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勿忘我!盤點窩火,火箭隊員之08

不知不覺, 媒體手冊翻譯都已經做到第八期了。 這期間發生了很多故事, 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勵, 作為一介譯者, 心裡很是感動。 今天我們要回顧的是姚麥時代的最後輝煌——08-09賽季的最強火箭。 當年那支火箭的每一個球員, 拿出來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硬漢, 也因此長久地伴隨在我們記憶之中, 成為了青春年少的最好注解。

1、拉夫-阿爾斯通(現已退役)

備註:離開火箭後, 阿爾斯通輾轉於魔術、籃網、熱火, 並曾短暫效力於CBA浙江隊和發展聯盟。

保存圖片

•阿爾斯通全名拉夫-賈瑪律-阿爾斯通, 1976年7月24日出生於紐約皇后區;

•有一個哥哥和一個雙胞胎妹妹;

•育有一女;

•綽號為“Skip to my Lou”;

•年輕時被視為紐約皇后區的街球傳奇;

•是狂熱的紐約洋基隊球迷;

•2008年休賽期, 曾在紐約執教AAU聯賽16歲及以下級別的比賽;

•2008年9月18日, 協助火箭參與了颶風艾克的災後慰問活動, 為受災群眾送去救援物資。

2、羅恩-阿泰斯特(現已退役)

注:阿泰斯特目前在發展聯盟擔任球員發展教練。

•阿泰斯特全名羅奈爾得-威廉姆-阿泰斯特二世, 1979年11月13日出生於紐約皇后橋區;

•昵稱是“Ron-Ron”;

•與妻子Kimsha與有四個子女;

•擁有一家唱片公司, 名為“TruWarier”;

•效力火箭時身披96號球衣, 因為“9”代表英文字母“q”,

而“6”代表“b”, 以此來紀念他的故鄉皇后橋(Queensbridge);

•在大學期間主修數學;

•高中就讀於拉薩爾學院, 高四學年入選麥當勞全美最佳陣容, 同時還獲得了紐約市以及紐約州的年度最佳球員大獎;

•年輕時參加AAU聯賽, 曾與愛爾頓-布蘭德和拉馬爾-奧多姆成為隊友;

•無論效力何處, 阿泰斯特總是積極為當地和家鄉的公益組織做出貢獻, 同時在世界各地的貧困地區你也能見到他的身影;

•2008年6月初, 與餵養孩童的慈善組織展開合作, 在羅斯福島參加了食物分發活動;

•2008年8月, 為皇后橋區的當地居民舉辦了“首屆年度燒烤籃球節”活動, 活動內容包括了燒烤、籃球賽以及棒球賽;

•2008年8月, 組織皇后橋區的18名兒童來到奧蘭多的迪士尼樂園遊玩;

•2007年7月, 參與NBA球員工會與餵養孩童聯合舉辦的親善活動, 與親善代表團一道來到非洲, 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分發了超過100萬份食物, 以此積極回應NBA球員工會提出的“餵養百萬人”的倡議;

•造訪非洲期間, 阿泰斯特來到了餵養兒童組織在肯亞卡旺威創辦的兒童收留中心, 探訪了住在中心的孤兒;

•2007年8月, 再度參與到餵養兒童組織的活動中去, 這一次阿泰斯特來到中美洲, 在洪都拉斯的貧困地區分發救濟物資;

•2007年8月, 參加了紐約當地的羅斯福家庭援助週末活動, 在一個籃球訓練營中擔任教練, 同時對到場的年輕人積極宣傳努力工作、投身社區活動的良好美德;

•2007年9月, 成立了一個新的公益專案“Xcel University”, 該公益專案旨在與學校和當地社區中心展開合作,

共同應對高危學生群體帶來的問題, 同時鼓勵他們過上積極健康的生活;

•是善待動物組織的代言人, 宣導愛護動物;

•曾資助愛護動物協會薩克拉門托分會的比特狗絕育計畫, 為每一位狗主人支付了手術所需的全部費用;

•曾訪問洛杉磯中南部的流浪家庭公益組織並發表演講, 向兒童宣講教育的重要性, 鼓勵他們過上沒有暴力與毒品的新生活;

•2006和2007年, 在紐約參加了輪椅籃球慈善賽, 為使用輪椅的殘障人士募捐;

•為薩克拉門托的斯坦福地區捐資興建了一座閱讀學習中心;

•效力國王時, 曾在球隊傳統的奉獻日當天幫助華盛頓社區中心翻新房屋;

