酒249.9萬千升, 同比增長5.9%。 規模以上白酒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6%, 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快5.3個百分點,

對工業累計貢獻率達10.5%, 拉動規上工業增長0.9個百分點, 在工業中比重達到6.5%。

行業效益持續向好。 前三季度, 由於市場回暖態勢較為明顯, 名優白酒產品價格穩步提升, 帶動四川全省白酒行業效益指標大幅改善。 前三季度, 四川全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4%, 利潤同比增長36.4%, 較2017年上半年分別提高0.9個和8.6個百分點, 比2016年分別提高5個和23.3個百分點。

重點企業增勢喜人。 近年來, 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六朵金花”企業通過深化企業改革、調整產品結構、創新行銷模式和強化市場開拓, 收到良好成效。 前三季度, 重點企業增長態勢迅猛, 主要效益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 五糧液集團、瀘州老窖集團、郎酒利潤增幅分別高達36%、77.2%、55.1%, 劍南春、水井坊、沱牌、豐穀等企業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原酒產業呈現復蘇。宜賓、瀘州、綿竹、邛崍四大原酒產區的主要原酒企業生產經營明顯改善,企業開工率提高、市場價格恢復性增長。同時,四川全省原酒產業“小、散、亂”狀況正在被規範化、規模化生產所取代,行業整合加速,品牌價值高、整合能力強和服務意識佳的原酒企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同時,崔兆全也指出:儘管四川省白酒產業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著不少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方面,從產業整體狀況看,市場推廣不力、創新能力仍顯不足、品牌建設較為滯後、產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加之國內兄弟省市白酒產業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據瞭解,近5年來,四川省白酒產業銷售收入、利潤等經濟指標在全國的比重分別下降7.9和9.7個百分點,“龍頭”地位已受到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四川全省共有獲證白酒生產企業約1300戶,但規模以上企業只有340戶,僅占1/4左右,此外還廣泛分佈著約6000戶白酒生產加工小作坊。這些小企業、小作坊法律意識淡薄、設施設備簡陋、管理水準不高,“一非兩超”、品質指標不達標、違法違規標籤標識等問題時有發生,對川酒聲譽形象和產業的健康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

發展步入新週期

據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介紹,目前,白酒行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它對GDP貢獻依然可觀,就四川而言,它在四川省經濟比重中分量十足。2017年1月—10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累計完成白酒總產量1048.64萬千升,同比增長5.62%;銷售收入累計完成4834.42億元,同比增長15.49%;實現利潤總額827.58億元,同比增長36.82%;2017年對白酒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度調整,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開端,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週期,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了深刻研判,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行業形勢發展是與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密不可分的,白酒產業必須順應這個基本特徵,才能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為此,四川省釀酒協會會長崔兆全著重指出:川酒企業必須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才能把握住未來白酒產業發展的方向。

一是產業發展迎來重要機遇。今年,是白酒行業經歷深度調整之後呈復蘇態勢的第三個年頭,在基本面預期和市場風格轉變背景下,向上趨勢已經逐漸明確,發展增速也不斷提升,酒業內部普遍認為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發展週期。同時,國家對經濟發展作出的“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穩中求進”等系列決策部署,也為白酒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大環境。更加利好的是,前不久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為川酒發展謀劃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對於白酒企業的兼併重組、融資、科研、創新、發明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和探索,將予以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我省白酒產業發展迎來了又一次重大機遇。

二是產業整合力度持續加大。產業集中化,是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的客觀規律。近年來,白酒行業內資源整合、集中發展的態勢非常明顯,白酒業資本運作頻頻,並購重組等案例屢見不鮮。在白酒產業新的發展週期中,行業深度調整必然繼續深入推進,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一大批生產工藝水準不高、產品結構不優、品牌影響力不足的小型白酒企業將被淘汰,一些小品牌將受到一線品牌和地方強勢品牌的市場擠壓,市場空間也會越來越小,行業內大型白酒企業和行業外資本對中小白酒企業的兼併重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勢必推動整個白酒產業進一步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創新產品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許多大型白酒企業順應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創出新包裝、喊出新口號,產生了良好的市場效應。另外,隨著白酒產業與文化的融合越來越緊密,白酒會所式、酒莊式、文化式場館的建設及運營也逐步成為企業行銷發力的新競爭點。從我省情況看,四川啟動了“新生代酒品發展戰略”,各重點企業積極適應白酒產品個性化,消費場所多元化新趨勢,大力開發新生代產品。如五糧液舉辦的“新生代酒品”專場品鑒推廣活動,瀘州老窖推出“百調”白酒雞尾酒產品並舉辦“百調杯”中國白酒雞尾酒世界盃賽等等。可以預見,白酒產品、管道及促銷的創新將成為白酒企業展開競爭、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

