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金融科技最讓人銘記的十五個時刻

監管不止步, 金融科技也在規範下砥礪前行。

從互聯網金融演變為金融科技, 2017年的動盪與變革, 給金融科技賦予了新的內涵。 用科技改變金融的方式, 也成為可能, 商業銀行不再固守城池, 開始選擇與互聯網巨頭融合。

匆匆忙忙, 又是一年過去。 這一年, 戴著“鐐銬”跳舞, 金融科技正在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一年, 又有哪些時刻讓互聯網金融產生變革, 影響深遠呢?

1.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重點

3月5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正式召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 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 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 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 整頓規範金融秩序, 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 這是互聯網金融第4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此前,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2015年再度提出“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則表示, 要“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 今年更強調要高度警惕互聯網金融累積風險。

2.資金存管有規範

2月23日, 銀監會發佈《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下稱《指引》), 明確了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基本定義和原則。 通過資金存管機制, 加強對網貸資金交易流轉環節的監督管理, 防範網貸資金挪用風險, 保護投資人資金安全。

《指引》明確了存管業務的三大基本原則:一是分賬管理。 商業銀行為網貸機構提供資金存管服務, 對網貸機構自有資金、存管資金分開保管、分賬核算;二是依令行事。 存管資金的清算支付以及資金進出等環節,

需經出借人、借款人的指令或授權;三是賬務核對。 銀行和網貸機構每日進行賬務核對, 保證賬實相符, 同時規定每筆資金流轉有明細記錄, 妥善保管相應資料資訊, 確保有據可查。

3.校園貸開正門堵偏門

4月10日, 銀監會發佈《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要重點做好校園網貸的清理整頓工作。 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不得將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借款人納入行銷範圍, 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 不得進行虛假欺詐宣傳和銷售, 不得通過各種方式變相發放高利貸。

在4月21日召開的銀監會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也針對校園貸作出了表態。 他表示,

現有銀行業對大學生群體的服務存在缺位元, 導致大學生不得不轉向社會尋找貸款途徑。 大學生群體需要正規的金融服務, 大學的金融服務也能夠創造利潤, 商業銀行應該研究如何針對學生把“正門放開”。

4.支付寶、財付通各被罰3萬

5月10日, 央行上海分行和深圳分行分別對支付寶和財付通就未嚴格落實支付業務規定罰款3萬元。 這是兩家支付巨頭第一次因違反監管規定被處罰。

隨後, 兩家支付巨頭回應稱, 為貫徹落實《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 早已啟動支付帳戶實名制, 目前已要求完成相關落實工作。

5. 互金協會信披平臺上線

6月5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正式上線了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

截至目前, 共有116家網貸機構接入信披系統。 首批試點單位披露事項共計47項, 其中強制性披露32項, 鼓勵性披露15項。

其中, 財路通的逾期金額高達11986.25萬, 逾期項目多達2989個, 平臺的項目逾期率居然達到98.42%, 金額逾期率也高達34.56%。 在已經接入的116家平臺中居於首位。

6. 樂富支付被“摘牌”

6月26日央行對第四批支付機構的續展工作中, 樂富已經因為存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工作的通知》 (銀髮〔2015〕358號)第六條規定的不予續展情形, 成為一家被“摘牌”的機構。

8月31日, 中國銀聯在官網發佈《關於終止樂富支付有限公司銀聯卡收單業務資格的公告》。 公告稱, 現終止樂富支付有限公司(下稱“樂富”)銀聯卡POS收單業務資格。 中國銀聯要求, 樂富公司於2017年8月31日退出中國銀聯網路。 這意味著,樂富的銀行卡收單業務將徹底走向終結。

7.央行等七部委定性ICO

9月4日下午,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乙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10月31日,隨著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全部停止交易,比特幣在人民幣市場也告一段落。隨後的幾個月裡,比特幣價格在經歷過山車後,再次創造新高。12月7日,據倫敦比特幣交易平臺CEX.IO顯示,比特幣價格已經漲破1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0萬元。

