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危險取暖方式有哪些?讀懂這些誤區保平安

曾幾何時,“你在北方裹著貂,我在南方露著腰”成為南北方冬天氣溫差異的經典段子。 但隨著大部分北方地區已經實現集中供暖,這句調侃卻被改成了“你在北方露著腰,我在南方裹著貂”。 有了暖氣,北方人可以在飄雪的夜晚光著膀子吃雪糕,而部分南方省份以及偏遠地區的居民就只能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使出渾身解數取暖過冬。

與此同時,因危險取暖方式潛藏的安全隱患也隨之而來,我國每年冬天都有因生活方式不當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的事件發生。 那麼,冬季裡高風險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如何才能降低風險係數,安全過冬呢?近日,《法制日報》記者採訪了福建省相關消防部門,為你解惑。

煤爐取暖務必將風門打開

作為傳統的取暖方式,煤火取暖的方便在於就地取材,但卻極易造成煤氣中毒事故。 出現煤氣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即使用不合格的爐具取暖、煙筒老化漏氣、使用爐具不當。

因此,利用煤火取暖須防煤氣中毒。 在使用爐具(含土暖氣)時,要檢查其是否完好,若有破損、銹蝕、漏氣,要及時更換;檢查煙道是否暢通,有無堵塞物;煙筒介面要順茬接、安裝風斗要及時,並經常檢查煙道和風斗,加添煤炭後要及時蓋好爐蓋,睡覺前務必檢查爐火是否封好,風門是否打開。

若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應首先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將中毒者蓋好被子抬到空氣流通處,並儘快送往有高壓氧艙設備的醫院搶救。

電熱毯一旦起火應先斷電

老式的電熱毯大多沒有恒溫保險裝置,一旦連續通電時間過長,很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另外,電熱毯因長期揉搓而斷裂,也會引起火災。

預防電熱毯引發火災,首先要注意絕緣,防止短路。 電熱毯如有破損,切不可隨意拆修,要請專業人員修理。 人離開時,一定要關閉開關,拔下電源插頭,預防引起火災。 電熱毯應儘量避免折疊受潮,長期不用的電熱毯再用時要仔細檢查有無漏電現象,一旦起火,首先要斷電源,再設法將火撲滅。

電暖氣上不要覆蓋其他物品

隨著電暖氣、電爐子、電熱風、空調等大功率家電的推陳出新,方便快捷的電器取暖漸漸代替了傳統的煤火取暖。

但別看“小太陽”的名字聽起來多麼軟萌,它的破壞威力卻不能小覷。

近日,福建消防部門專門針對“小太陽”做了一個實驗。 經檢測,“小太陽”的中心溫度達到了464.6℃,實驗中最高能達到500℃以上。 當把“小太陽”的檔位調到高檔後,衛生紙兩秒鐘就被點著,生肉三分鐘就被烤熟,毛巾三分鐘被熏黑,五分鐘後就被點著,繼而整個取暖器被引燃。

因此,居民在利用大功率用電設備取暖時,必須先計算一下電器同時開啟時總功率是否超出電路的額定功率。 使用前還應認真檢查用電設備和電路、電源開關和插座是否完好、可靠,發現隱患及時找專業人士排除。 使用電器時,一個插座上儘量保證只接一個插頭,且在使用電暖器時不允許倒置、依靠或覆蓋其他物品,以防機器損壞或引燃他物。

當人員離開,應斷開取暖設備電源開關,防止長時間使用電器過熱引燃周圍物品發生意外。 如發現電器著火,要先切斷電源控制火情並果斷採取措施,防止失火過程中觸電;嚴禁私接私拉電源。

冬季騎行圍巾別太長防絞纏

消防部門指出,寒冷冬天,除了注意安全取暖抵禦寒冬外,還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安全事項,以防意外發生。

比如有的司機感到疲勞時,會選擇在車內休息,殊不知發動機工作時,如果燃油燃燒不完全,會產生高濃度一氧化碳。 當車子停駛、點火狀態下使用暖氣,車窗緊閉時車內一氧化碳的濃度會升高,容易造成中毒。

此外,車上儘量別裝毛絨方向盤套,這種方向盤套會減少方向盤和手之間的摩擦力,方向盤容易打滑造成車輛失控;同理,一些毛絨坐墊,如果沒有固定好的話,也會影響到對車子的操控。 車輛加油時,選擇自助加油的車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面的“導靜電按鈕”,提前將身上的電釋放出去,以防靜電爆燃事故。

騎行的人員也要注意佩戴圍巾不宜過長,圍巾的兩端最好塞進衣服或進行固定。 一旦發生圍巾絞纏時,旁人應先劃破圍巾,解除患者脖子上的束縛,情況嚴重時應撥打急救電話。 騎電動自行車時慎用擋風被,因為擋風被的手套與護膝一體,拐彎時車把會受其限制,容易摔倒,如果擋風被的寬度超出車把寬度,易被兩側車輛刮蹭,騎電動車時,最好選擇護膝。

最後,還需要提醒的是,不具備羽絨服清洗模式的洗衣機切忌清洗羽絨服,老式洗衣機和波輪洗衣機清洗羽絨服在高速甩幹時,羽絨服會在脫水時不斷膨脹,產生很強的空氣流,而防水塗層不利於氣體排出,會不斷將羽絨服撐大,最後可能造成爆炸。

最後,還需要提醒的是,不具備羽絨服清洗模式的洗衣機切忌清洗羽絨服,老式洗衣機和波輪洗衣機清洗羽絨服在高速甩幹時,羽絨服會在脫水時不斷膨脹,產生很強的空氣流,而防水塗層不利於氣體排出,會不斷將羽絨服撐大,最後可能造成爆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