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442》評選足球史上最偉大的10支球隊,猜猜巴薩2008

【10.匈牙利, 1950-56年】

這次英格蘭媒體沒有吝惜自己的讚美, 他們稱匈牙利為“會魔法的馬紮爾人”, 而在從匈牙利回來之後, 他們更是將匈牙利隊稱為“黃金之隊”。 這支匈牙利國家隊的話事人是修鞋匠的兒子古斯塔夫-塞貝斯, 他的賽前訓話十分簡短:“出去, 做你們知道的事。 ”然後桑托斯就贏了。

【7.西班牙, 2007-12年】

曾幾何時, 西班牙是足球界最強大的弱勢群體。 自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以來, 他們參加了20次歐洲杯或世界盃中的19次, 雖然他們總是能夠挺進決賽圈, 但是卻自1964年獲得歐洲杯冠軍之後, 最好的大賽成績也就是打進了四強。 而且, 有哪個國家能沒臉沒皮到天天回憶上世紀60年代中期的大賽冠軍?

和一些其他的失敗者一樣, 不公正的待遇和運氣曾讓西班牙折戟沉沙, 但是在2008年, 萬事終於具備。 在棄用勞爾之後, 主教練阿拉貢內斯打造出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西班牙:他重用了一批善於控球的中場——哈威、伊涅斯塔、大衛-席爾瓦和法佈雷加斯等等,

但同時也將美學和鬥志結合到了一起:他們在2008年歐洲杯上的前六個進球裡, 有五個是通過快攻打進的, 另外一個則來自於定位球。 與此同時, 擁有凱西利亞斯、普約爾和拉莫斯的後防線, 也可以令球隊更加平衡。 西班牙也是那年歐洲杯上犯規次數最多的球隊。

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他們遇到了義大利, 藍衣軍團不僅貴為世界冠軍, 也是長久以來西班牙的剋星。 而這次, 鬥牛士軍團通過點球大戰擊敗了他們。 半決賽, 他們3-0完勝俄羅斯, 決賽迎來了德國隊。 當時仍在利物浦, 而且仍然健步如飛的托雷斯接到了哈威的傳球, 攻破了萊曼的十指關。

在還有幾天七十大壽的時候, 阿拉貢內斯選擇了退休, 博斯克成為了他的繼任者。 博斯克將皮克和布斯克茨帶到了國家隊, 同時也讓阿隆索承擔了更多的任務。 被稱為“慈父”的博斯克鼓勵自己的球員要有信心完成控球, 而這也是瓜迪奧拉和當時如日中天的巴賽隆納採用的打法。 憑藉預選賽堪稱完美的戰績, 西班牙挺進了世界盃的決賽圈。

在小組賽首戰爆冷輸給瑞士之後, 奪冠大熱門在接下來的六場比賽裡只丟了一球, 在半決賽中他們險勝德國, 而在決賽中, 憑藉伊涅斯塔在加時賽的進球, 他們擊敗了荷蘭。 說實話, 他們的進球很少, 四場淘汰賽都是1-0取勝的, 而且領先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55分鐘。 但是,

在控球時, 他們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 當後衛們追球的時候, 他們就會抓住對方防線一瞬間暴露出的縫隙。 憑藉這種打法, 他們也贏得了成百上千萬的擁躉。 “憑藉泰然自若而又千變萬化的控球, 西班牙代表了足球世界的一種理想狀態。 ”在第一次歐洲球隊在其他大洲上贏得了世界盃冠軍之後, 《衛報》的Paul Hayward如此寫道。

在踏上2012歐洲杯的衛冕之旅之前, 西班牙在預選賽中取得全勝, 博斯克為了將中場的力量最大化, 甚至撤下了真正的前鋒。 當時, 這個決定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不過在決賽中卻收到了奇效, 他們不僅擊敗了過去的剋星義大利, 而且是以4-0橫掃了對手。 那時, 他們已經連續十場世界大賽的淘汰賽沒有丟球, 也成為了第一支連續贏得三次世界大賽錦標的國家隊。