8. 紅嶺創投宣佈3年後清盤

7月26日,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在紅嶺社區發文,稱紅嶺創投將於2020年12月31日前清盤。周世平在帖子中提到,平臺將會放棄網貸業務,通過三年過渡期,預計到2020年12月31日到期,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

關於清盤的原因,周世平表示,網貸是有規模,有不良資產的,是沒有利潤的。另外,對於至今沒有清盤,一是因為還有幾年前積累下來的不良資產需要處理,二是新的轉型還在過渡中。

9.美團支付違規遭舉報

10.鄭州恢復金融類企業註冊

9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佈《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恢復金融類企業正常辦理工商註冊的通知》(鄭政辦〔2017〕93號)(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指出,經市政府同意, 決定恢復金融類企業正常辦理工商登記註冊。而這對於金融企業而言,可謂“一夜春風來”。

根據《通知》,目前,鄭州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存在的風險隱患已得到有效治理,仍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已納入重點管控,互聯網金融這一領域已步入管理更趨規範和運營更趨平穩的階段。

11.金融科技現上市潮

11月,互聯網金融湧現一波海外上市潮。10月28日,趣店在紐交所敲鐘上市,募資金額為9億美元;11月3日,和信貸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募資金額為5000萬美元;11月10日,拍拍貸也在紐交所上市,募資金額為2.7億美元。

實際上,2017年已經成為金融科技上市元年。截至目前,已有7家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未來該如何講好故事,正成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下一步必須考慮的問題。

12. 迅雷與迅雷金融互撕

11月28日下午,迅雷在其官網發佈了《關於“迅雷金融”相關業務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稱,正式撤銷對迅雷大資料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品牌和商標授權,並要求其全面停止對迅雷商標的任何使用。

當天晚間,“迅雷金融”則對迅雷發佈的公告進行了“還擊”。“迅雷金融”發佈公告稱,迅雷大資料公司和子公司迅雷金融公司是經迅雷董事會批准設立,並由迅雷投資入股的子公司,其商標使用權和流量資源,受協議保護。

13. 廈門暫停P2P網貸工商登記

11月23日,廈門金融辦官網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網貸機構管理工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廈門將暫緩P2P工商登記,並稱備案登記不構成對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

早在8月17日,貴港市金融辦發文稱,廣西貴港市金融辦對申請備案的兩家網貸平臺“雅庭金服”、“臻信互聯網”予以備案。18日,貴港市金融辦對兩篇文章做了刪除處理。並補發了一條《關於為我市兩家公司不當出具備案檔的情況說明》,《情況說明》稱,該備案不符合程式,也不符合標準,屬於無效備案,並對備案檔做撤銷處理。

14. e租寶案二審宣判

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安徽鈺誠控股集團、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丁甯、丁甸等26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上訴一案二審公開宣判。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7年9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對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集資詐騙罪、走私貴重金屬罪數罪並罰,判處罰金18.03億元;對安徽鈺誠控股集團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罰金1億元;對丁寧以集資詐騙罪、走私貴重金屬罪、非法持有槍支罪、偷越國境罪數罪並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罰金1億元;對丁甸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7000萬元。

15.監管嚴厲整頓網路小貸

12月8日,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整治辦)下發了《關於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路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給出了網路小貸的定義,要求從11個領域排查網路小貸,現金貸也在整治範圍內。整治辦明確,不合規機構將被撤銷資質。《方案》要求,已獲得網路小貸經營資質,重新審查後發現不符合經營資質要求的,撤銷網路小貸經營資質,嚴禁此類機構在其批設部門所轄行政區域外開展貸款業務,並由機構提出整改計畫,監管部門監督執行。

