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劉洪新:海信的核心技術鎖定圖像與資料處理

中新網4月10日電 有無技術創新的積累以及積累的高度, 決定了升級的成敗, 這是很多對外加工製造類企業轉型不成功的根本原因。 昨天, 剛剛在北京宣佈贊助2018年世界盃的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在深圳CITE展大會主題演講中公開表示。

海信集團總裁 劉洪新

2016年, 海信的收入超過1000億。 在傳統產業領域, 海信電視已連續13年保持中國市場第一, 去年進入全球品牌佔有率前三。 同時擁有2400萬互聯網電視啟動使用者和900萬的日活用戶這一國內最大的互聯網電視平臺。 而在資訊產業, 2011-2015年城市智慧交通企業業績總排名第一, 光模組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五, 其中接入網光模組全球第一, 海信商業POS連續十二年中國第一;智慧POS也連續12年國內第一。 這些新興產業為海信收入占比為26.28%, 卻貢獻了接近39%的利潤。

劉洪新表示, 海信最欣慰的是轉型引擎——技術。 核心技術是海信轉型的動力和信心。

而海信的核心技術就是圖像與視頻資料處理技術。 這也是多年基於電視和顯示技術的研究積累而來, 海信的智慧交通、醫療電子等新興產業的涉足恰恰是這些核心技術的延伸。

據悉, 海信為此擴建了矽谷研發中心, 從數字音視頻晶片所需的類比電路做突破性預研設計, 擴展到顯示技術、晶片、光通信、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究。 至此, 海信在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已設立7處海外研發機構。 海信的未來將圍繞圖像和視頻資料處理不斷加大技術投入, 形成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壁壘。

劉洪新在演講中還透露, 海信的產業架構將由點到面, 從家庭到社區再到城市擴展, 依靠圖像和視頻資料處理等核心技術,

圍繞“家庭、社區、城市”不斷拓展和展開, 海信希望在未來10年, 企業在智慧交通、醫療電子、光通信三大領域各實現更大的市場規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