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海民族樂團滬上奏響“火紅中國年”新年音樂會

12月30日晚, 上海民族樂團“火紅中國年”2018新年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奏響。 官方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30日電 (記者 馬化宇)30日晚, 上海民族樂團“火紅中國年”2018新年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奏響。

充滿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新聲新曲, 傳遞辭舊迎新的歡樂祥和, 承載火紅新年的全新氣象。

作為上海民族樂團的歲末壓軸演出, “火紅中國年”系列新年音樂會已經走過了十多個年頭, 現已成為樂團的經典品牌。 在跨年之際欣賞一場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出, “過中國新年, 聽民族音樂, 品中華文化”, 已成為不少滬上市民的新習慣。

上海民族樂團藝術總監王甫建。 官方供圖

相比往年, 此次的新年音樂會在音樂風格、器樂編配及表現形式上皆頗具新意。 除《春節序曲》、《百鳥朝鳳》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外, 音樂會還彙集了大江南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音樂精華, 共同呈現“火紅中國年”的音樂會主題。

其中, 琵琶與樂隊作品《天鵝》曲風清新、意蘊高遠;取材于傳統京劇曲牌的《夜深沉》蒼勁頓挫、充滿張力, 帶來迥然不同的審美體驗。 《春色滿堂》則在表演形式上獨闢蹊徑, 不同樂器以“快閃”形式輪流演奏不同地域的音樂片段,

別出心裁的編排, 令人耳目一新。

少數民族音樂元素亦是本場演出的亮點之一。 改編自蒙古長調的作品《牧歌》, 在馬頭琴演奏中融入極具民族特色的呼麥演唱, 展現蒙古民族悠揚舒展、自由奔放的音樂性格。 雙竹笛與樂隊作品《雪山上飛翔的鷹》則分別賦予兩支竹笛以“雪山”和“雄鷹”的角色, 勾勒一幅西藏雪域高原的神秘畫卷。 而民族管弦樂作品《中國舞曲》, 則將彝族、維吾爾族及閩南、東北等多民族、多地域音樂連綴組合, 活潑明快的音樂語言, 訴說“春在千門萬戶中”的美好景象。

本次新年音樂會由上海民族樂團藝術總監王甫建執棒, 胡晨韻、湯雲理、金鍇、朱燕芸、李宛慈等著名演奏家悉數登場。 此外, 音樂會還特邀著名京劇琴師陳平一、京劇演員田慧,

以及薩塔爾演奏家米婭賽爾·努爾買買提、呼麥歌唱家圖娜拉等少數民族藝術家, 共同帶來這場歲末的藝術盛宴。

少數民族音樂元素亦是本場演出的亮點之一。 官方供圖

除了“火紅中國年”2018新年音樂會, 2018年1月7日, 上海民族樂團還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舉行《時尚品弦》阮族專場音樂會,

以時尚的音樂語彙展示中西方樂器交融的魅力;1月14日將在上海音樂廳舉行《五彩繽紛》少數民族主題音樂會, 集中展現各少數民族的音樂風貌。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