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四處遊走”的種子

你是否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名詞感到陌生, 對它一無所知。 可是它已經悄悄地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之中。 就像一顆種子, 四處播散遊走, 當然可以什麼都不發生, 但也可以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絕望。 瞭解它, 同時對自己的健康多一份關注——女人, 就要對自己好一點!

定義?

子宮內膜異位症(內異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子宮腔被覆內膜及子宮以外的部位出現, 並生長、浸潤, 反復出血, 繼而引發疼痛、不孕及結節或包塊等。 內異症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多發病、常見病, 一般見於25-45歲婦女。 內異症可以侵犯全身各個部位,

且病變廣泛、形態多樣、極具侵襲性和復發性, 具有性激素依賴的特點。 近年來發病率有明顯升高。

它是如何發生的呢?

關於它是如何發生的學說有多種, 但是可惜的是至今它的機制也尚未完全闡明~

1.種植學說:形象地來說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像種子一樣播種到了其他的部位。 常見的傳播途徑有:

a.經血逆流傳播:經期時婦女子宮內膜腺上皮和間質細胞可隨經血逆流, 經輸卵管進入腹腔, 種植在卵巢和盆腔腹膜, 並在這裡繼續生長。

b.醫源性種植:簡單說即類似于剖宮產術等手術時將子宮內膜帶至切口的地方, 從而形成了種植。

c.淋巴及靜脈播散:這一類還是比較次要的途徑, 病例也很罕見。

2.體腔上皮化生學說:簡單來說就是發生異位症部位,

且有高度化生潛能的細胞自己在外界的一些刺激下, 被啟動形成了內膜組織, 從而發生了內異症。

3.誘導學說:建立在經血逆流的基礎上, 被播種的種子自己還可以釋放某種物質誘導該部位形成內異症。

它四處遊走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

1、最典型的臨床症狀是繼發性痛經, 並進行性加重。 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 包括痛經、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肛門墜痛等。 臨床表現中也可有月經異常。

2、當然侵犯特殊器官的內異症常伴有其他症狀:例如腸道內異症常有消化道症狀如便頻、便秘、便血等。 膀胱內異症常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3、不孕:40%~50%的患者合併不孕。

4、盆腔結節及包塊:17%~44%的患者合併盆腔包塊,

這個包塊就是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啦。

5、其他表現:肺及胸膜內異症可出現經期咯血及氣胸。 剖宮產術後腹壁切口、會陰切口

內異症表現為瘢痕部位結節、與月經期密切相關的疼痛。

怎麼追捕它呢?

1.最重要的當然是發現症狀和月經以及手術等的關係;

2.婦科檢查必不可少, 雙合診, 特別強調三合診等;

3.腹腔鏡檢查為最佳!有條件的應將腹腔鏡作為首選診斷方法;

4.當然同時也要結合影像學檢查, 例如B超可以確定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位置、大小、形狀和囊內容物, 而CT、MRI的費用相對昂貴, 血清學CA125的檢驗也同樣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阻止它!消滅它!

1.根據患者年齡、症狀、病變範圍、以及生育要求,

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

2.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者選用期待治療;

(期待治療:定期隨訪+抗炎藥緩解疼痛)

3.需要生孩子的輕度患者先行藥物治療, 重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

(藥物治療:①對症藥物:抗炎藥;②激素抑制治療:假孕-口服避孕藥及孕激素類藥物 or 假絕經治療-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等藥物。 )

4.年輕也對無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可行保留卵巢功能手術, 同時輔以藥物治療;

5.手術的指征:附件包塊、盆腔疼痛及不孕

手術方法:開放式和腹腔鏡手術(最佳);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卵巢功能和根治性手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