四是產品品質安全備受關注。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已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幾乎使用了最極端嚴苛的要求來保障食品安全,這一點大家也一定深有體會。黨的十九大強調,“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這充分表明了國家治理食品安全問題的決心,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只會提高,不會降低。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水準的提高,“安全、營養、多樣”已成為人們對食品需求的新方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也一定會越來越高。因此,保障好產品的品質安全是既是企業生存的前提,也是企業贏得消費者和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的有效手段。

積極擁抱新時代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認為,在白酒行業發展步入新週期的大背景下,川酒要繼續發揚川酒的引領示範作用,要釀造精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質,彰顯品質的魅力和威力,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美酒佳釀;要持續營造川酒的發展環境。白酒有技藝差別、香型差別、口感差別、度數差別、區域差別,但絕不能因此而有優劣之分,要秉承不貶低、不中傷、不詆毀同行的行業自律精神,企業之間要相互交流、共用光榮;要充分發揮好行業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四川省釀酒協會作為川酒行業的社團組織,多年來在行業指導、人才培養、科技推廣、市場拓展、交流合作、服務諮詢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起到了促進川酒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也贏得了行業內外的一致尊重。希望在今後的發展中協會更加緊貼企業需求,搞好服務,擔負起推動白酒行業健康發展的歷史使命。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指出,近年來,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版塊強勢崛起。2007年,五糧液實現利潤總額明顯高於貴州茅臺,而到了2017年,貴州茅臺實現利潤總額遠高於包括五糧液在內的所有濃香型白酒骨幹企業的總和。作為濃香型白酒的主產區,川酒未來發展形勢嚴峻,應該居安思危。馬勇建議,川酒要堅持自己的文化自信,共同發聲,講好川酒的品牌故事,做好消費者溝通工作,打好技術和文化牌。

“自然的眷顧和悠久的釀造傳統造就了不可複製的釀造資源,讓四川白酒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這使得川酒在整個全國白酒產業中依然具有優勢競爭力,依然是整個行業的稀缺資源,這是四川白酒產業的底蘊所在,也是四川白酒行業長盛不衰的信心源頭。但當前酒類消費市場已呈現出追求品質、健康、時尚的多元化消費趨勢,為滿足消費升級,鞏固川酒優勢地位,我們要創新發展思維,與時俱進,繼續努力。”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副會長張玉山建議川酒企業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大力培養專業人才,要善於總結經驗,嚴格把控川酒食品安全。

“按照‘基地品牌化、企業品牌化、產品品牌化’的總體思路,加強品牌梯度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企業,擴大提升品牌影響力,帶動二三線品牌企業整體發力,擴大川酒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繼續加大四川省白酒品牌資源整合力度,採取‘主品牌+系列商品名稱’模式,樹立統一的品牌形象。打造川酒集體商標,圍繞川酒整體品牌大力開展宣傳和行銷,大力開展四川名優白酒推廣活動,充分利用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和會展等各類載體,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推介川酒。”根據當前川酒發展面臨的形勢,四川省釀酒協會會長崔兆全建議川酒要打造品牌形象,開拓兩個市場,提升產品質控,加大創新力度。

《華夏酒報》 副總編輯、中國酒業新聞網副總編輯劉震東則認為:“未來五年,對川酒來講,機遇與挑戰並存。川酒有悠久的釀酒歷史,有燦爛的白酒文化,有享譽全國的‘六朵金花’,川酒不缺歷史,不缺文化,不缺品牌。川酒缺什麼? 川酒缺個性,缺創新,缺合作共用精神。”為此,他建議川酒企業需要匠心傳承,為消費者奉獻高品質美酒;文化回歸,重塑消費者對川酒的認知;張揚個性,讓新生代群體喜歡上川酒;彰顯責任,共建共用謀求共贏之道;創新謀變,讓四川美酒大步走出去。

對於川酒的未來發展,劉震東堅信:“傳承匠心,回歸文化,張揚個性,彰顯責任,創新謀變,川酒發展未來可期!”