月滿則虧。 戰術是不斷演化的, 高壓逼搶的一代球員開始大行其道, 終於推翻了tiki-taka的列車: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 鬥牛士軍團被荷蘭5-1橫掃, 在小組賽還沒有踢完的時候就提前出局。 但是, 這支偉大的球隊所取得的成就永遠不會被人忽視, 同時很多球迷對他們“於無聲處覓驚雷”的風格充滿了敬意。

【6.利物浦,1975-84年】

從比爾-香克利接手的第二年開始,在之後的15年裡,他將利物浦從一個平庸的球隊變成了重量級豪門。在1974-75賽季,鮑勃-佩斯利的球隊獲得了亞軍,“我覺得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剛上任的香克利表示,“我們這裡從不慶祝獲得亞軍。”

而他確實幾乎再也沒得過亞軍:在之後的8個賽季裡,紅軍7次贏得了聯賽冠軍,此外他們還拿下了四個歐戰冠軍和四個聯賽杯冠軍,創造了英格蘭足球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而且他們橫行天下的時候,比賽風格連中立球迷也趨之如騖,他們打造出了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傳球與跑動”風格的足球。香克利曾經表示:“一場比賽就是建立在傳球和接球基礎之上的。”而他的繼任者更是將這種打法打磨到了完美,“別讓事情變複雜了。”在1983年從佩斯利手上接過教鞭的喬-費根說。之後,紅軍獲得了三冠王。“香克利討厭足球理論,你就算把一個聖誕樹陣型放到他眼前,他都未必認得出來。”

同時,安菲爾德球場也有很多優秀的個人球員:達格利什精妙的組織,拉什狠辣的射門,人送綽號“剃刀”的索內斯,他們總是可以適應球隊,也為了團隊而戰。這種精神可以讓他們醜陋地贏得勝利,也是紅軍中令人膽寒的“場上第12人”。

至於他們最大的勝利是什麼?那就是從更衣室到球場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從費根到佩斯利,從達格利什到基岡,無論人員如何變化,紅軍的核心團隊哲學依然屹立。從那之後幾經變遷,到了現代,利物浦曾經無數次嘗試能夠重現這種精神,但都沒有成功。

【5.巴賽隆納,2008-11年】

“系緊你們的安全帶。”在2008年8月,當瓜迪奧拉作為主教練成為巴薩死忠球迷面前時,他笑著說,“你們將會享受這段旅程的。”他沒說錯,在五十年之後,當大多數的我們都只能通過輸液管進食的時候,我們可以因為看過歷史上最偉大的球隊之一,通過最大限度發揮出他們的才華的表現而死而無憾。

瓜迪奧拉引進了tiki-taka戰術,最初這被看做是對足球詞典的挑釁,但是巴薩確實依靠一己之力改寫了足球的手冊,他們打造出了一個完美的433體系。

雖然瓜迪奧拉從裡傑卡爾德手中繼承的巴賽隆納問題多多。“當時球隊的標準嚴重下滑,”中場大師哈威後來回憶說,“多一公斤少一公斤無所謂,訓練遲到幾分鐘也無所謂,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有所謂了。瓜迪奧拉就像老鷹一樣盤旋在我們頭頂上,監視著一切。”

右後衛丹尼-阿爾維斯對此表示同意:“如果瓜迪奧拉讓我從諾坎普球場的第三層看臺跳下去,我也會覺得下面肯定有什麼寶貝。”在執教的第一個賽季,他就獲得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成功,瓜迪奧拉將梅西的位置後撤之後,令整個球隊涅槃重生。在2012-13賽季結束的時候,阿根廷人作為一名機動性極高的中鋒,在218場比賽中打進了233球。之後揚名立萬的還有伊涅斯塔,他的雙腿就像畢卡索的畫筆,能夠畫出動人的畫作。

