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樹全域大生態理念 塑美麗瀋陽生態名片

本報記者 張丹萍報導

日前, 記者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 為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加快美麗瀋陽建設, 瀋陽市林業局樹立全域大生態理念, 以全域退耕還林還濕還湖還草恢復生態工程為核心, 積極打造美麗瀋陽生態名片。

據瞭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 瀋陽市大力實施《綠化提升三年行動計畫》《北部地方提升森林化水準建設規劃》《寒富蘋果產業發展三年規劃》《生態屏障保護規劃》和《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相繼開展了荒山綠化、退坡還林、沈西北阻沙帶、防沙治沙、濕地綠化、村屯綠化、水系綠化、生態屏障保護提升八大工程,

完成造林面積75.193萬畝。 生態成效顯著提高, 全市沙化、河流濕地、坡地得到優先治理, 受保護的濕地面積達到40270公頃。 發展了林果、林菌、林禽等10個林下經濟模式, 寒富蘋果栽培面積達46.2萬畝, 年產25萬噸, 產值12.5億元, 瀋陽市獲批“中國寒富蘋果第一市”, 遠銷東南亞、俄羅斯等國際市場。 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檢疫工作有力推進, 連續5年實現無重大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事故的“雙無”目標, 森林病蟲害防治面積225萬畝, 飛行防治35萬畝。

據瀋陽市林業局副局長葉舒介紹, 在鞏固和提升現有生態建設成果的基礎上, 瀋陽市以沈西北生態地區和“三環三帶四楔”為重點, 通過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濕還生態工程”,

構建以森林城市、東部山區國際旅遊風景區、沈西北生態涵養區、中南部平原生態農業區為格局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按照這個總體思路, 制定三年計畫、五年規劃、十年成果展望和到2035年改變面貌的全域大生態的願景。 同時, 按照瀋陽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瀋陽市生態環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等17個檔要求, 結合瀋陽林業實際, 林業局將調整編制全域大生態美麗瀋陽建設20個規劃計畫工作。

與此, 2018年瀋陽市林業局以組織實施全域退耕還林還濕還湖還草恢復生態工程為重點, 以提高森林資源總量、提高生態效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核心, 動員組織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參與生態建設。 抓好生態林向景觀生態林轉變,

抓好寒富蘋果產業發展, 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落實, 開展打擊非法侵佔林地、實施造林還林專項行動, 做好常態化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工作。 到2035年, 全面實現美麗生態瀋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