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飛戶外故事」第二十章第二回|火塘畔煮酒敘話 古城中品茗沉思

上回說到, 一飛等人來到昆明, 見到諸多親朋故友, 大家把酒話舊, 自是一陣唏噓。 詩意的昆明終究留不住他們行走的腳步, 下一站他們將去往麗江古城, 在那裡他們將短暫地體會麗江的慢時光。 一飛戶外故事, 繼續開講。

麗江, 必定成為這次活動的過客, 不管她多麼招人迷戀。

因為, 我們的目的地在雨崩。

行程規定, 在此地待兩天, 找嚮導, 找車, 找其他……

過去, 來麗江幾次, 從來沒有坐過火車。

它直到2008年才通了火車。

晚十點坐上, 第二天早上到達。 趕到客棧近7點, 老闆還嘟囔:“你們怎麼來得那麼早。 ”

遂, 縮回被窩又睡了一個回籠覺。

但凡提起麗江, 大家或許都有此反應:慢、閑、懶洋洋、邂逅、發呆、曬太陽……

說法萬千, 想法無限, 逮住1000個人問, 說不定會有10000個雜七雜八的回答。

既然世事無常, 不如順從時光的安排, 世俗地去逛逛。

拉市海、束河古鎮、四方街、酒吧一條街,

茶店、銀飾店、手工圍巾店……

使勁地逛了一個遍。

印象深的大體兩個地方。

一個是滿大街的《滴答》歌曲, 一首原創的酒吧歌曲, 歌手叫侃侃。

大街小巷, 到處是滴答聲, 十步八步裡, 准有一個小店, 敲著納西鼓, 推銷著《滴答》。

“寂寞的眼淚誰來擦?”

“整理好心情再出發。 ”

大概這樣的一些歌詞,

適合這個城市, 適合來這個城市的人, 適合來這個城市的人的心情。

二是, 到麗江, 大家忙著“曬”, 地處高原, 早晚溫差大, 中午的陽光暖人, 曬太陽、曬心情、曬成就、曬抑鬱、曬……

還忙著泡, 泡吧、泡茶、泡咖啡、泡火塘……

我們兩次去一個地方泡火塘, 火塘邊,

圍爐敘話, 喝著店家自釀的紅酒, 還有那帶有甜味道的酥油茶, 平常藏著掖著的話匣子, 在炭火中灰飛煙滅……

兩天, 對於行程來講, 十分寶貴。

對於麗江而言, 又太稀缺。

僅是在一家茶店, 來自福建的主人, 熱情的泡茶待客, 什麼普洱、大紅袍、金駿眉等, 弄得暈頭轉向,

喝得肚子圓滾滾, 嚮導一句話:“喝到啥時候啊?”才曉得時間跑了一大段。

在客棧, 主人來了幾個朋友, 院子裡小桌一擺, 隨意地端上幾樣小菜, 下午4點左右坐下, 直到夜幕降臨作罷。 問起來也是萍水相逢, 卻一點也不妨礙親切交流。 酒罷, 喝茶, 說到盡興, 倏忽間各自散去, 不見蹤影, 就玩的一個隨意。

於我看來,麗江除了時間,什麼都不缺。

在這裡,花得起時間,就是最大的富翁。

不想花時間,也不行。城雖不大,但是由許多小巷編織而成,小店密佈似蜘蛛網一般,但凡有一點品位,店主人一般不熱情待客,自顧隨便。想要什麼東西,仔細把玩,絕不催促。感興趣了,還可以聊聊天。一不小心,就抖落出一些故事。這裡的店主人都有故事。

沒有辦法了,只好隨著心意,漫步在麗江深處,即使找不到出處,無非多轉幾圈。

用不著思考,也不用深究,

腳往哪裡去,心就跟著走,

麗江的魅力,就是叫人慢下來,

隨意的回到,人應該享受的日子裡。

時間雖然很短,品得卻很充實。

未來的某個偶爾,忽然有些回憶,一片片,

倍加珍貴。

歷史總是和文化牽連在一塊的。

文化是歷史傳承的奠基石。

書籍就是文化的橋樑。

麗江,茶馬古道的脊樑,從來就不缺少文化的積澱。只是這些年來,“豔遇”“休閒”等的名頭壓過了它。這次來,特意去看了科貢坊,一門三舉,可見麗江是重視讀書的。

歷史上,統治麗江的木老爺,在木府門前立了坊,大書“天雨流芳”,就是鼓勵讀書。

“天雨”是書,就是從書本中獲知的真知灼見。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嚮導小熊還自作主張帶我們去了獅子山,他的哥哥在此開客棧。

