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西安大哥——人海中的緣分

這篇文章在我的公號發出來時, 我已經乘坐南海之夢號航行在西沙群島的海上了。 再過三天, 2018年的1月1日我回到三亞天涯鎮時, 西安大哥已經在前一天回到西安了。

天涯鎮沿著海邊肩挨肩地都是公寓, 大多是北方人來這裡從當地人手裡承包下來對外經營, 我住在海藝公寓, 隔壁空著一個海景房, 過了幾天, 搬來夫婦兩個, 西安人, 這就是西安大哥兩口子。

他們比我早來三亞一個月, 之前住在鎮子的北面, 到海邊來溜達時看中了這個海景房。

西安大哥也數羊, 剛好大我一輪, 退休後單位返聘, 剛剛正式從崗位上退下來不久。

我是東北人, 所以他一見到我就說, 我是在東北出生的, 你聽我的名字就知道是東北生的, 然後給我講他的父輩如何支援大西北, 他如何下鄉插隊。

過了兩天, 他問我, 想不想釣魚?他跟房東借了一條橡皮船, 可以劃到海上去釣魚。 我每天待著也是待著, 有人願意帶著你玩當然是好事所以馬上就點頭說, 我去。 不過瞬間在心裡劃過一個畫面, 一個你不瞭解的陌生人帶你去海上玩橡皮船, 船上就你們兩個人, 可以想像的空間好大哈, 這樣一想就覺得更好玩了。

看我笑著看他, 他說你會游泳吧?我說我能保證自己淹不死, 他點頭說我也是。 其實我沒說實話, 實話是我只能保證自己20米之內淹不死。 但我還是決定要去, 因為我沒坐過橡皮船, 也沒有釣過魚, 能浮在三亞的海上釣魚, 感覺這樣的水上項目比蜈支洲、西島那些在潛水夫陪伴下的項目刺激多了。

“有救生衣吧?”

“有。 ”

“那就行了, 穿上一件保險。 ”

“就是, 就是。 ”

一早起來剛吃過飯, 西安大哥就來喊我了。 我從沒接觸過橡皮船, 不知道從哪下手, 還是西安大哥比較有數, 把氣都充好了, 我才知道橡皮船原來是分幾個部分組成的,

這樣如果有一個部位漏氣, 其他部位還還可以保證安全劃回來。

我們住的樓下就是海, 於是我們就扛著船下樓, 沖向了大海。

坐在橡皮船上的感覺很不一樣,感覺就像坐在波浪上,我雖然游泳不咋樣,但是划船很熟練,當岸上的人變的很小時,西安大哥說,就在這吧。他很快把一根海竿安裝好遞給我,教我怎麼用滑輪放線,怎麼收線。我裝好魚餌放線下去,然後就手忙腳亂地發現魚線大概被水流沖到船下面來了,當時就慌神了,擔心魚鉤把橡皮船劃破了,趕緊把魚竿遞給西安大哥,大哥接過魚竿一掂量說,上魚了。三下兩下魚線一收,一條魚躍出了水面。

就這樣,我們釣到了今天的第一條魚。

西安大哥知道我是沒手感,就告訴我上魚後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我於是上餌、放線、收線,再上餌、放線、收線,半小時後,我忽然感覺手裡一動,趕緊提竿收線,一條魚被拎出水面,這是我平生釣到的第一條魚。

釣到了魚,心裡有底了,就開始東張西望,然後是各種海上拍照,以後難得有這樣跑到海上自由溜達的機會。當我終於釣上第二條魚時,西安大哥忽然說,壞了,咱們被沖跑了。我這才發現,我們已經遠遠地偏離下海的地方,往回劃了十分鐘,白費力氣,風越來越大,飄的越來越遠。浪也越來越大了。我十八歲那年,在大連星海公園划船,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船劃到海裡回不來了,最後是漁政的船路過把我們拖回來了。

