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座老學堂有雍正御賜《藏經》,被尊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

位於重慶市梁平縣金帶鎮萬竹山的雙桂堂, 始建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 占地面積約七萬多平方米。 雙桂堂在佛教界地位崇高,

被尊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 在中國及東南亞佛教界都具有顯著地位, 世謂之“西南叢林之首”、“第一禪林”、“宗門巨擘”。 2013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桂堂之所以是“堂”, 而不以寺、廟命名, 是因為這裡原本是一個舊式學堂。 後人附會頗多, 稱雙桂堂是西南禪宗之“大學堂”,

教出一批方丈與住持, 有“渝川滇黔禪宗祖庭”之稱, 並尊其為“堂”。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015獲選新重慶·巴渝十二景人文勝地類。

雙桂堂初名福國寺, 因有古老桂花樹二株, 故改名為“雙桂堂”, 每年金秋時節, 桂花滿枝,

香飄數裡, 人們爭相觀賞。 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建舍利殿時, 破土得一條金帶, 因此又名“金帶寺”, 但雙桂堂名歷經三百五十多年延用至今。

雙桂堂創建以後, 得到清朝歷代皇帝的支持, 連續不斷地修建了二百多年, 民國時期, 雙桂堂被列為“西南叢林之首”。

寺院坐東朝西,

殿堂為木石結構, 有大山門、彌勒殿 、大雄寶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經樓等建築。 兩側有廂房、僧舍三百餘間, 長廊相連。

大雄寶殿是雙桂堂的主要建築之一, 為三層宮殿式建築, 底樓有石雕獅、象, 中層高懸名人題刻, 三樓有龍鳳浮雕, 屋脊正中是雕花寶頂, 連脊通高16米。

大殿在光緒年間擴建, 歷時五年建成, 支撐大殿的52根石柱, 柱長3丈, 直徑3尺, 每根重達20000余斤, 全憑人力從百里之外運來。

雙桂堂保存文物237件, 其中有名人字畫61件, 佛像110尊, 其他佛教文物66件, 其中最著名的有銅佛、竹禪畫、玉佛, 皆被定為國家二、三級文物。 寺內的珍貴文物還有清代雍正皇帝御賜的《藏經》一部, 類石刻、碑記幾十塊。 另有11世紀用梵文寫的《貝葉經》106頁, 其它佛經7000多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