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預告|如何打造自動駕駛“大腦”?智行者CTO探析設計思路

在推出首個《構建自動駕駛的關鍵系列課程》後, 雷鋒網新智駕再次聯手雷鋒網 · AI 慕課學院, 邀請一線從業者、學界頂尖專家打造一場集技術、商業、運營於一體的《限定場景自動駕駛系列課程》。

我們認為, 這可能是離自動駕駛商業化最近的一場技術盛宴。

本系列課程由雷鋒網 · 新智駕、雷鋒網 · AI 慕課學院聯合主辦, 從今年 11 月 30 日晚 8 點開始, 通過線上直播(直播平臺:AI 慕課學院、雷鋒網 App)形式每週分享 1 期課程。

此外, 2018 年 1 月 16 日, 雷鋒網·新智駕將在美國矽谷舉辦 GAIR 矽谷智能駕駛峰會, 屆時也將有多位國內外自動駕駛大牛一起探討自動駕駛的發展與未來。 詳情點擊:

https://gair.leiphone.com/gair/gairsv2018

講師簡介

王肖,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博士, 北京智行者科技 CTO。 他曾作為核心人員參與並獲得 2012、2014 及 2015 中國智慧車未來挑戰賽冠軍, 獲得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 參與起草中國智慧網聯車輛技術路線圖。

課程簡介

智行者 CTO 王肖此前也分享過這樣一個觀點:「自動駕駛不僅有詩和遠方, 更有眼前的苟且。 」這個「苟且」便是未來 2 到 3 年內可以商業落地的自動駕駛:基於特定場景、低速的自動駕駛。

*智行者部分產品

一直以來, 智行者都是限定區域內低速無人駕駛的踐行者, 此前已經推出了“蝸必達”無人駕駛物流小車。 今年 9 月 11 日, 這家公司推出了旗下首輛無人駕駛掃路車“蝸小白”, 並率先落地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在王肖看來, 只有先將特定場地的自動駕駛做到完善, 不斷積累經驗和資料,

打好基本功, 才有資格去嘗試城市和高速的自動駕駛產品。 否則, 稍有不慎可能造成巨大的交通事故。 “汽車是關乎乘客生命安全, 並不是說手機死機就重啟這麼簡單。 ”

王肖表示, 精確的感知和定位是自動駕駛基礎, 但要想成為一個“老司機”, 還需要更多地利用“大腦”去駕駛, 本課程將介紹智行者自動駕駛大腦設計背景和思路, 並舉例說明。

課程大綱

1、研究背景

2、自動駕駛“大腦”架構

3、自動駕駛“大腦”關鍵模組分析

4、自動駕駛“大腦”工程應用分析

適宜人群

希望系統探索特定環境下自動駕駛如何商業化和瞭解行業生態的同學;

對特定領域自動駕駛感興趣並有一定開發經驗的同學;

希望瞭解 AI 如何與日常生活結合、在可見時間段內為出行行業做出改變的同學。

參與方式

1、微信添加助教“小慕”(moocmm), 並備註:低速+姓名+職位, 通過審核後將邀請你入群(專業群審核嚴格, 請認真填寫, 感謝理解);

2、關注微信公眾號“新智駕”(ID:AI-Drive), 進入微信後臺直接回復關鍵字“低速自動駕駛”, 可預約課程;

4、直播平臺:AI 慕課學院、雷鋒網 App(注:直播免費,錄影回看需支付 29.9元。)。

5、往前期課程回顧視頻連結(線上觀看):

6、雷鋒網 · 新智駕與雷鋒網 · AI 慕課學院還將同步推出針對特定場景自動駕駛的深度課程(共計 20 課時),敬請期待。【完】

可預約課程;

4、直播平臺:AI 慕課學院、雷鋒網 App(注:直播免費,錄影回看需支付 29.9元。)。

5、往前期課程回顧視頻連結(線上觀看):

6、雷鋒網 · 新智駕與雷鋒網 · AI 慕課學院還將同步推出針對特定場景自動駕駛的深度課程(共計 20 課時),敬請期待。【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