於是我們果斷靠岸,一路上很多看海的遊客看著我們兩個扛著一條船在沙灘上走。將近兩公里的距離,畢竟比我大一輪,西安大哥走了一半有些累了,建議把氣放掉再扛。放完了氣,我掂量掂量,一個人把它扛起來,雖然有點重,但還是堅持扛回到客棧。

西安大哥一臉歉意地說,你去休息吧,我來收拾。

我也確實累了,回到房間躺在床上,把在海上拍的西安大哥都發了過去。

等我再出門,碰到了西安大嫂,“哎呀,你拍的那些照片真好,我跟你大哥說你都沒有給人家拍,下次讓他給你拍。”

晚上,西安大哥看到我:“明天還去不?”

“去。”

“咱們可以做個錨,把船固定住。”

“行。”

第二天,我們把船充好氣。撿了一個鋼筋水泥的建築垃圾,綁上一條繩子就是錨,劃到差不多的時候,把錨往水裡一扔,繩子的一頭系在船幫的把手上,船果然不再移動了,我們滿心歡喜地開始釣魚,等了半個小時沒有上魚。

“換個地方吧。”

“好。”

但是錨拿不起來了,怎麼拉不動,看來是真的錨住了。無奈只好用剪刀剪斷繩子。然後靠岸,從岸上廢棄的漁網上找了幾條繩子連上,再找兩個磚頭系上,再下水。這次的錨有點輕了,不過總比沒有強,雖然也飄動不過沒有漂得太遠。

這天我們兩個的收穫都不多,但也都沒有空手。

從這以後,我和西安大哥的軌跡差不多就重合在一起了,回頭看,就是因為我一個人把橡皮船扛回客棧,再就是主動給他拍的那些照片和視頻給他帶來了好心情。

於是,過了幾天,一大早我們背著魚竿坐公車,到南山寺腳下的海邊去釣魚;又過了幾天,我們打個車到北面小山村的水庫裡去釣魚。

天涯鎮這裡很少見到計程車,想共用單車也沒有,想出門只能找三輪。但是那次到文門村水庫釣魚,情況發生了變化。

那次釣到半道,來了兩個大哥也是來釣魚,坐在旁邊,一打招呼,是哈爾濱的,而且比西安大哥還大。哈爾濱大哥抱怨這裡的魚太小,西安大哥說我知道有個布山水庫還可以,就是沒有車,不好去。

哈爾濱大哥很豪爽,說我有車,是從哈爾濱開過來的,咱們現在就去吧。於是一行人馬上收拾轉移陣地。這就是三亞,外地人見面都是相逢一笑,很容易找到朋友。

到地方一看,雖然沒有太大的魚,但是偶爾也有半斤的上來,大家都挺滿意,從此這裡就成了我們的點。

回來的路上,西安大哥問明天還來不?哈爾濱大哥說明天要起早去崖城漁港,我們一聽來了興致,忙問能不能一起去,哈爾濱大哥說沒問題,去吧。

第二天,我們開車二十多公里到了漁港,在三亞,突然成了有車一族,感覺很不一樣。到漁港時天還沒亮,大家買了一堆各種海鮮回來,直到現在,客棧老版的冰箱裡,還凍著我的幾條帶魚。

我小的時候,曾經找一根竹竿,弄個魚線裝上鉤去釣魚,當然沒有釣到,以後再也沒有釣過魚。後來見別人釣魚,想問又不得其法,西安大哥在單位時是釣魚協會的會長,又是熱心人,只要我問到的,總是耐心地說給我,於是我下決心趁著這樣的機會把這個技能學到手。