•2006年夏天曾在底特律當地社區擔任義工, 為青年團體和其他組織宣講家庭、教育以及互助的重要性,總時長超過40小時;

•每年都要在紐約皇后區舉辦四次戶外籃球錦標賽;

•參與了印第安那當地的“Call-A-Pacer”活動。

3、布倫特-巴里(現已退役)

•巴里全名布倫特-羅伯特-巴里,1971年12月31日出生於紐約亨普斯特德;

•他與前妻愛琳育有兩子,分別是奎恩和凱德;

•巴里夫婦積極參與聖安東尼奧的藍絲帶預防兒童虐待組織的活動中去(愛琳是該組織的執行委員之一,而巴里則是該專案的榮譽主席);

•在俄勒岡州大取得了社會學學位;

•癡迷於滑板衝浪;

•喜歡音樂,會彈吉他;

•曾參與緬因州當地的“和平種子”夏令營活動,該夏令營旨在“培養戰亂地區的年輕領袖的領導能力,從而促進該地區未來的和解與共存”;

•雖然打球時是個左手將,巴里自稱能左右開弓;

•他的父親裡克-巴里,曾在NBA和ABA征戰14個賽季,於1987年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

•他的哥哥,瓊-巴里(先後效力于雄鹿、勇士、老鷹、湖人、國王、活塞、掘金以及火箭)以及德魯-巴里(先後效力于老鷹、勇士和超音速)也都在NBA打過比賽;

•大哥斯古特-巴里曾是1988年NCAA冠軍堪薩斯大學陣容中的一員;

•他與父親球員生涯均取得過NBA總冠軍(裡克-巴里於1975年隨勇士奪得總冠軍),成為繼老馬特-古奧卡斯(1947年隨76人奪冠)和小馬特-古奧卡斯(1967年隨76人奪冠)之後的NBA第二對“冠軍父子檔”;

•2009年10月23日,火箭隊在訓練營最後一刻決定裁掉布倫特-巴里,後者職業生涯就此結束。巴里在之後的採訪中更是說出了那句名言“巴里家族都埋葬在休斯頓”;

•2010年,有媒體報導布倫特-巴里向法院遞交了材料,表示因“無法調和的矛盾”申請離婚。2010年12月,愛琳發表聲明,否認因第三者插足導致夫妻雙方勞燕分飛。2011年1月5日,巴里夫婦正式結束了夫妻關係。今後雙方將共同撫養孩子長大成人;

•2013年,NBA TV的一檔節目中增設了一個新的環節,巴里由此定期參加該環節的討論。

4、肖恩-巴蒂爾(現已退役)

•巴蒂爾全名肖恩-考特尼-巴蒂爾;

•綽號“蝙蝠俠”;

•2003年夏天,與高中時期相識相戀的女友海蒂結婚;

•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

•有兩個兄弟和兩個姐妹;

•他的弟弟傑瑞米-巴蒂爾曾在杜克大學參加校橄欖球隊(2001-04年);

•畢業于杜克大學,獲得宗教學的學位證書;

•是球場上的常勝將軍,曾兩度奪得NBA總冠軍、一次問鼎NCAA大學聯賽、三次拿下高中聯賽州冠軍,目前仍是NCAA最多勝場數記錄的保持者(133場勝利);

•賽場之外的成就同樣引人注目。在妻子的幫助下,巴蒂爾成立了個人基金會,旨在為貧困青少年提供個人成長以及教育資源(主要為孟菲斯、休斯頓、底特律和邁阿密等地區的青少年提供説明);

•曾在休斯頓和邁阿密舉辦“隊內卡拉OK大賽”,為個人基金會募集善款;

•2009-2013年間,他的個人基金會資助了12名大學生,為他們提供獎學金;

•2004年9月,榮獲由大中南商會頒發的“田納西傑出青年獎”;

•曾擔任聖裘德兒童醫院和孟菲斯動物園的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少年NBA的董事會成員;

•退役以後打算參與公眾演講活動、經營自己的基金會、執教自己的孩子;

•閒暇時喜歡打高爾夫球、彈吉他、烹飪;

•喜歡鑽研棒球資料統計;

•2010年9月,被《體育新聞》列為高智商職業運動員榜單的第七名;

•曾兩次受邀為棒球比賽開球;

•四歲起開始學打籃球;

•2006年3月5日,入選美國男籃2006-08計畫;

•2006年代表美國男籃參加日本世錦賽,獲得銅牌,2001年代表美國男籃出戰澳大利亞友誼賽,獲得金牌;

•1990年參加密西根州橄欖球傳踢比賽,獲得冠軍;