在2011年的歐冠決賽中,他們3-1擊敗了曼聯,“沒人能讓我們這麼無能為力。”弗格森在賽後說。而皇家馬德里的傳奇巴爾達諾,則將這支巴薩成為“奇跡一代”。

如果說巴賽隆納的口號是“不只是一家俱樂部”,那麼這支巴薩就不只是一支球隊那麼簡單。

【4.皇家馬德里,1955-60年】

在1960年,皇家馬德里7-3擊敗了法蘭克福,英格蘭隊在布達佩斯的一家旅館裡將電視調成靜音狀態,觀看了這場比賽。吉米-格裡夫斯後來回憶:“我們看的都長大了嘴巴,每個人都意識到了,但沒人敢承認——如果說這是足球範圍內的最高峰的話,我們英格蘭足球要被甩開了好多年。”

在1958年世界盃上打進13球的法國前鋒方丹曾經說過:“除了巴西之外,他們是我見過的最出色的球隊。”馬特-巴斯比完全被這支球隊吸引住了,特別是他們的風格以及其中一位球員——迪-斯蒂法諾,他曾經簡單評價過這位球員:“他能做到任何事。”

你知道嗎?

銀河戰艦曾經有三次想要引進貝利,“但是我在桑托斯太開心了,所以不想離開。”球王如是說。所以貝利、迪-斯蒂法諾和普斯卡什的三叉戟組合也只能存在於想像中了。

在一眾天才球員迪-斯蒂法諾、普斯卡什、科帕和亨托的帶領下,皇家馬德里的影響力一日千里,甚至在冠軍獎盃數上也無人匹敵,沒有哪支球隊能夠連續五年贏得冠軍杯的冠軍,但是從1956到1960年,他們做到了。弗格森爵士曾經說過,皇馬打造了現代足球俱樂部的理念,不管國籍是哪裡,只要是最優秀的球員就會被引進,他們成為了特定足球風格的代表,成功抓住了冠軍杯剛剛成立時提供的機會,通過出國比賽的旅程,創造出了一個全球化的品牌。

星光璀璨的巨星時代,每到夏季轉會窗就會進行一年一度的巨星交易的政策,都可以追溯到這支皇家馬德里。這支皇馬就像伯納烏評價迪-斯蒂法諾的那句話那樣,“散發出一種美麗足球的味道”。

【3.AC米蘭,1987-91年】

義大利在歐洲賽場上最成功的代表球隊曾經有過好幾個階段的碩果累累的歲月,比如上世紀50到60年代的六次意甲冠軍時代,1992年不敗戰績贏得意甲的時代,1994年4-0橫掃巴賽隆納勇奪冠軍杯的紅黑軍團等等。但他們最完美的風格和最成功的歲月,要來自於1987到1991的這四年。他們掀起了一股完美風暴,吹散了義大利足球沉悶乏味的名聲。

1986年,後來的義大利總理、總是和桃色新聞產生關係的貝盧斯科尼買下了一直破產的球隊,這支隊伍已經九年沒有贏得過一次冠軍,20年沒有在歐洲賽場上體驗過奪冠的滋味。而老貝先是畫下了傑作的第一筆:從帕爾馬請來了薩基。第二筆則是薩基的運籌帷幄。

拿下“荷蘭三劍客”古利特、范巴斯滕和裡傑卡爾德簡直像是一場革命,此外隊中還有八位義大利的超級巨星,其中包括一條堅不可摧的後防線,這條後防線有冷靜的保羅-瑪律蒂尼和幾乎沒有瑕疵的清道夫巴雷西組成,而這些球星融合到一起,也像煉金術一樣起了重大的反應。他們踢出了酣暢淋漓的全攻全守足球,他們的442陣型充滿了壓迫感,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戰術上,他們都完全壓制了對手。薩基曾經形容這支球隊“共同進退,就像是一名球員一樣。”

1988-89賽季的冠軍杯上,他們在半決賽第二回合5-0橫掃了皇家馬德里,又在決賽中4-0擊潰了布加勒斯特星隊。不過也有人認為1990年衛冕成功的那支AC米蘭才更加出色,因為在那屆杯賽中,他們一共只丟了三個球。