先是從瀋陽托人帶來一根家裡的魚竿,又在西安大哥的建議下,買了一根手海兩用的。

有了魚竿,就需要各種裝備了,於是今天西安大哥說我給你幾個魚鉤,明天又說,我給你兩個魚鰾,甚至還給了我一個漁具背袋,每次背出去裡面也是鼓鼓的。

摸上了這些東西,才知道釣魚其實是個細緻活,不說別的,一旦魚線交纏在一起,想再摘開就需要點耐心,每次到了水庫,幾個大哥都開始上魚了,我經常還在那裡鼓搗線和鉤呢。我倒也不著急,反正就是出來玩,熟悉流程唄。

有意思的是,從第一次釣魚起,用西安大哥的話說,就沒空過杆,別的大哥收穫不大,我也能釣上一兩條,每個大哥都釣上十幾、二十條,我多說能釣兩三條,從來不會釣不上來,也不會釣到很多。

“你還真行。”西安大哥高興地說,我們剛開始學釣魚還都空過杆呢。

“你要不要加入我們西安的老鄉群?他們經常組團出去玩,很便宜,都是旅行社安排,九十塊錢玩兩天,管飯管住管門票。”

“這麼便宜?是購物團吧。”

“有購物,但是不強制,這個主要是享受政府補貼,我們之前都去過了,那時候更便宜,五十塊錢還住五星賓館。”

“我去。”

於是在西安大嫂的介紹下,我認識了同是西安的蓮子姐,跟著一車的西安人,走過了呀諾達、東山嶺;走過了猴島、椰田古寨。還真是,管吃管住管門票,負責接送,九十塊錢。有購物安排但是不強制。

要不是西安大哥,還真不知道三亞有這種旅遊方式。他們是一年一年集結下來的鄉黨,已經深諳各種門徑。

西安大哥兩口子要坐“南海之夢號”去西沙了,回來待幾天,然後要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回西安。走之前說,等我回來教你怎麼綁魚鉤。

我是因為西安大哥的行程才知道還可以坐船去西沙,趕緊查票務,和他們同船還有倉位,但是再一看,12月29日這天發船的,1月1日回到三亞,剛好可以在南海之上迎新年,我於是選了這一天的。

從西沙回來的第二天晚上,西安大哥過來了,又是熟悉的那句話:“我給你幾個魚鉤和魚線。”燈光有點昏暗,我倆都有點花眼,但他還是認認真真地給我做了幾個示範,最後又留下兩條線和幾個魚鉤,說這幾個你自己綁吧,體會體會就記住了,有啥不明白的在問我。

第二天起來,我坐在床邊,認認真真地綁完了兩條線。

明天,我這一班的“南海之夢”即將起航,旅行社已經發來提示資訊。再過兩天,西安大哥兩口子回西安,再過一天,我就回來了,但是隔壁不再有西安大哥的笑聲。

中午,西安大嫂端過來一盤餃子。韭菜餡,是我喜歡的。

晚上見到一起出去玩的蓮子姐,我說我明天出發了。她說祝你愉快。我說我明年回來,她大笑說,我知道,明年再見。

於是到西安大哥屋裡去道別,他說,跨年的時候,我們是在空中,你是在海上。

因為認識了西安大哥,三亞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如果沒遇到,這一段又會怎樣度過的呢?人和人的緣分,真是很有意思。

僅以此文,紀念即將過去的2017!

你好,2018!

2017年12月28日

坐在橡皮船上的感覺很不一樣,感覺就像坐在波浪上,我雖然游泳不咋樣,但是划船很熟練,當岸上的人變的很小時,西安大哥說,就在這吧。他很快把一根海竿安裝好遞給我,教我怎麼用滑輪放線,怎麼收線。我裝好魚餌放線下去,然後就手忙腳亂地發現魚線大概被水流沖到船下面來了,當時就慌神了,擔心魚鉤把橡皮船劃破了,趕緊把魚竿遞給西安大哥,大哥接過魚竿一掂量說,上魚了。三下兩下魚線一收,一條魚躍出了水面。

