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台州52歲男子義務照顧獨居老人20年 為了一句承諾

圖為柯茂連陪滕後妹聊天解悶。

記者張肖斌 通訊員張瑋洋文/攝

“喂, 你在奶奶邊上嗎?奶奶今天好吧?!”4月6日上午, 正在山下忙碌高山移民一事的柯茂連,

趁著間隙, 給自己的妻子打電話詢問道。

現年52歲的柯茂連是仙居縣田市鎮景東村村支書, 他口中的奶奶是景東村下曹自然村的104歲老人滕後妹。 老人獨居數十年, 20年前, 柯茂連對老人承諾“我來照顧您”。 20年來, 柯茂連和妻子把老人當成自己親人無微不至地照顧。 這幾天, 柯茂連因移民村建設工地忙而回村少, 就托妻子駐守山上照看奶奶。

孫子:“不要擔心, 今後我來照顧您”

1996年, 83歲高齡的滕後妹在一次生病中臥床不起。 她的老伴多年前去世, 兩個女兒早已出嫁, 一個還是遠嫁江西。 時任村文書的柯茂連瞭解到這個情況後, 就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一次, 在他給老人送完飯菜準備走時, 躺在床上的滕後妹淚汪汪地說:“我兩個女兒都嫁到外面了,

今後可咋辦哦!”柯茂連寬慰老人:“奶奶, 不要擔心, 今後我來照顧你。 ”

就這樣, 一句簡單平凡的承諾, 柯茂連用自己質樸的行動踐行了20年。

從那以後, 原本毫無血緣關係的他們成為一家人。 柯茂連和妻子汪林美義無反顧地挑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 幾十年如一日, 夫妻倆給滕後妹鋪床、買菜、帶藥、整理衛生。 老人的房屋, 在柯茂連的幫助下, 加固了房梁, 接通了電線, 通上自來水, 添置了家電。 保健品、藥瓶等有序地被擺放在飯桌上, 灶臺上也堆放著一袋袋柯茂連夫婦從鎮上帶來的水果、蔬菜。

幾年前, 柯茂連一家搬到離村20公里遠的田市鎮上街村居住, 由於滕後妹不願意離開自己居住的小屋,

柯茂連只好每天來回騎摩托車趕20公里的路去看望照顧老人, 風雨無阻。 搬家前, 柯茂連的家與滕後妹的家同在一個村, 走路只需要10來分鐘。 柯茂連每次到鎮裡開會、辦事, 都會經過她家門口, 也都習慣去看望老人一下, 才安心下山。 只要有空, 柯茂連還會陪老人聊天解悶。

除了柯茂連, 妻子汪林美在丈夫的影響下, 給滕後妹送糧食、送肉、送菜, 有什麼事, 總會第一時間想到老人, “孝敬老人是傳統美德, 是做人的根本, 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在為自己的後人做榜樣。 ”汪林美說。

奶奶:“我家的‘愛憐人’又來了”

柯茂連十幾歲的時候, 自己的父母就雙亡。 村裡的老人, 在他眼裡感覺特別親。

2008年, 柯茂連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村裡的事情多,

柯茂連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 妻子汪林美也成天忙得“屁股不著板凳”, 可夫妻兩人還是一如既往地照顧著滕後妹老人。 作為村支書, 每逢雨雪天氣, 除了滕後妹, 柯茂連還都會第一時間安頓村裡的其他老人, 之後才安心去忙村裡其他的事。

2009年, 滕後妹因病雙腿不能下地行走, 柯茂連多方打聽, 瞭解到一種中藥膏療效很好, 就專程趕外地自掏腰包2000多元買來藥膏, 一連兩個多月, 柯茂連每天為老人敷藥, 直至老人康復。

2015年年初, 102歲的滕後妹不慎感冒, 幾天治療都不見好, 柯茂連急得不行, 特地到山下叫車過來想把老人挪到診所裡去治療, 不想老人不肯離家。 無奈之下, 柯茂連只能每天更加精心地給老人做飯喂藥, 遇上村務特別忙的時候,

還特別交代妻子汪林美放下家務去照顧病重的老人。

“村有一老, 如有一寶”。 柯茂連滿心歡喜地說。 眼下, 104歲高齡的滕後妹仍身體硬朗, 飲食俱佳, 是田市鎮目前最長壽的老人之一。 嫁在同鎮的女兒雖已70多歲高齡了, 也經常上山來看望母親。

二十年如一日的照顧, 讓柯茂連成為滕後妹老人最親的人。 每逢遇到什麼事, 柯茂連的話成為老人最能聽得進去的話。 每次柯茂連上門看望老人家, 遠遠地, 柯茂連一句“奶奶”還沒叫出口, 老人的一句家鄉方言就讓“孫子”充滿幸福——“我家的‘愛憐人’又來了!”

編後:柯茂連為了一句承諾, 20年如一日義務照顧認來的奶奶滕後妹, 這份的大愛, 難能可貴。 他當初的承諾, 是發自內心;他後來的踐諾, 是真情付出。柯茂連的義舉,給仙居這個“中國慈孝文化之鄉”增光添彩,他堪稱慈孝典範、敬老楷模。

是真情付出。柯茂連的義舉,給仙居這個“中國慈孝文化之鄉”增光添彩,他堪稱慈孝典範、敬老楷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