他們在薩基的手下只贏得了一次意甲冠軍,不過當時的那不勒斯有馬拉多納和卡雷卡,國際米蘭有馬特烏斯和克林斯曼,桑普多利亞有維亞利和曼奇尼,所以紅黑軍團也不必感到羞愧。薩基的米蘭如今仍然是歐洲足壇的一座豐碑。

【2.巴西,1970年】

在之前巴西就有過很多出色的球隊:加林查和他年輕的隊友貝利曾經在1958和1962連續兩年獲得了世界盃的冠軍。不過1970年的那支巴西隊才,會永遠在足球神廟中佔據一個難以逾越的位置。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還是他們的風格。這支巴西代表了足球裡最浪漫的理想模式,擁有最有觀賞性的態度:“你進四個?那我就進五個好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感官:1970年世界盃是彩色電視機大範圍普及之後的第一屆世界盃,在墨西哥明媚的陽光之下,巴西標誌性的黃色球衣熠熠生輝,讓電視螢幕上的球員們金光四射。

但是,當然了,和球員也有關係。在1966年世界盃失利之後,人們紛紛談論貝利即將退役,因為擁有正值巔峰狀態的他的巴西隊的精彩表演被攔腰斬斷,和他一起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還有托斯唐。只有23歲的托斯唐患有視網膜脫離,而且看他的體型,似乎一陣風都可能把他吹走。但是托斯唐面對困難的局面沒有退縮,他將周圍年長的球員緊緊團結在了自己周圍,在同羅馬尼亞的比賽中,他用腳後跟打進了一個半高球——要知道,英格蘭對9號球員可不是這麼用的。

裡維利諾要比托斯唐年長一歲,但是他的外表看起來,就像是那種用眼神就可以平息酒吧裡的一次鬥毆的人。這位留著八字鬍的左邊鋒喜歡用勢大力沉的射門攻破對手球網,讓看臺上的球迷以為皮球會飛到看臺之上。在同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賽中,他打進了一個重炮般的任意球,攻破了門將維克托爾的十指關,而當地的球迷也開始稱裡維利諾為“原子武器”。

在球場的另一邊是雅伊爾津霍,他總計打進了七個進球,場場都有進球。如果說裡維利諾擅長聲東擊西的佯攻的話,那麼當時25歲的雅伊爾津霍展現的就完全是競技精神,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讓對方的左後衛有一種感覺:“我應該留在家裡”。

坐鎮後防線,並將這些球場大師串聯起來的是熱爾松。當時29歲的他身材矮小,而且已經禿頂,不過他可以把球傳到球場上的任何角落,在決賽中,他60碼外的傳球成功落到了貝利的頭頂上,球王於是為巴西隊打進了第三個進球。同時他也可以遠距離破門得分,在五分鐘之前,他在25碼外的射門就攻破了義大利的大門。

確實,這支球隊也有自己的缺陷,他們的後場防守並不太出色,除了英格蘭之外,所有對手都在他們身上取得了進球。但是我們應該想想,所謂的“後腰”克洛多瓦爾多都在決賽中連過四名義大利球員,這足以將這支球隊列入傳奇當中,因為它代表了足球這項美麗的運動的真諦;他們在意的是源源不絕的進攻,而不是謹小慎微的防守。第三次世界盃冠軍讓巴西人可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但同時他們也身體力行地證明了:比榮譽更重要的,是快樂。

【1.阿賈克斯,1965-73年】

1979年,巴里-霍爾紹夫正式退役,然後他去希臘從事了一些教練工作。有一天,這位前阿賈克斯後衛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裡,發現一個老人正盯著他蓬鬆的頭髮和鬍鬚。

“他抓住了我的手,緊緊握住不放,然後哭了。”霍爾紹夫回憶說,“他說這座村莊裡沒有電視,所以這個老人經常要走兩個小時去附近的村莊裡看阿賈克斯的比賽。現在,在他面前出現了其中一位球員,他雖然感到不解,但仍然非常激動。”

