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此人當了兩個月日本首相,就下臺了,還說:我就是中國人的後裔

對於日本民族的起源, 歷來眾說紛紜, 這是困擾世界人類起源學的一大難題, 所以千萬別小看了日本人, 能把自己的出身搞得什麼神秘, 恐怕也是宇宙間也是獨一份了。 但是在日本國內, 一直流傳中一種主流說法, 說他們其實是中國人。

這裡面也分有兩派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 日本人起源于中國的雲南, 在歷史上的某一刻時刻, 這些早期的雲南人遠渡重洋, 來到了日本, 並在這裡生根發芽, 並逐步擠壓了日本本土土著的生存空間, 最後反客為主, 成為了當地人。

另一種說法是, 在秦朝的時候, 徐福成功騙取了秦始皇的信任, 以求仙藥的名義, 帶著數千童男童女來到了日本, 由此開始了繁衍生息, 這也是今天日本人的主要來源之一。

那麼究竟哪一種說法可信呢?也許還需要更多的考古和科學證據來加以佐證。

但不可否認的是, 在日本國內, 徐福有著強大而深遠的影響力。 他跨越千年的歷史, 偉岸的形象一直深深紮根在日本國內民眾的心裡面。 這一點從分佈日本國內各地的徐福紀念館, 以及定期舉行的徐福會中就可以得出結論。

正因為如此, 所以很多日本人聲稱自己是徐福的後代,

以中國人為榮, 其中就以前日本首相羽田孜為典型代表。 羽田孜出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 後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 成為了日本首相。

熟悉日本政壇的人士都知道, 日本的首相職位, 是一個高危而辛苦的職位。 不討好不說, 更換也非常頻繁, 有時在國內民眾有意見的情況下, 一年之中更換五六個首相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而羽田孜就趕上了這個倒楣的年代, 雖然他坐上了日本首相的職位, 但是僅僅坐了兩個月多一點, 便黯然下臺了。

雖然從政方面, 羽田孜算不是一個成功的人士, 但是在中日兩國的友好交流中, 羽田孜可謂是辛辛苦苦, 一生致力於中日友好交流的偉大事業。

羽田孜之所以這樣做, 其一是公正客觀的政治理念。 他認為, 中日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兩國關係交好, 將有助於兩國人民的幸福生活, 何必成天兵戎相見、打打殺殺。 因此對於中國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每一點一滴的變化, 羽田孜都由衷地感到高興, 他對於中國的飛速發展, 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而另一方面, 羽田孜致力於中日友好, 因為在他看來, 他是一個日本人, 而同時也是一個中國人, 這是因為他深信自己是秦朝徐福的後代, 骨子裡流淌著中國人的基因, 有必要為中日友好局面的發展作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因此在羽田孜有生之年, 他一直往來中日之間, 一年之中, 總要有四五次的來往。 而在這期間, 他還專程拜訪了徐福的出生地, 以此緬懷自己的祖先。 時至今日, 雖然這位日本老人, 已經離我們遠去了, 但他的美好祝願和辛勤付出, 相信值得中日兩國人民紀念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