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盤點|權威發佈!2017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中國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

事件重播:中國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 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

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 加強練兵備戰, 有效遂行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搶險救災、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 武器裝備加快發展, 軍事鬥爭準備取得重大進展。 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入圍理由: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 中國國防和軍隊改革實現了人民軍隊組織形態的整體性重塑, 邁出了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的歷史性步伐。

2中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投入使用

事件重播:7月1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成立, 海軍在廣東湛江某軍港碼頭舉行基地成立暨部隊出征儀式。 8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部隊正式進駐營區, 標誌著我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 11月23日, 我駐吉布地保障基地組織官兵赴吉布地蓋伊德國家靶場組織火炮實彈射擊訓練, 檢驗裝備各項戰術性能。

入圍理由:我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 有利於中國軍人更好地履行國際義務,

有利於中國為地區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3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敗局已定

事件重播:7月10日, 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在位於摩蘇爾前線的反恐部隊指揮部宣佈,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摩蘇爾的統治已被徹底推翻, 這個城市于當天全面解放。

10月17日, 庫爾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完全收復“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大本營拉卡。 12月9日, 阿巴迪宣佈, 伊政府軍已收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控制的所有地區。

入圍理由:“伊斯蘭國”加速潰敗, 是國際反恐的重大進展。 但其所代表的恐怖主義對國際社會的威脅仍繼續存在。 剷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才是治本之道。

4美國軍艦頻發撞船事故

事件重播:今年以來, 美國艦船接二連三發生撞船或觸礁事故, 而且發生事故的地點多在亞太海域。 1月, “安蒂塔姆”號巡洋艦在日本橫須賀附近海域觸礁。 6月, “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與一艘菲律賓籍貨船在日本橫須賀港西南方向100公里處水域相撞。 8月, “約翰·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在新加坡東部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 “約翰·麥凱恩”號受損嚴重。

入圍理由:美國軍艦在亞太海域事故頻發, 與其在這一海域“操勞過度”不無干係。 美軍艦船的活動力度已遠遠超出其現有部署兵力的承受能力。

5特朗普政府宣佈重建美軍

事件重播:上任一周後,特朗普首次以武裝部隊總司令身份視察五角大樓,並發佈總統備忘錄,開篇就提出要重建美軍。8月18日,特朗普宣佈,將網路司令部升級為美軍第十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地位與中央司令部等主要作戰司令部持平。12月12日,特朗普簽署總額約7000億美元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要求擴大美軍規模、升級作戰裝備等。

入圍理由:重建美軍,遵循的是特朗普推崇的“力量促和平”戰略思想。然而,這種思想非但不會給美國帶來絕對安全,反而可能使美國面臨更多的安全挑戰。

6歐洲多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

事件重播:2017年,歐洲多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5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6月3日,倫敦泰晤士河上倫敦橋附近發生連續襲擊事件。8月17日,西班牙巴賽隆納發生汽車撞人襲擊事件。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歐洲地區已發生至少13起恐怖襲擊,涉及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瑞典、芬蘭等多個國家,造成至少58人死亡。

入圍理由:“伊斯蘭國”在中東的潰敗產生“外溢效應”,一些恐怖分子混雜在難民移民中“回流”歐洲,發動“獨狼式”恐怖襲擊。歐洲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也為恐怖主義蔓延提供了土壤。

7俄軍開始撤出敘利亞

事件重播: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11日在俄駐敘利亞赫邁米姆空軍基地說,他已下令俄羅斯開始從敘利亞撤軍。俄羅斯空天部隊總司令兼俄駐敘利亞部隊司令蘇羅維金同日表示,在接到總統宣佈從敘利亞撤軍的命令後,俄駐敘部隊立即開始實施撤軍工作。蘇羅維金說,俄駐敘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將繼續保留,以維護敘未來局勢穩定。

入圍理由:普京宣佈撤軍,不僅將為他明年競選總統“加分”,還將夯實俄羅斯與敘利亞、土耳其、埃及三國關係,進一步提升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8朝鮮多次進行核導試驗

事件重播:1月8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說,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準備已進入最後階段,將隨時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從2月12日發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開始,朝鮮進入導彈密集發射期。截至11月29日,朝鮮2017年已進行16次導彈試射。9月3日,朝鮮進行第六次核子試驗。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半島問題錯綜複雜,本質和核心是朝美、朝韓等直接當事方彼此嚴重缺乏互信。只有通過對話平衡解決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才能找到和平解決半島問題的根本之策。

