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他帶著山裡的孩子,翻越15000公里去看海

2017年將要過去了。

在今年, 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件。

在今年, 許多青年也依舊做著正能量的事情。

堅持十年的陽光計畫故事最開始是在2008年的時候, 幾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懷著質樸的熱忱, 來到雲川交界的一些偏遠學校支教, 他們和當地人稱之為“陽光計畫”, 如今3600多天過去了, 陽光計畫的陽光仍然在照耀著。

看著教室裡不齊全的桌椅板凳、不齊全的文具、不平衡的教育水準、孩子們每天燦爛快樂的笑容和求知欲, 年輕的支教老師們久久不能釋懷。

陽光計畫便一直持續下來, 從2008年至今已經是十個春秋了, 陽光計畫每年都招募朝氣蓬勃的支教老師到學校;除了語文數學基礎科目, 還教孩子們一些音樂美術手工, 豐富孩子們的見聞。

後來免費午餐惠及到了偏僻的上村小學, 但是當地政府還沒能投入師資和金費到上村小學學前班, 學前班的孩子們也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範疇。

年齡更小、更需要補充營養的孩子們沒有午餐怎麼辦?2014年的時候, 陽光計畫又發起了第一屆愛心學前班, 給上村小學學前班的孩子們籌集免費午餐、給學前班的代課老師籌集工資;陽光學前班2015年第二屆、2016年第三屆、2017年第四屆……就這樣持續傳承了下來。

翻越15000公里去看海

在2015年初, 一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張天福, 通過陽光計畫來到了上村小學支教, 也很快適應了一日三餐吃土豆的日子, 並給孩子們想辦法找來城裡的教學用具。

孩子們第一次觸碰到了地球儀, 幾十雙好奇的眼睛刷刷地擠到了地球儀上, “地球上除了山, 還有大海?還有平原?”“我們的家在地球上的哪兒?”孩子們連串的問句, 也深深刺痛了年輕人柔軟的心。

“我希望能帶孩子們看看外面的世界!”年輕人默默地種下了這個心願, 那就馬上實現它吧!

於是在2015年暑假, 張天福立即發起了第一屆“去看海”公益活動, 帶著17位學生、3位老師, 走出2200公里的大山來到深圳, 帶孩子們看看那些期待已久一望無際的大海、抬頭一望帽子都掉了還望不到頂的高樓、觸摸嶄新靚麗的地鐵、走進浩瀚的圖書館。

孩子們熠熠發光的眼睛, 讓張天福曾經刺痛的心瞬間滿血復活過來, 並繼續踐行了去看海的2016年第二屆、2017年第三屆。

直到今天, “去看海”總行程超過1萬5千公里, 帶著孩子們持續走出大山, 擁抱一個更大的天地。

無畏殘缺之軀托起公益夢

2008年, 14歲的繆應江被查出肌肉萎縮, 醫生告訴他可能活不過20歲。 從初中開始, 他每天都自己背著“藥罐罐”去學校, 多年來一邊上學、一邊治病。

一路走來, 他深知與病魔作鬥爭的痛苦和無奈, 期間也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因此他也更加希望能夠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2015年他和其他志願者第一次進入雲南省雙柏縣上火山康復村,從此以後,那裡的老人就成了他們的牽掛,而老人們一生的經歷,也讓繆應江以及其他志願者明白了“活著”的含義。

上火山康復村建於上世紀50年代,這裡最多時曾有200多名麻風病康復者。少部分康復者後來離開了上火山村,大部分人治癒後就在這個小山坡上終其一生。目前,村子裡只剩下11位老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

今年繆應江已經大四,馬上面臨著畢業。他說他早就把公益當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或許他不會成為一個職業的公益人,但是公益這件事他會一直做下去。

“把愛藏在心裡,到哪兒都可以做公益。”他說。

年輕人的義工旅行

楊科佳和Shay站在教室前,看著眼前12個嘰嘰喳喳的小朋友,女孩子們表情有些害羞,男孩們聲音洪亮、臉上寫滿好奇。“孩子們皮膚黝黑,但眼睛炯炯有神。”楊科佳至今仍記得第一天見面時,孩子們臉上的神情。