論榮譽,可能其他的球隊更多一些,但是沒有多少球隊可以在幾年之後,仍然引起人們如此激烈的感情。

在紀律嚴明的主教練裡努斯-蜜雪兒斯的帶領下,這支球隊扛起了433的大旗,不停的位置轉換和團隊精神也從此建立起來。全攻全守足球宣告問世,當他在1971年加盟巴賽隆納的時候,繼任者斯特凡-科瓦奇讓這支球隊有了更多的進攻自由度。

擔任中鋒的約翰-克魯伊夫毫無疑問是球隊的王牌巨星,他用自己的技術和爆發力演繹著美妙的協奏曲。內斯肯斯則在中場提供動力,阿裡-漢和穆倫都嚴守戰術紀律,中後衛瓦索維奇則是一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贏得勝利的南斯拉夫硬漢。就算門將斯圖伊進入球隊首發,原因也是因為他的腳下技術,而不是撲救能力。

如今距離他們如日中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40年:1973年冠軍杯的決賽中,他們1-0擊敗了尤文圖斯,這也是他們冠軍杯三連冠的最後一次。如今,阿賈克斯的433陣型仍然在世界足壇被廣泛運用,對後來的巴賽隆納和AC米蘭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這兩支隊伍也是我們的榜單上唯一能在藝術性上與阿賈克斯相提並論的球隊,所以他們的影響力無可置疑。而且,他們的外貌也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感覺,他們都留起長髮,像搖滾歌星一樣趾高氣昂,然後踢出美麗的足球,這也讓他們顯得鶴立雞群。

藝術家們、作家們都願意看阿賈克斯的比賽,甚至偉大的芭蕾舞大師魯道夫-紐瑞耶夫都曾經說過:“克魯伊夫應該成為一名舞者”。在上世紀70年代,反文化浪潮席捲阿姆斯特丹的時候,迪梅爾體育場成為了知識份子的聚集地。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臥模在哪裡?阿姆斯特丹的希爾頓酒店。

幾乎每個在上學的男孩子都會在臥室的牆上貼上阿賈克斯的海報,他們就是足球界的詹姆斯-邦德,矗立在阿爾卑斯山的陰影下,旁邊停著自己的阿斯頓馬丁汽車。歷史上最偉大的俱樂部?確實如此,沒人比他們更好!

克魯伊夫的阿賈克斯

【6.利物浦,1975-84年】

從比爾-香克利接手的第二年開始,在之後的15年裡,他將利物浦從一個平庸的球隊變成了重量級豪門。在1974-75賽季,鮑勃-佩斯利的球隊獲得了亞軍,“我覺得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剛上任的香克利表示,“我們這裡從不慶祝獲得亞軍。”

而他確實幾乎再也沒得過亞軍:在之後的8個賽季裡,紅軍7次贏得了聯賽冠軍,此外他們還拿下了四個歐戰冠軍和四個聯賽杯冠軍,創造了英格蘭足球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而且他們橫行天下的時候,比賽風格連中立球迷也趨之如騖,他們打造出了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傳球與跑動”風格的足球。香克利曾經表示:“一場比賽就是建立在傳球和接球基礎之上的。”而他的繼任者更是將這種打法打磨到了完美,“別讓事情變複雜了。”在1983年從佩斯利手上接過教鞭的喬-費根說。之後,紅軍獲得了三冠王。“香克利討厭足球理論,你就算把一個聖誕樹陣型放到他眼前,他都未必認得出來。”

同時,安菲爾德球場也有很多優秀的個人球員:達格利什精妙的組織,拉什狠辣的射門,人送綽號“剃刀”的索內斯,他們總是可以適應球隊,也為了團隊而戰。這種精神可以讓他們醜陋地贏得勝利,也是紅軍中令人膽寒的“場上第12人”。

至於他們最大的勝利是什麼?那就是從更衣室到球場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從費根到佩斯利,從達格利什到基岡,無論人員如何變化,紅軍的核心團隊哲學依然屹立。從那之後幾經變遷,到了現代,利物浦曾經無數次嘗試能夠重現這種精神,但都沒有成功。

