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吃肉也要交稅!

在平衡預算方面, 基本上世界上每一個政府都面臨著挑戰, 同時, 對所謂不健康或對環境有害的物品徵稅對政府創收而言越來越有吸引力。

比如, 現在有180多個國家對煙草徵稅, 60個轄區徵收碳稅, 至少25個國家徵收糖稅。

下一個該徵稅的是不是要輪到肉類了?

全球中產階級日益增長導致可持續肉類趨勢和不斷變化的飲食模式正在為全球畜牧生產帶來巨大的挑戰。

1992年至2016年期間, 人口增長帶動全球肉類消費量增長超過500%, 未來這一軌跡可能會繼續發展下去, 特別是在新興市場。

但是, 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對全球畜牧業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近年來, 這些部門已經與一系列環境, 健康和社會問題掛鉤。 其中包括將肉類消費與以下幾方面的關聯:

超過運輸部門排放總和的溫室氣體排放;

全球肥胖率增加, 並伴有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高風險;

抗生素耐藥性提升;

對全球食品安全和水資源供應的威脅

土壤退化和森林砍伐。

對肉類產品徵稅是否可以減輕這些全球性挑戰?

一般來說, 當全球一致認為某項活動或產品對社會有害時, 才可能開始徵稅。 接著需要評估這些產品對公眾的財務成本, 從而導致某種形式的額外稅收。 煙草, 碳和糖的稅收都遵循這個路線。

例如,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的一份報告將加工肉類歸為致癌類似物,

與煙草和糖類的有害影響報告類似; 而牛津大學的工作量化了減少肉類消費可節省的潛在成本, 這與英國2006年的“斯特恩報告”(Stern Review, 該報告雖然不是第一次有關氣候變化的經濟報告, 但意義重大, 因為它是最大和最廣為人知的報告, 並討論了氣候變化的各種可能性)相呼應, 該報告首次提出了緩解氣候變化的可能途徑。

丹麥, 瑞典和德國已經把肉稅列入了議事日程, 雖然沒有提出進入實際立法的提案, 但長期投資者應該注意到令人信服的論據, 特別是在丹麥和瑞典。 第一個碳稅就是北歐在1990年開始實行的。

隨著國際社會致力於實施“巴黎協定”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各國政府和其他國際機構將需要為更可持續的全球食品體系創造一條途徑--而在這條道路上,

對肉類徵稅可能是一大特色。

良食大學原創出品

編譯/編輯:繆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