這是柬埔寨暹粒的一所名為Smiling Heart的公益學校,兩名參加“刺蝟體驗”國際義工旅行的“體驗官”由此開始了人生的首次國際支教活動。接下來的五天內,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助這群孩子們在期末考試前複習英文。

短短五天,科佳和Shay感受到的是滿滿溫暖,楊科佳對孩子們乾淨的眼神和微笑念念不忘,他說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東西,也最令人心嚮往之。而Shay則說,“刺蝟體驗官的身份,讓我更加深入地去探索柬埔寨,不僅作為一個拍照打卡的遊客,而是一名探索者。”

怎麼樣的旅行才算是真正有意義的旅行?想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無論是稚嫩的學子還是已步入社會的大人,義工旅行最寶貴的意義,莫過於打開視野,賦予初次上路的心靈真正成為旅行者的天賦:擁抱世界,心懷好奇、夢想與愛。

年輕人玩什麼就教老人玩什麼

何紹森是中國地質大在讀研究生,年僅24歲,但年輕的他已經從事公益志願服務5年。

從大學一年級時擔任志願者教師,到後來參加“扶殘助學送教上門”志願服務專案並成為骨幹,再到後來成為海澱區文明志願者協會秘書長、公益組織“夕陽再晨”聯合創始人,一路走來,何紹森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公益達人”。

在小學做義工的時候,何紹森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下課前,都會問學生三個問題“老師這節課講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通過這樣,學生的專注力明顯提高。

何紹森每週一下午都會坐1小時的地鐵來到學校授課,成為志願者團隊的資深“教師”。

除了教小學生上課,何紹森也參加了“夕陽再晨”計畫——一個教老年人使用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計畫。

“記得有一個老人,子女交代家裡的電腦不能碰,一碰就壞。老人很納悶,電腦顯示器上的指示燈老是一閃一閃,到底關了沒有?但在子女的交代下又不敢碰。”

幫助老人使用手機、網上掛號、網上購物、網路約車,許多老人在志願者的説明下成了網路達人,在現代生活面前毫無障礙,“基本上年輕人玩什麼,我們就教老人玩什麼。”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杭州的一群年輕人通過一輛普通的三輪車表達了自己的公益理念。讓人真切的感受到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一束束玫瑰綻放在精心佈置的花架上,滿天星在閃爍的車燈旁也充滿生機,在各種綠植多肉點綴下,“你好,生活”讓夜晚回家的人,內心也能被暖一下。

一輛普通的電動三輪車就這樣華麗逆襲,變成了一家讓人眼前一亮的移動花店。這亮麗的花車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更多的愛心。

這群23歲到28歲的年輕人都是來自杭州的一家創意公司,不過為了呵護每位收穫花朵的市民心中的一份溫馨,他們也定了一些送花的紀律。

“我們都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商標在裡面的,車上不會有任何我們公司的商標的。捐贈,我們就送花而已。我們都是通過支付寶微信這種公益平臺,我們不收現金以及任何東西的。”

由於這群年輕人白天還有各自工作,所以花車只會在晚上的6點到10點左右出現在杭州的某個街頭,就連花車的主人也不知道明天的下一站會到哪裡。

如果你在街頭碰見了這輛花車,不妨停下來感受它帶來的溫馨的創意。

2017年,有失望,也有歡樂。

2018年將至,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愛氧星也會一直在這裡,陪伴大家度過美好的一年。

更多好文關注:搞野青年說

期間也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因此他也更加希望能夠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2015年他和其他志願者第一次進入雲南省雙柏縣上火山康復村,從此以後,那裡的老人就成了他們的牽掛,而老人們一生的經歷,也讓繆應江以及其他志願者明白了“活著”的含義。

上火山康復村建於上世紀50年代,這裡最多時曾有200多名麻風病康復者。少部分康復者後來離開了上火山村,大部分人治癒後就在這個小山坡上終其一生。目前,村子裡只剩下11位老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