這意味著,樂富的銀行卡收單業務將徹底走向終結。

7.央行等七部委定性ICO

9月4日下午,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乙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10月31日,隨著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全部停止交易,比特幣在人民幣市場也告一段落。隨後的幾個月裡,比特幣價格在經歷過山車後,再次創造新高。12月7日,據倫敦比特幣交易平臺CEX.IO顯示,比特幣價格已經漲破1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0萬元。

8. 紅嶺創投宣佈3年後清盤

7月26日,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在紅嶺社區發文,稱紅嶺創投將於2020年12月31日前清盤。周世平在帖子中提到,平臺將會放棄網貸業務,通過三年過渡期,預計到2020年12月31日到期,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

關於清盤的原因,周世平表示,網貸是有規模,有不良資產的,是沒有利潤的。另外,對於至今沒有清盤,一是因為還有幾年前積累下來的不良資產需要處理,二是新的轉型還在過渡中。

9.美團支付違規遭舉報

10.鄭州恢復金融類企業註冊

9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佈《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恢復金融類企業正常辦理工商註冊的通知》(鄭政辦〔2017〕93號)(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指出,經市政府同意, 決定恢復金融類企業正常辦理工商登記註冊。而這對於金融企業而言,可謂“一夜春風來”。

根據《通知》,目前,鄭州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存在的風險隱患已得到有效治理,仍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已納入重點管控,互聯網金融這一領域已步入管理更趨規範和運營更趨平穩的階段。

11.金融科技現上市潮

11月,互聯網金融湧現一波海外上市潮。10月28日,趣店在紐交所敲鐘上市,募資金額為9億美元;11月3日,和信貸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募資金額為5000萬美元;11月10日,拍拍貸也在紐交所上市,募資金額為2.7億美元。

實際上,2017年已經成為金融科技上市元年。截至目前,已有7家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未來該如何講好故事,正成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下一步必須考慮的問題。

12. 迅雷與迅雷金融互撕

11月28日下午,迅雷在其官網發佈了《關於“迅雷金融”相關業務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稱,正式撤銷對迅雷大資料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品牌和商標授權,並要求其全面停止對迅雷商標的任何使用。

當天晚間,“迅雷金融”則對迅雷發佈的公告進行了“還擊”。“迅雷金融”發佈公告稱,迅雷大資料公司和子公司迅雷金融公司是經迅雷董事會批准設立,並由迅雷投資入股的子公司,其商標使用權和流量資源,受協議保護。

13. 廈門暫停P2P網貸工商登記

11月23日,廈門金融辦官網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網貸機構管理工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廈門將暫緩P2P工商登記,並稱備案登記不構成對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

早在8月17日,貴港市金融辦發文稱,廣西貴港市金融辦對申請備案的兩家網貸平臺“雅庭金服”、“臻信互聯網”予以備案。18日,貴港市金融辦對兩篇文章做了刪除處理。並補發了一條《關於為我市兩家公司不當出具備案檔的情況說明》,《情況說明》稱,該備案不符合程式,也不符合標準,屬於無效備案,並對備案檔做撤銷處理。

14. e租寶案二審宣判

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安徽鈺誠控股集團、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丁甯、丁甸等26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上訴一案二審公開宣判。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7年9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對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集資詐騙罪、走私貴重金屬罪數罪並罰,判處罰金18.03億元;對安徽鈺誠控股集團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罰金1億元;對丁寧以集資詐騙罪、走私貴重金屬罪、非法持有槍支罪、偷越國境罪數罪並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罰金1億元;對丁甸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7000萬元。

15.監管嚴厲整頓網路小貸

12月8日,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整治辦)下發了《關於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路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給出了網路小貸的定義,要求從11個領域排查網路小貸,現金貸也在整治範圍內。整治辦明確,不合規機構將被撤銷資質。《方案》要求,已獲得網路小貸經營資質,重新審查後發現不符合經營資質要求的,撤銷網路小貸經營資質,嚴禁此類機構在其批設部門所轄行政區域外開展貸款業務,並由機構提出整改計畫,監管部門監督執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