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這種讓乒乓球迷頭痛不已的“野球”打法,國乒奧運冠軍竟也用過!

作為國乒獨門絕技——直拍橫打從劉國梁到王皓之間的過渡人物, 馬琳的反手體系是乒乓球老球迷們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

由於劉國梁的反手橫打主要是推擋的點綴, 以及王皓的反手純粹無橫打卻沒能在世界大賽單打上超越師兄王勵勤馬琳、師弟馬龍張繼科, 所以一個比較常見的看法是:

馬琳的反手體系是直板打法裡最為合理的, 即推擋結合反手體系。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 馬琳的反手一開始壓根就不是反膠, 而是令不少業餘乒乓球迷朋友為之色變的長膠。

說起來也有趣, 直拍橫打技術在中國乒乓球隊正式登堂入室後的三個代表人物, 劉國梁、馬琳、王皓, 相互間在反手橫打這一塊幾乎沒任何傳承。 劉國梁是直板正膠快攻選手, 原本反手應該是不貼任何膠皮的;馬琳雖然很早就打了兩面, 但反手卻是長膠起家;王皓則直接就從兩面橫打開始被培養, 壓根就沒系統練過推擋。

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怪, 但反手貼一塊長膠是那個年代直板選手的一種合理選擇。 作為一種主要靠製造旋轉差異贏得主動的膠皮, 直板反手貼長膠既可以在近台倒板或者不倒板磕一下, 退台了還可以當削球打,

畢竟國乒早就有直板長膠遠台削球打法, 而朝鮮乒乓球女隊在21世紀還有這種打法的選手戰勝過中國奧運冠軍, 這個我之前有撰文寫過, 此處不復贅言。

所以在直拍橫打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 相比於直接貼反膠, 馬琳的這種正反、反長配置既能傳承中國乒乓球隊傳統的削球技術,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直板反手的不足——雖然這個“一定程度”確實不多, 但聊勝於無嘛!

也正因為馬琳一開始的反手是用的長膠, 所以我們在後來他打球的身影中看到了許多不太正規的反手動作, 和今天球館裡的很多“野球”長膠打法很像, 這就是歷史遺留的痕跡。

作為一個主要靠正手的直板選手, 馬琳本身也不是太在乎反手的作用, 更沒有向直拍橫打這一新興的技術看齊。 但我們不能怪他眼光不夠, 首先馬琳早年的時候的直拍橫打技術還處於試驗階段, 成功的案例沒多少, 失敗的教訓倒是有一大堆。 連國乒總教練許紹發親自帶頭進行的試點都出現了失敗,

你讓馬琳和他的教練如何能夠領先時代而徹底改變自己的技戰術體系、採用這一新打法呢?

其次馬琳能在反手加一面膠皮就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和馬琳同時代的許多直板選手壓根都沒有兩面呢!這種有限度的進步也算是進步, 我們不能跳出歷史的階段性來評價個人的努力, 不然,諸葛亮幹嘛不發明個坦克然後把曹魏和司馬懿給強推了?

或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王皓就能從小練兩面橫打,馬琳不能?

對此我只能說,王皓的成功是許多機遇碰撞到一起的結果,至少,他有個能接受新技術的爸爸,剛開始練球的時候又遇到了願意培養這方面苗子的好教練,最後王皓本人的手腕又十分適合直拍橫打,以及他剛打出頭的時候國家也願意花大血本培養這種打法——從時代背景到先天身體素質到後天培養機制,王皓恰好都趕上了,這樣的人,一個就足夠了,不是嗎?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馬琳一開始反手玩長膠玩得不亦樂乎,那麼後來怎麼又改成了反膠呢?這就要引出一個最近頗受爭議的重要人物,我們下一節再說。

原標題:《乒壇二十四年(162):長膠怪叔叔——馬琳》

不然,諸葛亮幹嘛不發明個坦克然後把曹魏和司馬懿給強推了?

或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王皓就能從小練兩面橫打,馬琳不能?

對此我只能說,王皓的成功是許多機遇碰撞到一起的結果,至少,他有個能接受新技術的爸爸,剛開始練球的時候又遇到了願意培養這方面苗子的好教練,最後王皓本人的手腕又十分適合直拍橫打,以及他剛打出頭的時候國家也願意花大血本培養這種打法——從時代背景到先天身體素質到後天培養機制,王皓恰好都趕上了,這樣的人,一個就足夠了,不是嗎?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馬琳一開始反手玩長膠玩得不亦樂乎,那麼後來怎麼又改成了反膠呢?這就要引出一個最近頗受爭議的重要人物,我們下一節再說。

原標題:《乒壇二十四年(162):長膠怪叔叔——馬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