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壓力大白領患有甲狀腺結節,已確診為何還要抽血檢查?

新年將至, 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年底前進行體檢。 這不, 體檢發現小問題——脖子上長了個疙瘩, 醫生說是甲狀腺結節!今年34歲在外企工作的周小姐正處於事業上升期, 最近發現脖子上長了腫塊, 於是果斷去醫院檢查, 拿到檢查報告, 發現自己患上了甲狀腺結節。 還是用B超查出來的!已經知道病情了, 這為何醫生還要進行抽血檢查呢?“脖子上長結節,這抽血有沒有必要?”馬教授幫你解答疑問:

周小姐平時工作壓力非常大, 經常加班和應酬, 生活節奏緊張。 做事力求最好, 雖然事業有成, 但遇到不順心的事也沒有傾訴物件, 只好悶在心裡。 最近周小姐發現脖子有腫塊, 經過B超檢查後竟然發現兩個甲狀腺結節, 經過進一步檢查。

抽血瞭解甲狀腺本身的工作狀態,以指導下一步處理。

目前針對甲狀腺結節相關的抽血專案主要是針對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相關抗體、甲狀腺球蛋白等,少數單位還檢查降鈣素。

替換高清大圖

有時候會做如下檢查,如TSH受體抗體(縮寫為TRAb),主要用來鑒別“甲亢”的病因,一般不作為甲狀腺結節的常規檢查;降鈣素的指標(縮寫為CT,注意此CT與在放射科做的CT檢查不是一回事),降鈣素(CT)升高,常常與一種比較少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髓樣癌相關,但因為這種類型的腫瘤很少見,所以一般也不作為甲狀腺結節的常規抽血檢查項目。 目前還沒有甲狀腺癌相關的血液腫瘤標誌物可以用於篩查。

抽血目的還為了提示免疫狀況

常見的甲狀腺相關血清免疫學檢查上,帶有TPO字樣的那一項(有些單位的報告單會寫為TPOAb)升高,就提示甲狀腺正在遭受免疫攻擊,常見於甲狀腺炎,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ATG和HTG這兩項(有些單位的報告單會寫為TGAb和TG),它們都和一種由甲狀腺球分泌的蛋白——甲狀腺球蛋白有關。

甲狀腺球蛋白的水準可以部分反映甲狀腺本身的狀態。 雖然其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判斷沒有直接幫助,但是對於已經確診甲狀腺癌的患者,就是至關重要的檢查指標!

20歲-40歲, 甲狀腺疾病高發時期

同時, 甲狀腺疾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過去多發於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如今20歲到40歲成患有甲狀腺疾病的高峰段。 楊國平主任再次提醒:預防甲狀腺結節的發生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儘量避免兒童期頭頸部X線照射;二是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內傷。 三要針對水土因素,注意飲食調攝,經常食用海帶、海蛤、紫菜及採用碘化食鹽, 但也不宜過多。 為防止攝入過量的碘, 建議市民不妨在做菜時, 先把碘鹽在油裡炒一下, 讓其中的碘昇華掉。

發現甲狀腺結節病情需要引起重視, 關注健康, 關注甲狀腺。 如果你有甲狀腺相關問題, 可以留言諮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