•高中時期身披55號球衣,如今該球衣已被母校退役。1997年獲得密西根州籃球先生稱號,同年獲得高中籃球運動員最高榮譽奈史密斯獎;

•腳穿14碼球鞋;

•2013年,美國參議員卡爾-萊文宣佈退休,密西根民主dang就積極與巴蒂爾進行聯繫,希望他能參加參議員選舉,但被巴蒂爾本人婉拒;

•2015年10月,巴蒂爾的弟弟傑瑞米-巴蒂爾(曾經的高中及大學橄欖球校隊明星,後因腦震盪逐漸淡出賽場)因為毒品不幸過世。而在傑瑞米去世後不久,傑瑞米的妻子也因為吸食過量毒品而去世。傑瑞米夫婦二人生前在俄亥俄開辦了一家時髦的牙科商品店,生意一直很不錯。

5、阿隆-布魯克斯(現效力球隊:明尼蘇達森林狼)

•布魯克斯全名阿隆-賈瑪律-布魯克斯,1985年1月14日出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

•綽號是“AB”;

•與妻子育有三個女兒,大女兒米凱以及一對雙胞胎妹妹凱莉、蔻比;

•除了籃球,最喜歡的運動是橄欖球;

•喜歡打電動;

•成立了阿隆-布魯克斯基金會,與Drills & Skills展開合作,在休斯頓當地的中學挑選家境貧寒的年輕人,為他們提供全面發展的計畫;

•他的個人基金會會定期舉辦高爾夫錦標賽,為Drills & Skills募集資金,幫助後者開辦更多的免費籃球訓練營;

•大學期間主修政治學;

•高四期間,帶領母校佛蘭克林高中問鼎華盛頓4A級別賽事的州冠軍;

•曾入選麥當勞和《美國大觀》雜誌全美高中生第三陣容;

•參加麥當勞和EA體育舉辦的全美高中全明星賽;

•榮獲佳得樂頒發的華盛頓州年度球員稱號;

•2008年9月18日,參加火箭賑災行動,為受颶風艾克影響的災民分發物資。

6、查克-海耶斯(現已退役)

注:海耶斯於2016年9月宣佈退役,曾擔任丹佛掘金球員發展教練,目前效力於火箭團隊。

•海耶斯全名小查理斯-愛德華-海耶斯,1983年6月11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聖萊安德羅;

•2007年4月21日,火箭與猶他爵士的季後賽第一戰開打前幾個小時,海耶斯的大兒子出生;

•大學期間主修交流學;

•喜歡唱歌,夢想成為一名演員;

•效力火箭期間,積極參加球員贈票活動,為休斯頓當地的貧困兒童和他們的家人送去火箭主場比賽的球票;

•2008年9月18日,參加火箭賑災行動,為受颶風艾克影響的災民分發物資;

•高中就讀於莫德斯托基督學院,高四期間入選《美國大觀》雜誌全美高中生最佳陣容,同時也是加利福尼亞州一級賽區年度州最佳球員、賽區年度球員;

•2000年北加利福尼亞賽區決賽,海耶斯搶下31個籃板,創下了加州全部賽區的最高記錄;

•高二期間參加校橄欖球隊,成為州最佳球員。

7、盧瑟-海德(目前效力於加拿大籃球聯賽)

•海德全名盧瑟-戴爾-海德,1982年11月26日出生於芝加哥;

•育有一子,取名為盧瑟-海德三世;

•有四個弟弟妹妹;

•大學期間主修體育管理;

•2008年9月18日,參加火箭賑災行動,為受颶風艾克影響的災民分發物資。

8、卡爾-蘭德裡(目前效力于CBA吉林隊)

•蘭德裡全名卡爾-克里斯多夫-蘭德裡;

•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就讀于普渡大學期間,主修商業學;

•就讀于文森特高中期間,曾在2000年和2001年率領校隊奪得威斯康辛州第一分區州冠軍;

•效力于國王時期,積極參加閱讀活動,參觀當地小學期間來到教室,向小朋友們宣講教育和文學的重要性;

•與國王隊友一道,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球隊奉獻日活動,幫助北羅斯維爾活動中心翻修建築設施;

•有很多興趣愛好;

•腳穿15碼球鞋。

9、“籃球詩人”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現已退役)

•麥迪全名小特雷西-拉馬爾-麥克格雷迪,1979年5月24日出生於佛羅里達州巴托市;

•與妻子育有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

•2005年12月27日,妻子臨產,麥迪在與爵士的比賽中只打了上半場,隨後便趕赴醫院。即便如此,他仍舊以21分成為了當場比賽的隊內得分王;