在這裡有和庚居故居。可不要小看這個人啊,他當年可比現在納西族代言人宣科名氣大啊。和庚居,當地名人,進士,清朝當過縣令。退職後回到獅子山,裝修庭院,上書“退園”。

退園哲學,他寫過的兩副門聯為證。

“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放開肚子吃飯,立定腳跟做人。”

麗江和來麗江的人,大多有這種情節。

這裡固有的慢生活,是否和“退園”的退字有關呢?

“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君不見,在社會這個巨大的名利場中,人人想奮鬥成功,科長處長廳長,工薪白領中產,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沒有止境,社會50年走完了過去500年的進程。怎麼還能慢下來啊?那就只有退。向“進”的反方向“退”,指的是生活態度,要的是生活本質。

麗江就是這樣,進可以喝酒吃飯泡吧,退可以火塘邊聊天喝茶。

看不完的麗江風光,品不盡的麗江文化。此行,他們終將成為匆匆過客,向著目標,向著雨崩繼續前進,接下來他們將到達哪裡?又會發生哪些故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關於 一飛】

一飛,山東淄博人。

資深職業媒體人,戶外運動愛好者,古村鎮復興研究者,山東省旅遊監督員。

AI戶外

一起分享戶外的點滴

於我看來,麗江除了時間,什麼都不缺。

在這裡,花得起時間,就是最大的富翁。

不想花時間,也不行。城雖不大,但是由許多小巷編織而成,小店密佈似蜘蛛網一般,但凡有一點品位,店主人一般不熱情待客,自顧隨便。想要什麼東西,仔細把玩,絕不催促。感興趣了,還可以聊聊天。一不小心,就抖落出一些故事。這裡的店主人都有故事。

沒有辦法了,只好隨著心意,漫步在麗江深處,即使找不到出處,無非多轉幾圈。

用不著思考,也不用深究,

腳往哪裡去,心就跟著走,

麗江的魅力,就是叫人慢下來,

隨意的回到,人應該享受的日子裡。

時間雖然很短,品得卻很充實。

未來的某個偶爾,忽然有些回憶,一片片,

倍加珍貴。

歷史總是和文化牽連在一塊的。

文化是歷史傳承的奠基石。

書籍就是文化的橋樑。

麗江,茶馬古道的脊樑,從來就不缺少文化的積澱。只是這些年來,“豔遇”“休閒”等的名頭壓過了它。這次來,特意去看了科貢坊,一門三舉,可見麗江是重視讀書的。

歷史上,統治麗江的木老爺,在木府門前立了坊,大書“天雨流芳”,就是鼓勵讀書。

“天雨”是書,就是從書本中獲知的真知灼見。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嚮導小熊還自作主張帶我們去了獅子山,他的哥哥在此開客棧。

在這裡有和庚居故居。可不要小看這個人啊,他當年可比現在納西族代言人宣科名氣大啊。和庚居,當地名人,進士,清朝當過縣令。退職後回到獅子山,裝修庭院,上書“退園”。

退園哲學,他寫過的兩副門聯為證。

“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放開肚子吃飯,立定腳跟做人。”

麗江和來麗江的人,大多有這種情節。

這裡固有的慢生活,是否和“退園”的退字有關呢?

“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君不見,在社會這個巨大的名利場中,人人想奮鬥成功,科長處長廳長,工薪白領中產,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沒有止境,社會50年走完了過去500年的進程。怎麼還能慢下來啊?那就只有退。向“進”的反方向“退”,指的是生活態度,要的是生活本質。

麗江就是這樣,進可以喝酒吃飯泡吧,退可以火塘邊聊天喝茶。

看不完的麗江風光,品不盡的麗江文化。此行,他們終將成為匆匆過客,向著目標,向著雨崩繼續前進,接下來他們將到達哪裡?又會發生哪些故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關於 一飛】

一飛,山東淄博人。

資深職業媒體人,戶外運動愛好者,古村鎮復興研究者,山東省旅遊監督員。

AI戶外

一起分享戶外的點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