就這樣,我們釣到了今天的第一條魚。

西安大哥知道我是沒手感,就告訴我上魚後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我於是上餌、放線、收線,再上餌、放線、收線,半小時後,我忽然感覺手裡一動,趕緊提竿收線,一條魚被拎出水面,這是我平生釣到的第一條魚。

釣到了魚,心裡有底了,就開始東張西望,然後是各種海上拍照,以後難得有這樣跑到海上自由溜達的機會。當我終於釣上第二條魚時,西安大哥忽然說,壞了,咱們被沖跑了。我這才發現,我們已經遠遠地偏離下海的地方,往回劃了十分鐘,白費力氣,風越來越大,飄的越來越遠。浪也越來越大了。我十八歲那年,在大連星海公園划船,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船劃到海裡回不來了,最後是漁政的船路過把我們拖回來了。

於是我們果斷靠岸,一路上很多看海的遊客看著我們兩個扛著一條船在沙灘上走。將近兩公里的距離,畢竟比我大一輪,西安大哥走了一半有些累了,建議把氣放掉再扛。放完了氣,我掂量掂量,一個人把它扛起來,雖然有點重,但還是堅持扛回到客棧。

西安大哥一臉歉意地說,你去休息吧,我來收拾。

我也確實累了,回到房間躺在床上,把在海上拍的西安大哥都發了過去。

等我再出門,碰到了西安大嫂,“哎呀,你拍的那些照片真好,我跟你大哥說你都沒有給人家拍,下次讓他給你拍。”

晚上,西安大哥看到我:“明天還去不?”

“去。”

“咱們可以做個錨,把船固定住。”

“行。”

第二天,我們把船充好氣。撿了一個鋼筋水泥的建築垃圾,綁上一條繩子就是錨,劃到差不多的時候,把錨往水裡一扔,繩子的一頭系在船幫的把手上,船果然不再移動了,我們滿心歡喜地開始釣魚,等了半個小時沒有上魚。

“換個地方吧。”

“好。”

但是錨拿不起來了,怎麼拉不動,看來是真的錨住了。無奈只好用剪刀剪斷繩子。然後靠岸,從岸上廢棄的漁網上找了幾條繩子連上,再找兩個磚頭系上,再下水。這次的錨有點輕了,不過總比沒有強,雖然也飄動不過沒有漂得太遠。

這天我們兩個的收穫都不多,但也都沒有空手。

從這以後,我和西安大哥的軌跡差不多就重合在一起了,回頭看,就是因為我一個人把橡皮船扛回客棧,再就是主動給他拍的那些照片和視頻給他帶來了好心情。

於是,過了幾天,一大早我們背著魚竿坐公車,到南山寺腳下的海邊去釣魚;又過了幾天,我們打個車到北面小山村的水庫裡去釣魚。

天涯鎮這裡很少見到計程車,想共用單車也沒有,想出門只能找三輪。但是那次到文門村水庫釣魚,情況發生了變化。

那次釣到半道,來了兩個大哥也是來釣魚,坐在旁邊,一打招呼,是哈爾濱的,而且比西安大哥還大。哈爾濱大哥抱怨這裡的魚太小,西安大哥說我知道有個布山水庫還可以,就是沒有車,不好去。

哈爾濱大哥很豪爽,說我有車,是從哈爾濱開過來的,咱們現在就去吧。於是一行人馬上收拾轉移陣地。這就是三亞,外地人見面都是相逢一笑,很容易找到朋友。

到地方一看,雖然沒有太大的魚,但是偶爾也有半斤的上來,大家都挺滿意,從此這裡就成了我們的點。

回來的路上,西安大哥問明天還來不?哈爾濱大哥說明天要起早去崖城漁港,我們一聽來了興致,忙問能不能一起去,哈爾濱大哥說沒問題,去吧。

第二天,我們開車二十多公里到了漁港,在三亞,突然成了有車一族,感覺很不一樣。到漁港時天還沒亮,大家買了一堆各種海鮮回來,直到現在,客棧老版的冰箱裡,還凍著我的幾條帶魚。

