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雲南唯一健在南僑機工羅開瑚的晚年生活

中新社昆明4月10日電 題:雲南唯一健在南僑機工羅開瑚的晚年生活

作者 李曉琳 胡遠航

每天兩杯白咖啡, 一份《參考消息》…這是百歲南僑機工羅開瑚雷打不動的生活習慣。 10日, 感冒初愈的羅老, 在兩杯咖啡下肚後, 決定去陽臺走走。

羅開瑚是雲南唯一健在的南僑機工。 1939年, 3200余名南洋華僑響應南僑總工會主席陳嘉庚先生的號召, 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分九批抵達昆明。 那一年, 21歲的羅開瑚參加第八批服務團回國, 與工友們在被稱作“死亡公路”“抗戰生命線”的滇緬公路上大規模運輸抗戰軍需物資、搶修運輸車輛。

“山路又滑又窄, 敵人的飛機還時不時來轟炸, 一不小心就開下了懸崖, 那時候, 很多人還打擺子(瘧疾)。 ”日寇的轟炸、險峻的山路、可怕的瘧疾……回憶當時的情景, 羅老十分平靜。

在羅老的大女兒羅方玉的記憶裡, 父親很少給家人講述過往的戰爭歲月, 很多故事她也是從報導中才獲知。 “過去不提是南僑機工曾遭受過一些誤解, 如今不說是他也沒有覺得自己做了多麼偉大的事情。 其實, 我父親只是一個很平凡很普通的人。 ”羅方玉認為, 在抗戰時期, 父親不過是英雄團體裡普通的一員, 應該被銘記的是一個團體、一段歷史。

事實上, 記者在多次採訪羅老的過程中, 每每聊起他放棄國外的優越生活回國奔赴戰場的經歷,

他總是笑著擺擺手, “也沒什麼好說的, 在那種國破家亡的環境下, 每個中國人都會做這樣的選擇。 當時沒有害怕, 現在也不會後悔。 ”

1942年畹町淪陷後, 滇緬公路中斷, 南僑機工就在撤退中解散, 顛沛流離, 生活艱辛。 事實上, 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 “華僑”身份曾給流落在國內的機工帶來許多困擾, 羅老也不例外。 自謀出路的羅老開過咖啡館, 做過鹽生意, 後來被安排到昆明市五金公司工作至退休。

“對於從前的一些誤解, 他早已釋然了。 ”羅方玉說, 近年來隨著國內輿論環境的改善, 父親及工友們感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社會的尊重, 這讓羅老無比欣慰和振奮, 甚至會反過來安慰家人。

2015年9月, 羅老獲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這枚紀念章與羅老其他的證書、勳章以及老照片一起, 鎖在臥室櫃子的抽屜裡, 見證過往。

“我現在生活很好, 有很多人關心我, 謝謝了。 ”羅老說, 每到節假日, 國家各部門和聯誼會的工作人員都會前來慰問。 但他也有遺憾, 因為“那些離世的同伴感受不到這份喜悅了。 ”

如今, 羅老依然居住在位於昆明市中心一棟略顯陳舊的五金公司居民樓裡, 客廳裡掛著一張全家福和過世妻子的照片。 在街坊鄰居的眼裡, 羅老只是一位性格開朗、長壽的老人。

記者問起羅老的長壽秘訣, 他爽朗地笑了, “沒有什麼秘訣, 當初回國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 哪裡想到要活100多歲。 ”

在羅方玉眼裡, 寵辱不驚是父親長壽的秘訣。 “父親吃了很多苦,

但他始終心態平和, 十分豁達。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