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農村老人一直幹活的原因是什麼?只是因為養老金少嗎?

在農村, 經常會看見那些年近花甲, 甚至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依舊在吃力的做著農活。 他們已經辛苦操勞大半輩子, 到了這個年紀, 本來應該哄著孫子, 聽著戲曲頤養天年。 為何還是一如既往的下地幹活?

看到很多人抱怨說, “農村老人的養老金太少, 難以維持正常的溫飽, 應該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金”。 農村老人繼續種地是為了討生活?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 在農村有句老話“窮在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才是他們選擇幹活的主要原因。

農村老人都吃過苦, 看盡世間的人情冷暖, 深深明白人窮沒親戚, 人人都有嫌貧愛富的心理。 即便是自己的兒女, 長大成人後結婚過日子, 都有了各自的家庭, 也不能全部指望。 況且, 沒有哪個老人願意為兒女增加額外的負擔, 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勞動, 換來的錢才能花的踏踏實實。 雖然, 農村還有句老話“養兒能防老”, 但是看村裡富人無一例外都家庭和睦, 而窮人往往都是負債累累, 兒孫一代尚在拼搏, 哪有更多的經濟能力來贍養老人。

還有另一原因, 是因為他們勤勞, 有的老人給他再多的養老金, 農活該做的還是要做。 再多的養老金也不能讓農村老人停下那雙閒不住的雙手。 經常聽村裡那些老人講“實在是閒不住, 心裡急的慌”。 確實, 他們經歷了各種困難, 心裡充滿危機感, 即使現在能吃上曾經夢寐以求的雞鴨魚肉, 也不敢稍有鬆懈, 能幹的時候就幹, 等到不幹了的時候說明是真的幹不動了 。

更多三農話題請點擊關注, 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 關愛農村老人就是關愛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