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靜不下心,做題不愛思考,這樣的孩子只需三個方法就能改變!

文/涵博老師

“孩子14歲初二, 男孩, 學習習慣很不好, 各科基礎知識掌握的還行, 但是一遇到稍微難點的題目就好繞道而過, 不願思考, 還有總感覺孩子靜不下心, 很浮躁的樣子, 老師都說他應該是拿高分的學生, 但是成績一次一次的不理想, 他也不去找原因, 覺得無所謂, 還有愛玩手機, 收了就不高興, 給他就控制不住。 請問這樣的孩子該怎麼引導?”

多數父母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這位家長描述的問題是很普遍的情況, 具體改變的方式在以往的文章中都有對應的方法, 這裡面不再詳細贅述, 有興趣的可以翻閱科學家長觀以往的文章。

其實, 我想從一個角度來談談如何改變這樣的孩子, 讓家長能夠積極且冷靜地應對孩子的學習問題。

孩子在學習方面有任何的毛病和問題, 除了一些具體方法上, 更根本上講, 還是學習動力的問題, 也就說, 只要在學習動力的問題上下足功夫, 找對策略, 讓孩子愛上學習, 大部分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那麼, 有哪些可以改善孩子學習的策略呢?一共有三種, 我們依次來介紹。

1.“胡蘿蔔”和“大棒”

這實際是家長們最容易使用的改變孩子學習的策略, 其中, “胡蘿蔔”就是獎勵, “大棒”就是懲罰, 但是大多數人使用該策略之後, 結果卻收效甚微。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無非兩個:一是目的不明;二是操作有誤。

獎勵與懲罰的目的只有一個, 強化孩子學習的動機, 動機也分好和壞, 好的學習動機通過獎勵是可以逐漸促進的, 壞的學習動機可以用懲罰的手段來改變, 但是這些都不是絕對的, 所以, 要想好好利用“胡蘿蔔”與“大棒”, 必須結合具體的情形以及詳細的方法。

對於獎勵, 必須堅持一個原則, 持續、多次、小“劑量”。 這個原則的意思其實是說, 對於孩子的比較小的學習行為比如記筆記、背單詞、改錯題等要進行持續的、多次的、小的獎勵, 不要隔三差五的對付型的表揚, 而要跟蹤式的、真誠的, 明確出進步的地方, 並給予真誠的讚賞, 尤其是精神表揚。

對於懲罰, 則不推薦使用, 因為這對孩子的學習動力打擊太大, 這個度不好掌控, 所以必須謹慎。

2、給成敗正確的理由

有的孩子會表現出不好好學習的行為, 很大的可能是對自己的認識產生了錯誤, 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 比較極端的一種就是因為一次考試而讓自己放棄學習, 所以, 給孩子找對學習的理由非常重要。

學習容易產生成敗最好的表現就是考試,

考試考得好或者不好, 家長必須幫助孩子進行正確的歸因。

一般的, 孩子考得好很容易歸結為運氣和自身實力, 歸結為前者的往往都是不自信的孩子, 選擇後者的則是看重自身努力的人;如果孩子考的不好, 則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或者努力不夠、運氣不好等。

這些原因其實更多是孩子主觀產生的,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科學歸因, 具體該怎麼做?有以下三點:

進行積極歸因:考得好是努力的結果, 考得不好不是能力不行;

成敗在於自己:成績高低不是碰運氣決定的, 而是自己說了算;

儘量幫助孩子找到成敗的真實原因, 必須客觀和準確, 少猜測。

3、找合適的學習目標

學習這件事不是靠孩子自己意願就能實現的, 更多還是要靠外界的鞭策與引導, 而目標的選擇, 對這種作用的影響會非常大, 孩子選了什麼目標, 決定了他能達到的高度。

我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但是, 無論什麼榜樣都不一定就能讓孩子徹底改變自己, 所以, 要想讓孩子實現突破, 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跟自己比,這才是最好的目標。

除了這個,家長還需要做到如下兩點:

不要強調分數,而要強調知識的意義,鼓勵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培養競爭意識,樹立學習目標和表現目標。

上面的三個策略只是改變孩子的幾個方式之一,並非完全絕對,孩子的情況還是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解決,這裡僅供參考。

其實,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動力層面找到原因,雖然並非根本,但是可以儘量保證問題得到緩解,這就夠了,這也是寫作本文的目的,希望能讓家長朋友們受用。

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跟自己比,這才是最好的目標。

除了這個,家長還需要做到如下兩點:

不要強調分數,而要強調知識的意義,鼓勵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培養競爭意識,樹立學習目標和表現目標。

上面的三個策略只是改變孩子的幾個方式之一,並非完全絕對,孩子的情況還是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解決,這裡僅供參考。

其實,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動力層面找到原因,雖然並非根本,但是可以儘量保證問題得到緩解,這就夠了,這也是寫作本文的目的,希望能讓家長朋友們受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