編輯:王玉秋

劍南春、水井坊、沱牌、豐穀等企業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原酒產業呈現復蘇。宜賓、瀘州、綿竹、邛崍四大原酒產區的主要原酒企業生產經營明顯改善,企業開工率提高、市場價格恢復性增長。同時,四川全省原酒產業“小、散、亂”狀況正在被規範化、規模化生產所取代,行業整合加速,品牌價值高、整合能力強和服務意識佳的原酒企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同時,崔兆全也指出:儘管四川省白酒產業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著不少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方面,從產業整體狀況看,市場推廣不力、創新能力仍顯不足、品牌建設較為滯後、產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加之國內兄弟省市白酒產業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據瞭解,近5年來,四川省白酒產業銷售收入、利潤等經濟指標在全國的比重分別下降7.9和9.7個百分點,“龍頭”地位已受到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四川全省共有獲證白酒生產企業約1300戶,但規模以上企業只有340戶,僅占1/4左右,此外還廣泛分佈著約6000戶白酒生產加工小作坊。這些小企業、小作坊法律意識淡薄、設施設備簡陋、管理水準不高,“一非兩超”、品質指標不達標、違法違規標籤標識等問題時有發生,對川酒聲譽形象和產業的健康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

發展步入新週期

據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介紹,目前,白酒行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它對GDP貢獻依然可觀,就四川而言,它在四川省經濟比重中分量十足。2017年1月—10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累計完成白酒總產量1048.64萬千升,同比增長5.62%;銷售收入累計完成4834.42億元,同比增長15.49%;實現利潤總額827.58億元,同比增長36.82%;2017年對白酒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度調整,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開端,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週期,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了深刻研判,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行業形勢發展是與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密不可分的,白酒產業必須順應這個基本特徵,才能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為此,四川省釀酒協會會長崔兆全著重指出:川酒企業必須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才能把握住未來白酒產業發展的方向。

一是產業發展迎來重要機遇。今年,是白酒行業經歷深度調整之後呈復蘇態勢的第三個年頭,在基本面預期和市場風格轉變背景下,向上趨勢已經逐漸明確,發展增速也不斷提升,酒業內部普遍認為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發展週期。同時,國家對經濟發展作出的“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穩中求進”等系列決策部署,也為白酒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大環境。更加利好的是,前不久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為川酒發展謀劃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對於白酒企業的兼併重組、融資、科研、創新、發明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和探索,將予以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我省白酒產業發展迎來了又一次重大機遇。

二是產業整合力度持續加大。產業集中化,是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的客觀規律。近年來,白酒行業內資源整合、集中發展的態勢非常明顯,白酒業資本運作頻頻,並購重組等案例屢見不鮮。在白酒產業新的發展週期中,行業深度調整必然繼續深入推進,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一大批生產工藝水準不高、產品結構不優、品牌影響力不足的小型白酒企業將被淘汰,一些小品牌將受到一線品牌和地方強勢品牌的市場擠壓,市場空間也會越來越小,行業內大型白酒企業和行業外資本對中小白酒企業的兼併重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勢必推動整個白酒產業進一步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創新產品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許多大型白酒企業順應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創出新包裝、喊出新口號,產生了良好的市場效應。另外,隨著白酒產業與文化的融合越來越緊密,白酒會所式、酒莊式、文化式場館的建設及運營也逐步成為企業行銷發力的新競爭點。從我省情況看,四川啟動了“新生代酒品發展戰略”,各重點企業積極適應白酒產品個性化,消費場所多元化新趨勢,大力開發新生代產品。如五糧液舉辦的“新生代酒品”專場品鑒推廣活動,瀘州老窖推出“百調”白酒雞尾酒產品並舉辦“百調杯”中國白酒雞尾酒世界盃賽等等。可以預見,白酒產品、管道及促銷的創新將成為白酒企業展開競爭、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