•高四獲得《今日美國》的年度高中生稱號;

•與文思-卡特是遠房表親;

•《體育畫報》投票活動中,成為最受兒童喜愛的運動員;

•《體育新聞》將他列入“體育界好人”行列中;

•2007年夏天參加了人道主義之旅,到訪非洲查德,居住在當地難民營,由此向世人傳遞當地人民的生活苦難,也激勵更多人參與到援助活動中來;

•2008年1月3日,宣佈參加“蘇丹地區夢之隊”人道主義援助計畫;

•此外還成立了T-MAC聯盟,與眾多知名慈善組織展開合作,為蘇南難民營送去教育援助;

•為查德東部地區的迪亞巴爾難民營捐款7.5萬美元,幫助翻新難民營設施、並在當地興建一座學校,為新學校取名奧本戴爾高中,與查德此前同名的高中結為姐妹學校;

•2009-10賽季,麥迪將球衣號碼改成3號,意在喚醒公眾對於“蘇丹地區夢之隊”的關注,同時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他的查德之旅紀錄片《三分》,麥迪在採訪中表示“此次訪問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有幸意識到,自己生活中的自由與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同時通過身穿3號球衣,麥迪也在向那些生活在戰亂地區的人民送上敬意;

•由約什-羅思坦導演的紀錄片《三分》旨在宣傳和平、保護蘇丹戰亂地區的苦難人民,並對那些蓄意挑起爭端的人進行批評;

•該紀錄片定檔於2009年秋天在全美公映;

•此前就讀于高中時期,也曾身披3號球衣;

•通過個人基金會不斷參與慈善活動;

•曾舉辦T-Mac慈善類球賽,為休斯頓及周邊地區的男孩女孩俱樂部募捐,同時也為貝特西-羅斯和喀什米爾花園小學的科技館翻修募集善款;

•定期舉辦T-Mac籃球訓練營;

•2005年9月11日,參加了由卡特裡娜颶風救濟慈善組織舉辦的全明星賽,是到場的眾多NBA巨星中的一員;

•華盛頓地區曾發生狙擊手槍擊案,麥迪在事發後與年齡最小的受害者伊蘭-布朗成為了好朋友;

•積極參加“許下心願”公益活動;

•參加由ESPN舉辦的“我的願望單”活動,該活動讓那些遭受重病的小朋友有機會與最喜歡的體育界巨星共度一天,麥迪在活動中與一位小朋友在家中度過了一天美好時光;

•在全明星賽期間,曾款待了軍方一家;

•曾出演了歌手邁克-鐘斯的MV《Flossin》;

•成為《NBA LIVE 07》的遊戲封面人物。

10、路易士-斯柯拉(現效力於CBA山西隊)

保存圖片

•斯柯拉全名路易士-阿爾伯特-斯柯拉,1980年4月30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

•喜歡和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閒暇時間喜歡游泳、釣魚;

•最喜歡的樂隊是U2;

•最喜歡的度假地點是位於地中海的米諾卡島;

•效力火箭期間,積極參加球員贈票活動,為休斯頓當地的貧困兒童和他們的家人送去火箭主場比賽的球票;

•此外還積極回應火箭的“綠色生活”倡議。

11、姚明(現已退役)

保存圖片

•姚明,2007年夏天與妻子葉莉在上海完婚;

•姚明夫婦目前育有一女;

•父親姚志源身高6尺7寸(2.08米),母親方鳳娣身高6尺3寸(1.88米),曾是國家女籃隊員;

•9歲時開始參加正式的籃球培訓;

•18歲起便是中國男籃的一員;

•曾與Ric Bucher 合作寫成《姚明:我的世界我的夢》;

•參演電影《姚明年》,該電影講述了姚明在NBA的新秀賽季經歷;

•2003年獲得勞倫斯年度世界新人獎;

•2008年6月成立姚基金,該基金在美國境內受到回饋基金的贊助,姚基金成立的意義便是為兒童健康以及中美兩國的福利事業籌集資金,提升人們在這兩個領域的關注度;

•姚基金在中國境內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展深入合作,為家園重建工作提供資金和監管上的支持;

•姚基金成立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儘快完成512地震災區的災後重建工作而籌措資金,以資助當地建設新的住房和學校;

•除了關注中美兩國的青少年,姚基金也將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展開合作,重建因自然災害而受到損毀的家園;

•颶風艾克過境後,姚基金向非營利組織“兒童協助機構”捐助善款,幫助休斯頓的四家早教中心修復因颶風受損的操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姚基金積極回應,專門設立了一條國際通訊熱線,方便海外華人與青海地區的親友取得聯繫;