【5.巴賽隆納,2008-11年】

“系緊你們的安全帶。”在2008年8月,當瓜迪奧拉作為主教練成為巴薩死忠球迷面前時,他笑著說,“你們將會享受這段旅程的。”他沒說錯,在五十年之後,當大多數的我們都只能通過輸液管進食的時候,我們可以因為看過歷史上最偉大的球隊之一,通過最大限度發揮出他們的才華的表現而死而無憾。

瓜迪奧拉引進了tiki-taka戰術,最初這被看做是對足球詞典的挑釁,但是巴薩確實依靠一己之力改寫了足球的手冊,他們打造出了一個完美的433體系。

雖然瓜迪奧拉從裡傑卡爾德手中繼承的巴賽隆納問題多多。“當時球隊的標準嚴重下滑,”中場大師哈威後來回憶說,“多一公斤少一公斤無所謂,訓練遲到幾分鐘也無所謂,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有所謂了。瓜迪奧拉就像老鷹一樣盤旋在我們頭頂上,監視著一切。”

右後衛丹尼-阿爾維斯對此表示同意:“如果瓜迪奧拉讓我從諾坎普球場的第三層看臺跳下去,我也會覺得下面肯定有什麼寶貝。”在執教的第一個賽季,他就獲得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成功,瓜迪奧拉將梅西的位置後撤之後,令整個球隊涅槃重生。在2012-13賽季結束的時候,阿根廷人作為一名機動性極高的中鋒,在218場比賽中打進了233球。之後揚名立萬的還有伊涅斯塔,他的雙腿就像畢卡索的畫筆,能夠畫出動人的畫作。

在2011年的歐冠決賽中,他們3-1擊敗了曼聯,“沒人能讓我們這麼無能為力。”弗格森在賽後說。而皇家馬德里的傳奇巴爾達諾,則將這支巴薩成為“奇跡一代”。

如果說巴賽隆納的口號是“不只是一家俱樂部”,那麼這支巴薩就不只是一支球隊那麼簡單。

【4.皇家馬德里,1955-60年】

在1960年,皇家馬德里7-3擊敗了法蘭克福,英格蘭隊在布達佩斯的一家旅館裡將電視調成靜音狀態,觀看了這場比賽。吉米-格裡夫斯後來回憶:“我們看的都長大了嘴巴,每個人都意識到了,但沒人敢承認——如果說這是足球範圍內的最高峰的話,我們英格蘭足球要被甩開了好多年。”

在1958年世界盃上打進13球的法國前鋒方丹曾經說過:“除了巴西之外,他們是我見過的最出色的球隊。”馬特-巴斯比完全被這支球隊吸引住了,特別是他們的風格以及其中一位球員——迪-斯蒂法諾,他曾經簡單評價過這位球員:“他能做到任何事。”

你知道嗎?

銀河戰艦曾經有三次想要引進貝利,“但是我在桑托斯太開心了,所以不想離開。”球王如是說。所以貝利、迪-斯蒂法諾和普斯卡什的三叉戟組合也只能存在於想像中了。

在一眾天才球員迪-斯蒂法諾、普斯卡什、科帕和亨托的帶領下,皇家馬德里的影響力一日千里,甚至在冠軍獎盃數上也無人匹敵,沒有哪支球隊能夠連續五年贏得冠軍杯的冠軍,但是從1956到1960年,他們做到了。弗格森爵士曾經說過,皇馬打造了現代足球俱樂部的理念,不管國籍是哪裡,只要是最優秀的球員就會被引進,他們成為了特定足球風格的代表,成功抓住了冠軍杯剛剛成立時提供的機會,通過出國比賽的旅程,創造出了一個全球化的品牌。

星光璀璨的巨星時代,每到夏季轉會窗就會進行一年一度的巨星交易的政策,都可以追溯到這支皇家馬德里。這支皇馬就像伯納烏評價迪-斯蒂法諾的那句話那樣,“散發出一種美麗足球的味道”。