今年繆應江已經大四,馬上面臨著畢業。他說他早就把公益當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或許他不會成為一個職業的公益人,但是公益這件事他會一直做下去。

“把愛藏在心裡,到哪兒都可以做公益。”他說。

年輕人的義工旅行

楊科佳和Shay站在教室前,看著眼前12個嘰嘰喳喳的小朋友,女孩子們表情有些害羞,男孩們聲音洪亮、臉上寫滿好奇。“孩子們皮膚黝黑,但眼睛炯炯有神。”楊科佳至今仍記得第一天見面時,孩子們臉上的神情。

這是柬埔寨暹粒的一所名為Smiling Heart的公益學校,兩名參加“刺蝟體驗”國際義工旅行的“體驗官”由此開始了人生的首次國際支教活動。接下來的五天內,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助這群孩子們在期末考試前複習英文。

短短五天,科佳和Shay感受到的是滿滿溫暖,楊科佳對孩子們乾淨的眼神和微笑念念不忘,他說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東西,也最令人心嚮往之。而Shay則說,“刺蝟體驗官的身份,讓我更加深入地去探索柬埔寨,不僅作為一個拍照打卡的遊客,而是一名探索者。”

怎麼樣的旅行才算是真正有意義的旅行?想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無論是稚嫩的學子還是已步入社會的大人,義工旅行最寶貴的意義,莫過於打開視野,賦予初次上路的心靈真正成為旅行者的天賦:擁抱世界,心懷好奇、夢想與愛。

年輕人玩什麼就教老人玩什麼

何紹森是中國地質大在讀研究生,年僅24歲,但年輕的他已經從事公益志願服務5年。

從大學一年級時擔任志願者教師,到後來參加“扶殘助學送教上門”志願服務專案並成為骨幹,再到後來成為海澱區文明志願者協會秘書長、公益組織“夕陽再晨”聯合創始人,一路走來,何紹森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公益達人”。

在小學做義工的時候,何紹森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下課前,都會問學生三個問題“老師這節課講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通過這樣,學生的專注力明顯提高。

何紹森每週一下午都會坐1小時的地鐵來到學校授課,成為志願者團隊的資深“教師”。

除了教小學生上課,何紹森也參加了“夕陽再晨”計畫——一個教老年人使用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計畫。

“記得有一個老人,子女交代家裡的電腦不能碰,一碰就壞。老人很納悶,電腦顯示器上的指示燈老是一閃一閃,到底關了沒有?但在子女的交代下又不敢碰。”

幫助老人使用手機、網上掛號、網上購物、網路約車,許多老人在志願者的説明下成了網路達人,在現代生活面前毫無障礙,“基本上年輕人玩什麼,我們就教老人玩什麼。”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杭州的一群年輕人通過一輛普通的三輪車表達了自己的公益理念。讓人真切的感受到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一束束玫瑰綻放在精心佈置的花架上,滿天星在閃爍的車燈旁也充滿生機,在各種綠植多肉點綴下,“你好,生活”讓夜晚回家的人,內心也能被暖一下。

一輛普通的電動三輪車就這樣華麗逆襲,變成了一家讓人眼前一亮的移動花店。這亮麗的花車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更多的愛心。

這群23歲到28歲的年輕人都是來自杭州的一家創意公司,不過為了呵護每位收穫花朵的市民心中的一份溫馨,他們也定了一些送花的紀律。

“我們都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商標在裡面的,車上不會有任何我們公司的商標的。捐贈,我們就送花而已。我們都是通過支付寶微信這種公益平臺,我們不收現金以及任何東西的。”

由於這群年輕人白天還有各自工作,所以花車只會在晚上的6點到10點左右出現在杭州的某個街頭,就連花車的主人也不知道明天的下一站會到哪裡。

如果你在街頭碰見了這輛花車,不妨停下來感受它帶來的溫馨的創意。

2017年,有失望,也有歡樂。

2018年將至,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愛氧星也會一直在這裡,陪伴大家度過美好的一年。

更多好文關注:搞野青年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