入圍理由:朝鮮多次進行核導試驗後,美韓日頻繁軍演,導致東北亞局勢高度緊張。

9歐盟二十五國組建防務聯盟

事件重播:歐盟理事會12月11日發表聲明,25個歐盟成員國加入了防務領域“永久結構性合作”,並提出在該機制下初步開展17個防務合作項目。17個專案涵蓋軍事培訓、網路安全、後勤支援、救災和戰略指揮等方面。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說:“達成‘永久結構性合作’的決定為打造歐洲防務聯盟奠定了基礎,歐洲不能、也不應該把安全和防務事務交給他人打理。”

入圍理由:這一協定的簽署,標誌著歐盟防務合作進入新階段,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歐盟為實現自力更生、加強安全和防務領域合作邁出的一大步。

10印軍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

事件重播: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270餘人攜帶武器,在多卡拉山口越過錫金段邊界線100多米,進入中國境內。事件發生後,中國邊防部隊在現地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中方通過外交管道多次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8月28日,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到邊界印方一側。

入圍理由:洞朗地區位於邊界線中方一側,長期以來不存在爭議。印軍非法越界,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印方應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與中方相向而行。

事件重播:上任一周後,特朗普首次以武裝部隊總司令身份視察五角大樓,並發佈總統備忘錄,開篇就提出要重建美軍。8月18日,特朗普宣佈,將網路司令部升級為美軍第十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地位與中央司令部等主要作戰司令部持平。12月12日,特朗普簽署總額約7000億美元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要求擴大美軍規模、升級作戰裝備等。

入圍理由:重建美軍,遵循的是特朗普推崇的“力量促和平”戰略思想。然而,這種思想非但不會給美國帶來絕對安全,反而可能使美國面臨更多的安全挑戰。

6歐洲多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

事件重播:2017年,歐洲多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5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6月3日,倫敦泰晤士河上倫敦橋附近發生連續襲擊事件。8月17日,西班牙巴賽隆納發生汽車撞人襲擊事件。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歐洲地區已發生至少13起恐怖襲擊,涉及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瑞典、芬蘭等多個國家,造成至少58人死亡。

入圍理由:“伊斯蘭國”在中東的潰敗產生“外溢效應”,一些恐怖分子混雜在難民移民中“回流”歐洲,發動“獨狼式”恐怖襲擊。歐洲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也為恐怖主義蔓延提供了土壤。

7俄軍開始撤出敘利亞

事件重播: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11日在俄駐敘利亞赫邁米姆空軍基地說,他已下令俄羅斯開始從敘利亞撤軍。俄羅斯空天部隊總司令兼俄駐敘利亞部隊司令蘇羅維金同日表示,在接到總統宣佈從敘利亞撤軍的命令後,俄駐敘部隊立即開始實施撤軍工作。蘇羅維金說,俄駐敘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將繼續保留,以維護敘未來局勢穩定。

入圍理由:普京宣佈撤軍,不僅將為他明年競選總統“加分”,還將夯實俄羅斯與敘利亞、土耳其、埃及三國關係,進一步提升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8朝鮮多次進行核導試驗

事件重播:1月8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說,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準備已進入最後階段,將隨時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從2月12日發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開始,朝鮮進入導彈密集發射期。截至11月29日,朝鮮2017年已進行16次導彈試射。9月3日,朝鮮進行第六次核子試驗。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半島問題錯綜複雜,本質和核心是朝美、朝韓等直接當事方彼此嚴重缺乏互信。只有通過對話平衡解決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才能找到和平解決半島問題的根本之策。

入圍理由:朝鮮多次進行核導試驗後,美韓日頻繁軍演,導致東北亞局勢高度緊張。

9歐盟二十五國組建防務聯盟

事件重播:歐盟理事會12月11日發表聲明,25個歐盟成員國加入了防務領域“永久結構性合作”,並提出在該機制下初步開展17個防務合作項目。17個專案涵蓋軍事培訓、網路安全、後勤支援、救災和戰略指揮等方面。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說:“達成‘永久結構性合作’的決定為打造歐洲防務聯盟奠定了基礎,歐洲不能、也不應該把安全和防務事務交給他人打理。”

入圍理由:這一協定的簽署,標誌著歐盟防務合作進入新階段,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歐盟為實現自力更生、加強安全和防務領域合作邁出的一大步。

10印軍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

事件重播: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270餘人攜帶武器,在多卡拉山口越過錫金段邊界線100多米,進入中國境內。事件發生後,中國邊防部隊在現地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中方通過外交管道多次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8月28日,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到邊界印方一側。

入圍理由:洞朗地區位於邊界線中方一側,長期以來不存在爭議。印軍非法越界,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印方應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與中方相向而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