【3.AC米蘭,1987-91年】

義大利在歐洲賽場上最成功的代表球隊曾經有過好幾個階段的碩果累累的歲月,比如上世紀50到60年代的六次意甲冠軍時代,1992年不敗戰績贏得意甲的時代,1994年4-0橫掃巴賽隆納勇奪冠軍杯的紅黑軍團等等。但他們最完美的風格和最成功的歲月,要來自於1987到1991的這四年。他們掀起了一股完美風暴,吹散了義大利足球沉悶乏味的名聲。

1986年,後來的義大利總理、總是和桃色新聞產生關係的貝盧斯科尼買下了一直破產的球隊,這支隊伍已經九年沒有贏得過一次冠軍,20年沒有在歐洲賽場上體驗過奪冠的滋味。而老貝先是畫下了傑作的第一筆:從帕爾馬請來了薩基。第二筆則是薩基的運籌帷幄。

拿下“荷蘭三劍客”古利特、范巴斯滕和裡傑卡爾德簡直像是一場革命,此外隊中還有八位義大利的超級巨星,其中包括一條堅不可摧的後防線,這條後防線有冷靜的保羅-瑪律蒂尼和幾乎沒有瑕疵的清道夫巴雷西組成,而這些球星融合到一起,也像煉金術一樣起了重大的反應。他們踢出了酣暢淋漓的全攻全守足球,他們的442陣型充滿了壓迫感,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戰術上,他們都完全壓制了對手。薩基曾經形容這支球隊“共同進退,就像是一名球員一樣。”

1988-89賽季的冠軍杯上,他們在半決賽第二回合5-0橫掃了皇家馬德里,又在決賽中4-0擊潰了布加勒斯特星隊。不過也有人認為1990年衛冕成功的那支AC米蘭才更加出色,因為在那屆杯賽中,他們一共只丟了三個球。

他們在薩基的手下只贏得了一次意甲冠軍,不過當時的那不勒斯有馬拉多納和卡雷卡,國際米蘭有馬特烏斯和克林斯曼,桑普多利亞有維亞利和曼奇尼,所以紅黑軍團也不必感到羞愧。薩基的米蘭如今仍然是歐洲足壇的一座豐碑。

【2.巴西,1970年】

在之前巴西就有過很多出色的球隊:加林查和他年輕的隊友貝利曾經在1958和1962連續兩年獲得了世界盃的冠軍。不過1970年的那支巴西隊才,會永遠在足球神廟中佔據一個難以逾越的位置。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還是他們的風格。這支巴西代表了足球裡最浪漫的理想模式,擁有最有觀賞性的態度:“你進四個?那我就進五個好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感官:1970年世界盃是彩色電視機大範圍普及之後的第一屆世界盃,在墨西哥明媚的陽光之下,巴西標誌性的黃色球衣熠熠生輝,讓電視螢幕上的球員們金光四射。

但是,當然了,和球員也有關係。在1966年世界盃失利之後,人們紛紛談論貝利即將退役,因為擁有正值巔峰狀態的他的巴西隊的精彩表演被攔腰斬斷,和他一起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還有托斯唐。只有23歲的托斯唐患有視網膜脫離,而且看他的體型,似乎一陣風都可能把他吹走。但是托斯唐面對困難的局面沒有退縮,他將周圍年長的球員緊緊團結在了自己周圍,在同羅馬尼亞的比賽中,他用腳後跟打進了一個半高球——要知道,英格蘭對9號球員可不是這麼用的。

裡維利諾要比托斯唐年長一歲,但是他的外表看起來,就像是那種用眼神就可以平息酒吧裡的一次鬥毆的人。這位留著八字鬍的左邊鋒喜歡用勢大力沉的射門攻破對手球網,讓看臺上的球迷以為皮球會飛到看臺之上。在同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賽中,他打進了一個重炮般的任意球,攻破了門將維克托爾的十指關,而當地的球迷也開始稱裡維利諾為“原子武器”。

在球場的另一邊是雅伊爾津霍,他總計打進了七個進球,場場都有進球。如果說裡維利諾擅長聲東擊西的佯攻的話,那麼當時25歲的雅伊爾津霍展現的就完全是競技精神,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讓對方的左後衛有一種感覺:“我應該留在家裡”。