我小的時候,曾經找一根竹竿,弄個魚線裝上鉤去釣魚,當然沒有釣到,以後再也沒有釣過魚。後來見別人釣魚,想問又不得其法,西安大哥在單位時是釣魚協會的會長,又是熱心人,只要我問到的,總是耐心地說給我,於是我下決心趁著這樣的機會把這個技能學到手。

先是從瀋陽托人帶來一根家裡的魚竿,又在西安大哥的建議下,買了一根手海兩用的。

有了魚竿,就需要各種裝備了,於是今天西安大哥說我給你幾個魚鉤,明天又說,我給你兩個魚鰾,甚至還給了我一個漁具背袋,每次背出去裡面也是鼓鼓的。

摸上了這些東西,才知道釣魚其實是個細緻活,不說別的,一旦魚線交纏在一起,想再摘開就需要點耐心,每次到了水庫,幾個大哥都開始上魚了,我經常還在那裡鼓搗線和鉤呢。我倒也不著急,反正就是出來玩,熟悉流程唄。

有意思的是,從第一次釣魚起,用西安大哥的話說,就沒空過杆,別的大哥收穫不大,我也能釣上一兩條,每個大哥都釣上十幾、二十條,我多說能釣兩三條,從來不會釣不上來,也不會釣到很多。

“你還真行。”西安大哥高興地說,我們剛開始學釣魚還都空過杆呢。

“你要不要加入我們西安的老鄉群?他們經常組團出去玩,很便宜,都是旅行社安排,九十塊錢玩兩天,管飯管住管門票。”

“這麼便宜?是購物團吧。”

“有購物,但是不強制,這個主要是享受政府補貼,我們之前都去過了,那時候更便宜,五十塊錢還住五星賓館。”

“我去。”

於是在西安大嫂的介紹下,我認識了同是西安的蓮子姐,跟著一車的西安人,走過了呀諾達、東山嶺;走過了猴島、椰田古寨。還真是,管吃管住管門票,負責接送,九十塊錢。有購物安排但是不強制。

要不是西安大哥,還真不知道三亞有這種旅遊方式。他們是一年一年集結下來的鄉黨,已經深諳各種門徑。

西安大哥兩口子要坐“南海之夢號”去西沙了,回來待幾天,然後要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回西安。走之前說,等我回來教你怎麼綁魚鉤。

我是因為西安大哥的行程才知道還可以坐船去西沙,趕緊查票務,和他們同船還有倉位,但是再一看,12月29日這天發船的,1月1日回到三亞,剛好可以在南海之上迎新年,我於是選了這一天的。

從西沙回來的第二天晚上,西安大哥過來了,又是熟悉的那句話:“我給你幾個魚鉤和魚線。”燈光有點昏暗,我倆都有點花眼,但他還是認認真真地給我做了幾個示範,最後又留下兩條線和幾個魚鉤,說這幾個你自己綁吧,體會體會就記住了,有啥不明白的在問我。

第二天起來,我坐在床邊,認認真真地綁完了兩條線。

明天,我這一班的“南海之夢”即將起航,旅行社已經發來提示資訊。再過兩天,西安大哥兩口子回西安,再過一天,我就回來了,但是隔壁不再有西安大哥的笑聲。

中午,西安大嫂端過來一盤餃子。韭菜餡,是我喜歡的。

晚上見到一起出去玩的蓮子姐,我說我明天出發了。她說祝你愉快。我說我明年回來,她大笑說,我知道,明年再見。

於是到西安大哥屋裡去道別,他說,跨年的時候,我們是在空中,你是在海上。

因為認識了西安大哥,三亞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如果沒遇到,這一段又會怎樣度過的呢?人和人的緣分,真是很有意思。

僅以此文,紀念即將過去的2017!

你好,2018!

2017年12月28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