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最後一次燒腦

上一篇文章, 有讀者留言說:

緣起性空, 緣起和空分不開的, 原本是一體倆面的事情, 非要為了不彆扭去說會不會失真?不存在是空, 存在是緣起, 這種說法有一種空中生緣起的感覺。 而且說空不存在, 不是執空麼?

緣起性空四個字組合在一起, 基本上把佛法給說完了。

前兩個字, 緣起, 說的是世間法的特性。

後兩個字, 性空, 說的是出世間法的特性。

注意, 這是兩個概念。

很多人被其中“起”這個動詞障礙了, 理解為:緣是從性空而起的, 或緣起於性空。 這是錯誤的。 緣起和性空是兩個概念。

很多人也被其中的“空”說障礙了,

覺得空始終離涅槃要差一步。 這也是錯誤的。 性空說的是性質, 而非結果。

打個比方就很容易理解了:

現在, 你在客廳。

為什麼在客廳?你下班回家, 打開門進去。 這一系列過程的發生, 就是緣起。 如果你在門外一直不動, 你與客廳的緣就沒有起。 那麼, 客廳就處於空的狀態。

現在, 你進來了。 那麼外面就空了。

之所以空, 是因為你並不在那。 你跟外面雖然有緣, 只有一門之隔, 但這種緣還沒有起。 直到你再次打開門出去。

還有一種情況, 就是一隻腳在門外, 一隻腳在門裡。 這時候你就處於物理學上所說的“薛定諤”狀態, 可以說你在客廳, 也可以說你在外面, 那如何判定呢?

六根。

你的六根向哪裡, 就與哪裡產生了緣, 就意味著你在那裡是存在的;相反,

你六根沒有緣的地方, 就是空(如果懂得量子力學, 反而好理解些)。

是不是很有趣?

我們常說六根所緣,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我現在在打字, 意根緣于“寫文章”, 身體坐在椅子上, 手在打字;眼睛在看著螢幕, 耳朵聽著打字的聲音。 那麼, 我就是在創造一種緣起。 其他六根覆蓋不到的地方, 對於我來說, 就是空的。 因為我還沒有去緣它們。

就像在海裡游泳, 能與你的身體接觸到的海水, 也就是一個身體的面積。 你遊到哪都一樣。 如果說整個大海是空的話, 那總只有一個身體面積的水與你緣起。

這就是我們在輪回中的狀態。 生命從生到死, 就是游泳的過程。 能緣的, 總脫離不了六根的範疇。 六根之外, 全是空。

緣有多小?空有多大?

六根能緣的範疇有限, 然而空則無量無邊。

說到這裡, 可能很多人已經懵的:怎麼跟我之前接觸到的佛理說的不一樣?相信我, 道理並不是玄乎, 沒有什麼不可思議。 很簡單:緣則起, 無緣則空。 而所謂的緣起只是在空的海洋裡遨遊而已(這是緣起和性空的關係)。

現在, 如果你走在路上, 只要試著去想一想, 你當下的走, 當下的看, 當下的聽, 都是緣起;而你走過的, 看過的, 聽過的, 都已成空;而你還未走過的, 看過的, 聽過的, 也仍然是空。 你就這樣從空走到向空。

唯一證明你存在的, 就只有當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