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的“夢”:錢塘江要成為城中江

趙一德參加蕭山代表團審議 張茵 攝

中新網杭州4月10日電 (趙曄嬌 張煜歡)“以前錢塘江是城邊江, 今後要變成城中江。 這是我對錢塘江兩岸建設發展的夢想”。

9日,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說。

當天, 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趙一德參加蕭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他的錢塘江之夢折射出的是杭州的擁江發展、跨江發展。

錢塘江是浙江省的母親河, 穿杭州市而過, 在過去, 杭州五大主城區均集中在錢塘江西側, 因此被稱為“城邊江”。 錢塘江另一側的蕭山撤市設區後, 一直在做融入杭州主城區的文章。 2014年的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到“進一步理順蕭山、余杭兩區融入主城區的體制機制”。

到2016年8月,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發佈, 透露出重磅消息:到2018年, 蕭山、余杭、富陽與主城區全面融合。

從“融入”到“融合”, 一個字的變化是杭州從西湖時代步入錢塘江時代的一個鮮明注腳, 也是杭州多年來不變的初心。

2017年1月19日, 趙一德在杭州城研中心聽取杭州城市學研究工作彙報後, 也專門提到了“如何積極擁抱‘錢塘江時代’。 ”他說, 當前, 要堅持以規劃為引領, 以法律為保障, 做好錢塘江保護開發這篇文章。 要抓緊調查研究, 搞准摸透錢塘江保護開發的資源優勢、工作基礎和困難挑戰等情況。 在此基礎上, 制定相關保護條例和行動方案, 上下游聯合行動, 像實施運河綜保工程一樣整治好、管理好、利用好200餘公里長的錢塘江, 推動杭州擁江、跨江發展, 把錢塘江變成杭州“市內的江”、“城中的江”。

如今, “城中江”已經顯山露水,

沿江產業佈局不斷優化, 兩岸城市面貌差距縮小, 區域協作逐步增強。 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舉世矚目的B20、G20峰會就在錢塘江兩側的江幹區錢江新城、蕭山區錢江世紀城“隔江”召開, “雙子星”的交相輝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蕭山是杭州大城區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趙一德在今天如是說。

記者瞭解到, 擁江發展、跨江發展充分體現出民心民意。 在此前舉行的杭州市黨代會上, 就有一份《關於加快實施“擁江發展”、“跨江發展”戰略的建議》, 建議認為, 這是杭州城市東進、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的迫切需求, 也是產業結構重整優化、加快高新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更是蕭山、富陽、濱江以及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加快一體化發展,

實現沿江“明珠”串珠成鏈的重要路徑。

站在新的歷史關口的杭州, 需要更大的空間。 回顧歷史, 1996年、2000年和2014年三次行政區劃調整, 不僅使杭州市區從600多平方公里擴展到4876平方公里, 更為重要的是為杭州帶來了空間基礎。

如今, 杭州已提出未來發展戰略定位:加快城市國際化, 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 擁江發展、跨江發展不僅意味著城市空間的進一步打開, 更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