•2003年,主持了一場多國同步播出的電視募捐活動,為抗擊非典進行募捐;

•與費尼克斯太陽球星史蒂夫-納什共同舉辦慈善籃球賽,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募集資金,用以資助中國智力有缺陷的貧困學生;

•擔任特奧會大使,積極參加NBA籃球無疆界活動;

•擔任中國預防愛滋病活動的代言人;

•2006年參加野生動物保護活動,力推“拒絕食用魚翅”活動;

•200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首屆“環境保護獎”頒發給了姚明;

•經常為休斯頓當地的貧困青少年贈送火箭主場比賽的球票。

12、范恩-韋弗(現效力于CBA吉林隊)

保存圖片

•韋弗1985年7月21日出生於路易斯安那州霍默市;

•高一至高三就讀於路易斯安那州的里斯本松景高中,該學校實現了從學前班到高中年級的全覆蓋,每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95人;

•高四學年短暫就讀於德克薩斯沃斯堡RL巴斯卡高中以及北卡羅來納州的勞林堡學院,後決定報考德克薩斯克利夫蘭傳統基督學院。

我知道,姚麥時期的火箭隊員還有很多沒有盤點到,穆大叔、霍二叔、鮑勃-蘇拉、斯科特-帕吉特、邁克-詹姆斯、鮑勃-蘇拉、邦齊-威爾斯、史蒂夫-諾瓦克、大衛-衛斯理……太多太多的熟面孔,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好吧就是媒體手冊找不到了)無法出現在這個榜單上(不然這一期就應該是姚麥時代球員盤點了)。回首過去,我們會驚訝於自己竟然陪同這支球隊走了這麼遠。但是放眼望去,未來的這條路,一直通向天際盡頭。不管是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我想我會繼續為自己是火箭球迷而自豪。

PS:鴿了一個多月的第八期終於做出來了,真的是歷經艱辛。接下來的媒體手冊翻譯可能會變成不定期更新,目前列在計畫中的還有一期弗老大時期球員盤點(附一些此前的未能盤點到的“漏網之魚”),外加一期現場解說介紹。實在沒臉說“敬請期待”,那我們有緣再見!

為青年團體和其他組織宣講家庭、教育以及互助的重要性,總時長超過40小時;

•每年都要在紐約皇后區舉辦四次戶外籃球錦標賽;

•參與了印第安那當地的“Call-A-Pacer”活動。

3、布倫特-巴里(現已退役)

•巴里全名布倫特-羅伯特-巴里,1971年12月31日出生於紐約亨普斯特德;

•他與前妻愛琳育有兩子,分別是奎恩和凱德;

•巴里夫婦積極參與聖安東尼奧的藍絲帶預防兒童虐待組織的活動中去(愛琳是該組織的執行委員之一,而巴里則是該專案的榮譽主席);

•在俄勒岡州大取得了社會學學位;

•癡迷於滑板衝浪;

•喜歡音樂,會彈吉他;

•曾參與緬因州當地的“和平種子”夏令營活動,該夏令營旨在“培養戰亂地區的年輕領袖的領導能力,從而促進該地區未來的和解與共存”;

•雖然打球時是個左手將,巴里自稱能左右開弓;

•他的父親裡克-巴里,曾在NBA和ABA征戰14個賽季,於1987年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

•他的哥哥,瓊-巴里(先後效力于雄鹿、勇士、老鷹、湖人、國王、活塞、掘金以及火箭)以及德魯-巴里(先後效力于老鷹、勇士和超音速)也都在NBA打過比賽;

•大哥斯古特-巴里曾是1988年NCAA冠軍堪薩斯大學陣容中的一員;

•他與父親球員生涯均取得過NBA總冠軍(裡克-巴里於1975年隨勇士奪得總冠軍),成為繼老馬特-古奧卡斯(1947年隨76人奪冠)和小馬特-古奧卡斯(1967年隨76人奪冠)之後的NBA第二對“冠軍父子檔”;

•2009年10月23日,火箭隊在訓練營最後一刻決定裁掉布倫特-巴里,後者職業生涯就此結束。巴里在之後的採訪中更是說出了那句名言“巴里家族都埋葬在休斯頓”;

•2010年,有媒體報導布倫特-巴里向法院遞交了材料,表示因“無法調和的矛盾”申請離婚。2010年12月,愛琳發表聲明,否認因第三者插足導致夫妻雙方勞燕分飛。2011年1月5日,巴里夫婦正式結束了夫妻關係。今後雙方將共同撫養孩子長大成人;

