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18歲照刷屏朋友圈:回憶青春多眷念,未來更是惜取時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回憶過往的美好本是人之常情, 懷舊亦是對自身經歷的回溯和思索,

是爭高逐遠時仍對過往保留的一份殷切關懷。 剝離了勞碌和瑣碎之後的沉澱和追憶, 正是另一種形式的“慎終追遠”, 從整理和反思中獲得的感悟與成長, 也是為新年奉上的絕佳禮物。

但懷舊若只囿于對青春年華的追憶和傷懷, 便有損其積極意義, 也浪費了成長的大好時機。

懷念“思無邪”的歲月, 不能只喟歎“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更應看到時間流逝中個人的變化與成長, 體會認知觀念的進步與更新, 感受信念和理想的堅定和永固。 眷念過去的正確方式, 是能夠將回憶當成寶庫, 以之為鏡, 明晰得失, 不斷從中挖掘成長的寶藏, 這才是回憶對我們的最佳意義。

倘若是抱著遺憾的態度回憶青春, 一味沉浸, 不僅於事無補,

也失去了新年再度出發的大好時機;而倘若做到惜取此時, 奮勇前進, 即便青春有憾, 也可在未來彌補, 夢想猶然可期。

若是認為“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 懷念曾經“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 則格局過低。 因為青春不應被年齡所定義和限制, 也並不以身體的狀態和法律的限定為標準。 年輕是一種心態, 一種處事方式, 一種生活態度。 只要慎思篤行, 把握當下, 自然能做到“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如果能始終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保有年輕的態度, 擁有不畏困難迎刃而上的勇氣, 又怎會失去開拓的精神、懼怕歲月的磨礪?

若能從回憶中汲取力量, 洞悉其中真理, 便會發現, 回憶所教會我們的, 永遠不是沉溺過去,

傷春悲秋的感懷, 而是打點行囊, 重新出發的勇氣和信心。

往昔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在懷念風已成時代縮影的當下, 在辭舊迎新之際, 更應利用好追溯過去的機會, 明確未來的方向, 聚集勇氣和信念, 向陽而行。 如此方不負過去, 方不負追憶。

回憶青春多眷念, 未來更是惜取時。

文/郝文慧(重慶大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