四是產品品質安全備受關注。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已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幾乎使用了最極端嚴苛的要求來保障食品安全,這一點大家也一定深有體會。黨的十九大強調,“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這充分表明了國家治理食品安全問題的決心,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只會提高,不會降低。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水準的提高,“安全、營養、多樣”已成為人們對食品需求的新方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也一定會越來越高。因此,保障好產品的品質安全是既是企業生存的前提,也是企業贏得消費者和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的有效手段。

積極擁抱新時代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認為,在白酒行業發展步入新週期的大背景下,川酒要繼續發揚川酒的引領示範作用,要釀造精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質,彰顯品質的魅力和威力,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美酒佳釀;要持續營造川酒的發展環境。白酒有技藝差別、香型差別、口感差別、度數差別、區域差別,但絕不能因此而有優劣之分,要秉承不貶低、不中傷、不詆毀同行的行業自律精神,企業之間要相互交流、共用光榮;要充分發揮好行業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四川省釀酒協會作為川酒行業的社團組織,多年來在行業指導、人才培養、科技推廣、市場拓展、交流合作、服務諮詢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起到了促進川酒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也贏得了行業內外的一致尊重。希望在今後的發展中協會更加緊貼企業需求,搞好服務,擔負起推動白酒行業健康發展的歷史使命。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指出,近年來,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版塊強勢崛起。2007年,五糧液實現利潤總額明顯高於貴州茅臺,而到了2017年,貴州茅臺實現利潤總額遠高於包括五糧液在內的所有濃香型白酒骨幹企業的總和。作為濃香型白酒的主產區,川酒未來發展形勢嚴峻,應該居安思危。馬勇建議,川酒要堅持自己的文化自信,共同發聲,講好川酒的品牌故事,做好消費者溝通工作,打好技術和文化牌。

“自然的眷顧和悠久的釀造傳統造就了不可複製的釀造資源,讓四川白酒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這使得川酒在整個全國白酒產業中依然具有優勢競爭力,依然是整個行業的稀缺資源,這是四川白酒產業的底蘊所在,也是四川白酒行業長盛不衰的信心源頭。但當前酒類消費市場已呈現出追求品質、健康、時尚的多元化消費趨勢,為滿足消費升級,鞏固川酒優勢地位,我們要創新發展思維,與時俱進,繼續努力。”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副會長張玉山建議川酒企業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大力培養專業人才,要善於總結經驗,嚴格把控川酒食品安全。

“按照‘基地品牌化、企業品牌化、產品品牌化’的總體思路,加強品牌梯度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企業,擴大提升品牌影響力,帶動二三線品牌企業整體發力,擴大川酒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繼續加大四川省白酒品牌資源整合力度,採取‘主品牌+系列商品名稱’模式,樹立統一的品牌形象。打造川酒集體商標,圍繞川酒整體品牌大力開展宣傳和行銷,大力開展四川名優白酒推廣活動,充分利用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和會展等各類載體,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推介川酒。”根據當前川酒發展面臨的形勢,四川省釀酒協會會長崔兆全建議川酒要打造品牌形象,開拓兩個市場,提升產品質控,加大創新力度。

《華夏酒報》 副總編輯、中國酒業新聞網副總編輯劉震東則認為:“未來五年,對川酒來講,機遇與挑戰並存。川酒有悠久的釀酒歷史,有燦爛的白酒文化,有享譽全國的‘六朵金花’,川酒不缺歷史,不缺文化,不缺品牌。川酒缺什麼? 川酒缺個性,缺創新,缺合作共用精神。”為此,他建議川酒企業需要匠心傳承,為消費者奉獻高品質美酒;文化回歸,重塑消費者對川酒的認知;張揚個性,讓新生代群體喜歡上川酒;彰顯責任,共建共用謀求共贏之道;創新謀變,讓四川美酒大步走出去。

對於川酒的未來發展,劉震東堅信:“傳承匠心,回歸文化,張揚個性,彰顯責任,創新謀變,川酒發展未來可期!”

編輯:王玉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