•2013年,NBA TV的一檔節目中增設了一個新的環節,巴里由此定期參加該環節的討論。

4、肖恩-巴蒂爾(現已退役)

•巴蒂爾全名肖恩-考特尼-巴蒂爾;

•綽號“蝙蝠俠”;

•2003年夏天,與高中時期相識相戀的女友海蒂結婚;

•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

•有兩個兄弟和兩個姐妹;

•他的弟弟傑瑞米-巴蒂爾曾在杜克大學參加校橄欖球隊(2001-04年);

•畢業于杜克大學,獲得宗教學的學位證書;

•是球場上的常勝將軍,曾兩度奪得NBA總冠軍、一次問鼎NCAA大學聯賽、三次拿下高中聯賽州冠軍,目前仍是NCAA最多勝場數記錄的保持者(133場勝利);

•賽場之外的成就同樣引人注目。在妻子的幫助下,巴蒂爾成立了個人基金會,旨在為貧困青少年提供個人成長以及教育資源(主要為孟菲斯、休斯頓、底特律和邁阿密等地區的青少年提供説明);

•曾在休斯頓和邁阿密舉辦“隊內卡拉OK大賽”,為個人基金會募集善款;

•2009-2013年間,他的個人基金會資助了12名大學生,為他們提供獎學金;

•2004年9月,榮獲由大中南商會頒發的“田納西傑出青年獎”;

•曾擔任聖裘德兒童醫院和孟菲斯動物園的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少年NBA的董事會成員;

•退役以後打算參與公眾演講活動、經營自己的基金會、執教自己的孩子;

•閒暇時喜歡打高爾夫球、彈吉他、烹飪;

•喜歡鑽研棒球資料統計;

•2010年9月,被《體育新聞》列為高智商職業運動員榜單的第七名;

•曾兩次受邀為棒球比賽開球;

•四歲起開始學打籃球;

•2006年3月5日,入選美國男籃2006-08計畫;

•2006年代表美國男籃參加日本世錦賽,獲得銅牌,2001年代表美國男籃出戰澳大利亞友誼賽,獲得金牌;

•1990年參加密西根州橄欖球傳踢比賽,獲得冠軍;

•高中時期身披55號球衣,如今該球衣已被母校退役。1997年獲得密西根州籃球先生稱號,同年獲得高中籃球運動員最高榮譽奈史密斯獎;

•腳穿14碼球鞋;

•2013年,美國參議員卡爾-萊文宣佈退休,密西根民主dang就積極與巴蒂爾進行聯繫,希望他能參加參議員選舉,但被巴蒂爾本人婉拒;

•2015年10月,巴蒂爾的弟弟傑瑞米-巴蒂爾(曾經的高中及大學橄欖球校隊明星,後因腦震盪逐漸淡出賽場)因為毒品不幸過世。而在傑瑞米去世後不久,傑瑞米的妻子也因為吸食過量毒品而去世。傑瑞米夫婦二人生前在俄亥俄開辦了一家時髦的牙科商品店,生意一直很不錯。

5、阿隆-布魯克斯(現效力球隊:明尼蘇達森林狼)

•布魯克斯全名阿隆-賈瑪律-布魯克斯,1985年1月14日出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

•綽號是“AB”;

•與妻子育有三個女兒,大女兒米凱以及一對雙胞胎妹妹凱莉、蔻比;

•除了籃球,最喜歡的運動是橄欖球;

•喜歡打電動;

•成立了阿隆-布魯克斯基金會,與Drills & Skills展開合作,在休斯頓當地的中學挑選家境貧寒的年輕人,為他們提供全面發展的計畫;

•他的個人基金會會定期舉辦高爾夫錦標賽,為Drills & Skills募集資金,幫助後者開辦更多的免費籃球訓練營;

•大學期間主修政治學;

•高四期間,帶領母校佛蘭克林高中問鼎華盛頓4A級別賽事的州冠軍;

•曾入選麥當勞和《美國大觀》雜誌全美高中生第三陣容;

•參加麥當勞和EA體育舉辦的全美高中全明星賽;

•榮獲佳得樂頒發的華盛頓州年度球員稱號;

•2008年9月18日,參加火箭賑災行動,為受颶風艾克影響的災民分發物資。

6、查克-海耶斯(現已退役)

注:海耶斯於2016年9月宣佈退役,曾擔任丹佛掘金球員發展教練,目前效力於火箭團隊。

•海耶斯全名小查理斯-愛德華-海耶斯,1983年6月11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聖萊安德羅;

