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從這條路上走到李南沖的

“王大灣會議”’時, 先前部隊已經到了李南沖, 並在那裡紮營, 李南沖設為總司令部。 王大灣會議, 歷經三天。 部隊在李南沖停留了十餘天, 開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會議。 最大的一次軍民大會是南沖大灣的稻場上, 劉伯承站在石滾上講話。

從王大灣經過涼亭到李南沖, 是條鄉間小路。 磚橋的文氏和李南沖的李氏, 都是大家人口, 兩姓為多代親戚關係。 當時, 劉鄧大軍, 選擇走這裡, 一個是需要兩大灣民眾的支持, 但主要是避開潑陂河和白雀園的國民黨駐軍的封鎖。

涼亭通往李南沖的路邊田野

涼亭通往李南沖的路邊的村莊

路邊的村莊

這裡好像是通往大李窪的路

這些路邊的村莊多為南沖李氏人家

這條水泥路是去年修好的

這條路,北部屬於光山,南段屬於新縣

新縣那段,多年前就修好了

那時候,新縣隸屬於光山縣

那時候,這路是兩米寬的山土路

有的地方還是很狹窄的小路

這個村莊還屬於涼亭鄉

水泥路從村莊的門前通過

古井還依然存在

樓房裡居住的人們,有的就不知道從前的這個故事了

一些年長的人還是有點記憶的

這是一個春雨淅淅的清明時節

田野清新寧靜

我一個人在這路上走著,想著

細雨和一路的油菜花伴隨著我

路上,偶有車輛,偶有行人,深山的公路上,我邊走邊拍

怎麼也嗅不到昔日的戰火和馬鳴

七十年,兵荒馬亂的歲月裡,只有在電影裡去想像了

楊嶺村的油菜

這樣的土路,很相似當年的路

楊嶺村的今天,留給人們的,是出名的毛尖

這裡的勞作,還主要依靠水牛

這是楊嶺村,過了這裡就是南沖村了,就是新縣了

南沖的田野

南沖村的上吳灣

下吳灣

70年前的那個秋天,十天十夜,車水馬龍

據說,這個大灣的村民們為部隊捐了一籮筐銀元

而今,這個名叫李南沖的大灣,知道的人很少。殘垣斷壁,掛著劉鄧大軍各個部門的標牌

這條路,北部屬於光山,南段屬於新縣

新縣那段,多年前就修好了

那時候,新縣隸屬於光山縣

那時候,這路是兩米寬的山土路

有的地方還是很狹窄的小路

這個村莊還屬於涼亭鄉

水泥路從村莊的門前通過

古井還依然存在

樓房裡居住的人們,有的就不知道從前的這個故事了

一些年長的人還是有點記憶的

這是一個春雨淅淅的清明時節

田野清新寧靜

我一個人在這路上走著,想著

細雨和一路的油菜花伴隨著我

路上,偶有車輛,偶有行人,深山的公路上,我邊走邊拍

怎麼也嗅不到昔日的戰火和馬鳴

七十年,兵荒馬亂的歲月裡,只有在電影裡去想像了

楊嶺村的油菜

這樣的土路,很相似當年的路

楊嶺村的今天,留給人們的,是出名的毛尖

這裡的勞作,還主要依靠水牛

這是楊嶺村,過了這裡就是南沖村了,就是新縣了

南沖的田野

南沖村的上吳灣

下吳灣

70年前的那個秋天,十天十夜,車水馬龍

據說,這個大灣的村民們為部隊捐了一籮筐銀元

而今,這個名叫李南沖的大灣,知道的人很少。殘垣斷壁,掛著劉鄧大軍各個部門的標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