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場大局觀|2017大豆起伏仍飄香,明年種植需量力而行

2017年中央一號檔明確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 提出了“擴大豆, 減玉米”是今後一段時期的東北等糧食主產區的工作重點。

也是今年, 國家為種植大豆的農戶提供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進一步增加。

然而, 進入下半年, “豐產”似乎並沒有迎來“豐收”, 大豆價格遭遇了市場“寒潮”。

時間回到今年6月, 此時的東北地區大豆播種都已經完成, 遼寧省博農豆類專業合作社社員劉志強, 種植大豆已經有19年了。 今年他在遼寧省開原市金鉤子鎮種了460畝的鮮食大豆, 種植面積比去年有所增加。

【劉志強:我在5月上旬播種, 現在已經是幼苗生長期了, 現在看天氣有點兒旱, 但對生產影響不大, 9月份能夠收割, 8月份能夠採收20萬斤左右, 按照去年的行情算能賣到50多萬。 】

劉志強如此積極的心態, 大概是大豆種植戶們上半年的普遍心理。 大豆價格在一段時間裡出現了上漲, 行情好於往年。

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宇新認為, 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 天氣影響了南方產區大豆的品質;還有一個原因, 是中儲糧的輪儲收購帶動了市場的積極性

【賀宇新:南方大豆在上市初期受災了, 剛上市時南方好的貨源很少,

大部分是飼料糧, 品質不太合格, 無法作為食品加工使用, 價格就出現了小幅的上行。 因為中儲糧在收購東北大豆進行輪換收購的時候, 第一批剛收的時候, 東北大豆出現了上漲。 因為很多銷區的客戶都有一個心理, 買漲不買跌, 大豆價格上漲, 怕價格出現連續的上漲, 就多備一些貨, 糧商也到東北進行了一個集中的採購。 】

今年6月, 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 2017年將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繼續實施和完善玉米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同時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 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可以說, 國家今年接力2016年繼續對大豆種植補給利好政策, 這也是大豆產量進一步增加的重要原因。

【賀宇新:國家從2016年開始推行供給側改革, 調減玉米的種植面積, 且國家給與農戶充分補貼, 比如2016年實行的目標價格補貼、2017年實行的生產者補貼, 都是利好政策, 促使國產大豆面積穩中向上增加。 】

農業部調查顯示, 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

國產大豆恢復性增產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成果, 有利於緩解我國大豆產不足需的局面。 但產量的增加, 也不可避免地帶來市場價格的下行壓力。

【賀宇新:總體來看, 2017年國產大豆價格整體呈現下行走勢。 到2017年下半年, 國產大豆的價格明顯出現下降, 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的供應量增加, 另一方面, 因為國家臨儲的銷售導致市場的供應量進一步的增多, 供應寬鬆, 導致價格偏低。 市場的供應量很大, 但需求有限, 所以價格出現下滑。 】

銀河期貨分析師梁勇認為, 除了國產大豆供大於求的現狀, 國外大豆造成的衝擊, 也是導致國產大豆價格下行的一個因素。

【梁勇:從南方銷區來看, 一方面是之前市場有一個備貨補庫的過程, 之後有進口大豆替代的衝擊。從國際來看,國際上的大豆價格走勢也不是特別強,也是一個震盪偏弱,低位運行的一個狀況,所以如果國際市場走的偏差,就會導致進口的成本維持一個偏低的水準,就導致了東北產區出現了市場疲弱的狀況。】

眼下年關將至,國產大豆市場能否破除“豐產不豐收”的困局迎來“春天”?

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宇新認為,2018年仍需關注國家政策方面對大豆的影響,但由於2017年豐產,市場供應較為充足,預計2018年國產大豆市場價格可能依然低位運行。

【賀宇新:現在從整體來看,供應大於需求,需求量不好導致目前各個產地的出貨情況不太理想,銷貨進度大大低於往年同期。如果按照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在進入1月正常的年前備貨階段,市場應該也旺不起來。因為市場的需求量不好,導致銷區的一些批發市場、客戶、企業備貨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可能達不到往年同期的水準。】

賀宇新建議,農戶在種植大豆時,應考慮好自身的成本、後期的利潤,以及售糧的難易程度,不要盲目的等行情。

【賀宇新:2017年的時候,市場對大豆的豆種炒作,導致那個時候(上半年)市場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上揚,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準。等到2018年的時候,對於豆種的需求會不會依然旺盛?現在還是未知。最主要的還是老百姓在種植大豆的時候一定要確定好自身的成本,以及預算好自己後期售糧的利潤(利潤空間在多少)。包括自己種的大豆的品質和後期賣糧的難易程度。不要盲目的等行情,因為行情的變化,農戶有時候未必能及時的跟上。】

記者編輯:季盈盈

統稿編輯:劉璐

之後有進口大豆替代的衝擊。從國際來看,國際上的大豆價格走勢也不是特別強,也是一個震盪偏弱,低位運行的一個狀況,所以如果國際市場走的偏差,就會導致進口的成本維持一個偏低的水準,就導致了東北產區出現了市場疲弱的狀況。】

眼下年關將至,國產大豆市場能否破除“豐產不豐收”的困局迎來“春天”?

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宇新認為,2018年仍需關注國家政策方面對大豆的影響,但由於2017年豐產,市場供應較為充足,預計2018年國產大豆市場價格可能依然低位運行。

【賀宇新:現在從整體來看,供應大於需求,需求量不好導致目前各個產地的出貨情況不太理想,銷貨進度大大低於往年同期。如果按照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在進入1月正常的年前備貨階段,市場應該也旺不起來。因為市場的需求量不好,導致銷區的一些批發市場、客戶、企業備貨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可能達不到往年同期的水準。】

賀宇新建議,農戶在種植大豆時,應考慮好自身的成本、後期的利潤,以及售糧的難易程度,不要盲目的等行情。

【賀宇新:2017年的時候,市場對大豆的豆種炒作,導致那個時候(上半年)市場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上揚,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準。等到2018年的時候,對於豆種的需求會不會依然旺盛?現在還是未知。最主要的還是老百姓在種植大豆的時候一定要確定好自身的成本,以及預算好自己後期售糧的利潤(利潤空間在多少)。包括自己種的大豆的品質和後期賣糧的難易程度。不要盲目的等行情,因為行情的變化,農戶有時候未必能及時的跟上。】

記者編輯:季盈盈

統稿編輯:劉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