•2007年4月21日,火箭與猶他爵士的季後賽第一戰開打前幾個小時,海耶斯的大兒子出生;

•大學期間主修交流學;

•喜歡唱歌,夢想成為一名演員;

•效力火箭期間,積極參加球員贈票活動,為休斯頓當地的貧困兒童和他們的家人送去火箭主場比賽的球票;

•2008年9月18日,參加火箭賑災行動,為受颶風艾克影響的災民分發物資;

•高中就讀於莫德斯托基督學院,高四期間入選《美國大觀》雜誌全美高中生最佳陣容,同時也是加利福尼亞州一級賽區年度州最佳球員、賽區年度球員;

•2000年北加利福尼亞賽區決賽,海耶斯搶下31個籃板,創下了加州全部賽區的最高記錄;

•高二期間參加校橄欖球隊,成為州最佳球員。

7、盧瑟-海德(目前效力於加拿大籃球聯賽)

•海德全名盧瑟-戴爾-海德,1982年11月26日出生於芝加哥;

•育有一子,取名為盧瑟-海德三世;

•有四個弟弟妹妹;

•大學期間主修體育管理;

•2008年9月18日,參加火箭賑災行動,為受颶風艾克影響的災民分發物資。

8、卡爾-蘭德裡(目前效力于CBA吉林隊)

•蘭德裡全名卡爾-克里斯多夫-蘭德裡;

•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就讀于普渡大學期間,主修商業學;

•就讀于文森特高中期間,曾在2000年和2001年率領校隊奪得威斯康辛州第一分區州冠軍;

•效力于國王時期,積極參加閱讀活動,參觀當地小學期間來到教室,向小朋友們宣講教育和文學的重要性;

•與國王隊友一道,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球隊奉獻日活動,幫助北羅斯維爾活動中心翻修建築設施;

•有很多興趣愛好;

•腳穿15碼球鞋。

9、“籃球詩人”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現已退役)

•麥迪全名小特雷西-拉馬爾-麥克格雷迪,1979年5月24日出生於佛羅里達州巴托市;

•與妻子育有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

•2005年12月27日,妻子臨產,麥迪在與爵士的比賽中只打了上半場,隨後便趕赴醫院。即便如此,他仍舊以21分成為了當場比賽的隊內得分王;

•高四獲得《今日美國》的年度高中生稱號;

•與文思-卡特是遠房表親;

•《體育畫報》投票活動中,成為最受兒童喜愛的運動員;

•《體育新聞》將他列入“體育界好人”行列中;

•2007年夏天參加了人道主義之旅,到訪非洲查德,居住在當地難民營,由此向世人傳遞當地人民的生活苦難,也激勵更多人參與到援助活動中來;

•2008年1月3日,宣佈參加“蘇丹地區夢之隊”人道主義援助計畫;

•此外還成立了T-MAC聯盟,與眾多知名慈善組織展開合作,為蘇南難民營送去教育援助;

•為查德東部地區的迪亞巴爾難民營捐款7.5萬美元,幫助翻新難民營設施、並在當地興建一座學校,為新學校取名奧本戴爾高中,與查德此前同名的高中結為姐妹學校;

•2009-10賽季,麥迪將球衣號碼改成3號,意在喚醒公眾對於“蘇丹地區夢之隊”的關注,同時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他的查德之旅紀錄片《三分》,麥迪在採訪中表示“此次訪問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有幸意識到,自己生活中的自由與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同時通過身穿3號球衣,麥迪也在向那些生活在戰亂地區的人民送上敬意;

•由約什-羅思坦導演的紀錄片《三分》旨在宣傳和平、保護蘇丹戰亂地區的苦難人民,並對那些蓄意挑起爭端的人進行批評;

•該紀錄片定檔於2009年秋天在全美公映;

•此前就讀于高中時期,也曾身披3號球衣;

•通過個人基金會不斷參與慈善活動;

•曾舉辦T-Mac慈善類球賽,為休斯頓及周邊地區的男孩女孩俱樂部募捐,同時也為貝特西-羅斯和喀什米爾花園小學的科技館翻修募集善款;

•定期舉辦T-Mac籃球訓練營;

•2005年9月11日,參加了由卡特裡娜颶風救濟慈善組織舉辦的全明星賽,是到場的眾多NBA巨星中的一員;

•華盛頓地區曾發生狙擊手槍擊案,麥迪在事發後與年齡最小的受害者伊蘭-布朗成為了好朋友;

•積極參加“許下心願”公益活動;

