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啥樣子的?

華西村隸屬于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 位於江陰市區東, 華士鎮西。 從2001年開始, 華西通過“一分五統”的方式, 幫帶周邊20個村共同發展, 建成了一個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達30340人的大華西, 組成了一個“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 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機場”的鄉村。

和時下國內農村年輕人大規模向外“流動”的現狀不同, 多年來, 華西村一直保持著大約98%的年輕人返鄉率。 這些年輕人, 一般畢業後一兩年內結婚, 婚姻多靠熟人介紹。 即便是在外自由戀愛的, 最終也會把另一半帶回華西。 是啊, 天下第一村有些它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華西村之所以在今日仍能如此受到矚目, 離不開原村黨委書記吳仁寶及其家族數十年來的資本運作。 在吳仁寶的帶領下, 華西村“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廠、90年代造城”, 堅持以集體經濟為主的共同富裕發展道路。 早在上世紀90年代, 華西村就憑藉家家戶戶住別墅、存款超千萬的生活為人們所知, 一度成為了全國首富村、“天下第一村”。

華西集團的前身, 是1987年成立的村辦集體企業江陰縣華西工業供銷公司, 後經多次變更, 於1993年組建為華西集團公司。 這個集團由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新市村村民委員會全權控股,

涉獵包括鋼鐵、房地產、網路、金融等多個行業。 此前, 吳仁寶作為華西村黨委書記曾任華西集團董事長, 家中多位成員在集團中擔任要職。

華西集團共有控股子公司283家, 其中控股1家上市公司, 聯營參股公司80家, 產業涉及金融、融資租賃、鋼鐵、化纖、農業等多個板塊。 華西村年輕人回鄉後, 會在各個村企工作。

由於家家戶戶都是千萬、甚至億萬富翁, 許多年輕人開著豪車去村企上班。 華西村近300家村辦企業, 無論多冷門的專業都能就業。 第三代華西年輕人來著豪車去村企上班, 月薪也不會太高, 很多停留在五六千的水準。

每天, 華西村年輕人開著凱迪拉克、寶馬、奧迪到華西都市農業高品質稻米生產基地上班, 換上工作服, 穿上膠鞋, 走進農田, 培土、育苗、……

為什麼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願意回村裡幹基礎的工作,與之千萬身家毫不匹配!

首先,經濟條件獨天優厚。華西村很早就制定了一套先進的分配制度,回村企上班並根據工齡積累,可以得到豐厚的收入。

華西村黨委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經營管理之路。華西村積累與分配原則: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凡村辦企業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領取30%的工資,其餘的70%存在企業作為流動資金,到年底一次性兌現。獎金通常是工資的三倍,但並不發給職工,而作為股金投入企業,第二年開始按股份紅。對承包企業的超利潤部分實行“二八”分成,二成上交村裡,八成歸企業分配。留給企業的部分,10%獎給廠長,30%獎給管理人員,30%獎給職工,30%作企業積累。承包者個人所得的獎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業,作為風險抵押金。

其二,情感、傳統。

“過去,老書記吳仁寶比較強勢,連自己的兒子在外面就業,都被叫了回來,以至於外界形成了華西村封閉的印象,實際上老書記對村民並不強制,只是希望華西村能夠發展好。”華西村年輕人畢業後多選擇返鄉,一方面是出於照顧父母等情感因素,一方面也是出於為家長奉獻和獨特的經濟因素。

其三,文化。其實華西村走到現在的第三代年輕人,絲毫沒有違背華西村初成立的文化,而且這種文化根植在每一個年輕人心中。華西村初創期,村裡生活條件很差,現在最擔心就是年輕人吃不了苦。華西村與貴州穿洞村、西點軍校等合作,培養年輕人的“吃苦精神”。

最重要一點,華西村有年輕人廣闊的發展空間。

華西集團每年都會把許多年輕人送到世界各個角落去學習歷練,然後把先進的技術、理念帶回到村裡。華西集團的業務幾乎覆蓋了從第一到第三產業,而且在新時代年輕人的帶領下,好多領域都走在了全國甚至世界的前列。

年輕人吃苦耐勞,勤奮上進,廣闊的展現舞臺,華西村健康地發展著,同時,國家和政府也把目光聚集在此。

2011年10月8日,由華西村村民每戶出資1000萬元,籌資30億元人民幣建起的高328米的“黃金酒店”。其實最大的用途就是接待國內外各地各級政府人員學習取經,其奢華程度在國內受屈一指。酒店設有中、高檔床位3500多張,餐飲一次可接待5000多人,適合各類層次消費。華西村自1974年經國家批准對外開放以來,已成為江南田園旅遊中心,共接待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華西考察、訪問。

酒店大堂內價值一億純黃金打造的金牛,足夠彰顯華西村的富裕。

另外,華西村建有80多個景點供遊人參觀遊玩。

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9年,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2010年,中央黨校“三農”研究中心授予華西為全國“三農”實踐基地。

為什麼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願意回村裡幹基礎的工作,與之千萬身家毫不匹配!

首先,經濟條件獨天優厚。華西村很早就制定了一套先進的分配制度,回村企上班並根據工齡積累,可以得到豐厚的收入。

華西村黨委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經營管理之路。華西村積累與分配原則: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凡村辦企業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領取30%的工資,其餘的70%存在企業作為流動資金,到年底一次性兌現。獎金通常是工資的三倍,但並不發給職工,而作為股金投入企業,第二年開始按股份紅。對承包企業的超利潤部分實行“二八”分成,二成上交村裡,八成歸企業分配。留給企業的部分,10%獎給廠長,30%獎給管理人員,30%獎給職工,30%作企業積累。承包者個人所得的獎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業,作為風險抵押金。

其二,情感、傳統。

“過去,老書記吳仁寶比較強勢,連自己的兒子在外面就業,都被叫了回來,以至於外界形成了華西村封閉的印象,實際上老書記對村民並不強制,只是希望華西村能夠發展好。”華西村年輕人畢業後多選擇返鄉,一方面是出於照顧父母等情感因素,一方面也是出於為家長奉獻和獨特的經濟因素。

其三,文化。其實華西村走到現在的第三代年輕人,絲毫沒有違背華西村初成立的文化,而且這種文化根植在每一個年輕人心中。華西村初創期,村裡生活條件很差,現在最擔心就是年輕人吃不了苦。華西村與貴州穿洞村、西點軍校等合作,培養年輕人的“吃苦精神”。

最重要一點,華西村有年輕人廣闊的發展空間。

華西集團每年都會把許多年輕人送到世界各個角落去學習歷練,然後把先進的技術、理念帶回到村裡。華西集團的業務幾乎覆蓋了從第一到第三產業,而且在新時代年輕人的帶領下,好多領域都走在了全國甚至世界的前列。

年輕人吃苦耐勞,勤奮上進,廣闊的展現舞臺,華西村健康地發展著,同時,國家和政府也把目光聚集在此。

2011年10月8日,由華西村村民每戶出資1000萬元,籌資30億元人民幣建起的高328米的“黃金酒店”。其實最大的用途就是接待國內外各地各級政府人員學習取經,其奢華程度在國內受屈一指。酒店設有中、高檔床位3500多張,餐飲一次可接待5000多人,適合各類層次消費。華西村自1974年經國家批准對外開放以來,已成為江南田園旅遊中心,共接待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華西考察、訪問。

酒店大堂內價值一億純黃金打造的金牛,足夠彰顯華西村的富裕。

另外,華西村建有80多個景點供遊人參觀遊玩。

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9年,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2010年,中央黨校“三農”研究中心授予華西為全國“三農”實踐基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