坐鎮後防線,並將這些球場大師串聯起來的是熱爾松。當時29歲的他身材矮小,而且已經禿頂,不過他可以把球傳到球場上的任何角落,在決賽中,他60碼外的傳球成功落到了貝利的頭頂上,球王於是為巴西隊打進了第三個進球。同時他也可以遠距離破門得分,在五分鐘之前,他在25碼外的射門就攻破了義大利的大門。

確實,這支球隊也有自己的缺陷,他們的後場防守並不太出色,除了英格蘭之外,所有對手都在他們身上取得了進球。但是我們應該想想,所謂的“後腰”克洛多瓦爾多都在決賽中連過四名義大利球員,這足以將這支球隊列入傳奇當中,因為它代表了足球這項美麗的運動的真諦;他們在意的是源源不絕的進攻,而不是謹小慎微的防守。第三次世界盃冠軍讓巴西人可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但同時他們也身體力行地證明了:比榮譽更重要的,是快樂。

【1.阿賈克斯,1965-73年】

1979年,巴里-霍爾紹夫正式退役,然後他去希臘從事了一些教練工作。有一天,這位前阿賈克斯後衛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裡,發現一個老人正盯著他蓬鬆的頭髮和鬍鬚。

“他抓住了我的手,緊緊握住不放,然後哭了。”霍爾紹夫回憶說,“他說這座村莊裡沒有電視,所以這個老人經常要走兩個小時去附近的村莊裡看阿賈克斯的比賽。現在,在他面前出現了其中一位球員,他雖然感到不解,但仍然非常激動。”

論榮譽,可能其他的球隊更多一些,但是沒有多少球隊可以在幾年之後,仍然引起人們如此激烈的感情。

在紀律嚴明的主教練裡努斯-蜜雪兒斯的帶領下,這支球隊扛起了433的大旗,不停的位置轉換和團隊精神也從此建立起來。全攻全守足球宣告問世,當他在1971年加盟巴賽隆納的時候,繼任者斯特凡-科瓦奇讓這支球隊有了更多的進攻自由度。

擔任中鋒的約翰-克魯伊夫毫無疑問是球隊的王牌巨星,他用自己的技術和爆發力演繹著美妙的協奏曲。內斯肯斯則在中場提供動力,阿裡-漢和穆倫都嚴守戰術紀律,中後衛瓦索維奇則是一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贏得勝利的南斯拉夫硬漢。就算門將斯圖伊進入球隊首發,原因也是因為他的腳下技術,而不是撲救能力。

如今距離他們如日中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40年:1973年冠軍杯的決賽中,他們1-0擊敗了尤文圖斯,這也是他們冠軍杯三連冠的最後一次。如今,阿賈克斯的433陣型仍然在世界足壇被廣泛運用,對後來的巴賽隆納和AC米蘭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這兩支隊伍也是我們的榜單上唯一能在藝術性上與阿賈克斯相提並論的球隊,所以他們的影響力無可置疑。而且,他們的外貌也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感覺,他們都留起長髮,像搖滾歌星一樣趾高氣昂,然後踢出美麗的足球,這也讓他們顯得鶴立雞群。

藝術家們、作家們都願意看阿賈克斯的比賽,甚至偉大的芭蕾舞大師魯道夫-紐瑞耶夫都曾經說過:“克魯伊夫應該成為一名舞者”。在上世紀70年代,反文化浪潮席捲阿姆斯特丹的時候,迪梅爾體育場成為了知識份子的聚集地。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臥模在哪裡?阿姆斯特丹的希爾頓酒店。

幾乎每個在上學的男孩子都會在臥室的牆上貼上阿賈克斯的海報,他們就是足球界的詹姆斯-邦德,矗立在阿爾卑斯山的陰影下,旁邊停著自己的阿斯頓馬丁汽車。歷史上最偉大的俱樂部?確實如此,沒人比他們更好!

克魯伊夫的阿賈克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