•參加由ESPN舉辦的“我的願望單”活動,該活動讓那些遭受重病的小朋友有機會與最喜歡的體育界巨星共度一天,麥迪在活動中與一位小朋友在家中度過了一天美好時光;

•在全明星賽期間,曾款待了軍方一家;

•曾出演了歌手邁克-鐘斯的MV《Flossin》;

•成為《NBA LIVE 07》的遊戲封面人物。

10、路易士-斯柯拉(現效力於CBA山西隊)

保存圖片

•斯柯拉全名路易士-阿爾伯特-斯柯拉,1980年4月30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

•喜歡和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閒暇時間喜歡游泳、釣魚;

•最喜歡的樂隊是U2;

•最喜歡的度假地點是位於地中海的米諾卡島;

•效力火箭期間,積極參加球員贈票活動,為休斯頓當地的貧困兒童和他們的家人送去火箭主場比賽的球票;

•此外還積極回應火箭的“綠色生活”倡議。

11、姚明(現已退役)

保存圖片

•姚明,2007年夏天與妻子葉莉在上海完婚;

•姚明夫婦目前育有一女;

•父親姚志源身高6尺7寸(2.08米),母親方鳳娣身高6尺3寸(1.88米),曾是國家女籃隊員;

•9歲時開始參加正式的籃球培訓;

•18歲起便是中國男籃的一員;

•曾與Ric Bucher 合作寫成《姚明:我的世界我的夢》;

•參演電影《姚明年》,該電影講述了姚明在NBA的新秀賽季經歷;

•2003年獲得勞倫斯年度世界新人獎;

•2008年6月成立姚基金,該基金在美國境內受到回饋基金的贊助,姚基金成立的意義便是為兒童健康以及中美兩國的福利事業籌集資金,提升人們在這兩個領域的關注度;

•姚基金在中國境內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展深入合作,為家園重建工作提供資金和監管上的支持;

•姚基金成立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儘快完成512地震災區的災後重建工作而籌措資金,以資助當地建設新的住房和學校;

•除了關注中美兩國的青少年,姚基金也將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展開合作,重建因自然災害而受到損毀的家園;

•颶風艾克過境後,姚基金向非營利組織“兒童協助機構”捐助善款,幫助休斯頓的四家早教中心修復因颶風受損的操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姚基金積極回應,專門設立了一條國際通訊熱線,方便海外華人與青海地區的親友取得聯繫;

•2003年,主持了一場多國同步播出的電視募捐活動,為抗擊非典進行募捐;

•與費尼克斯太陽球星史蒂夫-納什共同舉辦慈善籃球賽,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募集資金,用以資助中國智力有缺陷的貧困學生;

•擔任特奧會大使,積極參加NBA籃球無疆界活動;

•擔任中國預防愛滋病活動的代言人;

•2006年參加野生動物保護活動,力推“拒絕食用魚翅”活動;

•200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首屆“環境保護獎”頒發給了姚明;

•經常為休斯頓當地的貧困青少年贈送火箭主場比賽的球票。

12、范恩-韋弗(現效力于CBA吉林隊)

保存圖片

•韋弗1985年7月21日出生於路易斯安那州霍默市;

•高一至高三就讀於路易斯安那州的里斯本松景高中,該學校實現了從學前班到高中年級的全覆蓋,每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95人;

•高四學年短暫就讀於德克薩斯沃斯堡RL巴斯卡高中以及北卡羅來納州的勞林堡學院,後決定報考德克薩斯克利夫蘭傳統基督學院。

我知道,姚麥時期的火箭隊員還有很多沒有盤點到,穆大叔、霍二叔、鮑勃-蘇拉、斯科特-帕吉特、邁克-詹姆斯、鮑勃-蘇拉、邦齊-威爾斯、史蒂夫-諾瓦克、大衛-衛斯理……太多太多的熟面孔,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好吧就是媒體手冊找不到了)無法出現在這個榜單上(不然這一期就應該是姚麥時代球員盤點了)。回首過去,我們會驚訝於自己竟然陪同這支球隊走了這麼遠。但是放眼望去,未來的這條路,一直通向天際盡頭。不管是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我想我會繼續為自己是火箭球迷而自豪。

PS:鴿了一個多月的第八期終於做出來了,真的是歷經艱辛。接下來的媒體手冊翻譯可能會變成不定期更新,目前列在計畫中的還有一期弗老大時期球員盤點(附一些此前的未能盤點到的“漏網之魚”),外加一期現場解說介紹。實在沒臉說“敬請期待”,那我們有緣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