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養生文化傳統”為特色的特色小鎮這樣建!

小鎮名稱: 天臺山和合小鎮 | 所屬產業: 旅遊產業

投資規模: 56.1億元 | 入駐企業: 未知

規劃面積: 3.02km² | 小鎮位置: 天臺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清景區的南部

基本情況

天臺山和合小鎮總面積約3.02平方公里, 總體上形成“一核兩翼”結構, 處於城景之間, 交通便利。 小鎮以旅遊為形、文化為魂, 集聚了“休閒文化旅遊、健康服務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三大主導產業, 以三種形式將“文化+”、“旅遊+”創新發展策略與本土產業鏈有機融合, 建設以“和合文化”為靈魂, 以人文體驗與自然風景旅遊為主體, 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養生文化傳統為特色的特色小鎮。

總平面▼

區位交通

天臺山和合小鎮位於台州市天臺縣, 地理位置優越, 距離縣城3.6公里、市區66.7公里, 距上海234.2公里, 距杭州150.9公里, 距高速入口5.3公里, 距高鐵站33.2公里, 距機場76.6公里。

建設模式

和合小鎮採用“動靜分區、有機融合”的方式, 組織和合小鎮各類功能要素的空間佈局, 總體上形成“一核兩翼”的佈局結構, “一核”為和合文化中心區;“兩翼”為西翼和東翼, 西翼是天臺門戶旅遊區, 東翼是和合天堂養心穀。 三大功能板塊, 自東向西逐步塑造由“靜謐”向“動感”過渡的特色小鎮景觀風貌, 隱喻表達“和合文化”中“出世”與“入世”的和合與相容。 每個功能板塊之間, 通過交通、景觀和公共建設體系的組織, 緊密串聯在一起。

人文旅居

天臺山歷史源遠流長, 其中最為重要和具有影響力的, 是始于兩漢、魏晉至隋唐, 盛于兩宋之後, 逐步形成“儒釋道”三教充分“和合、相容、並蓄”的獨特地域文化——“和合文化”。

“儒釋道”三教在這裡和合共生, 佛道文化、濟公文化、唐詩文化、寒山文化遠播海外, 天臺山是中華和合文化的發祥地。 天臺山和合小鎮, 就是以旅遊為形、文化為魂, 打造中華和合文化的標誌地, 創建一個講中國故事的小鎮。

功能結構圖1▼

功能結構圖2▼

風景區標準用地總圖▼

城市標準用地總圖▼

用地現狀圖▼

現有基礎

天臺縣博物館成立於1959年,1960年併入文化館,1986年,天臺博物館建成。2003年天臺博物館新館落成。新館坐落於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赤景區內,佛教天臺宗祖庭國清寺旁,地理位置優越。新館占地17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900多平方米,現有藏品6000多件。分展覽區、辦公區、學術研討區三大部份。展覽區設臨時展廳、天臺文物史跡陳列廳、民間美術陳列廳、古生物標本陳列廳、寒山拾得和合文化與天臺山展館、書畫展廊及天臺名人專題館等7大展示區域。

發展目標

打造三個平臺。1.世界的平臺,世界和合文化中心(探討世界和平);2.中國的平臺,中華人文新地標(國之文化重器);3.台州的平臺,和合聖地會客廳(台州文化客廳)。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城市標準用地總圖▼

用地現狀圖▼

現有基礎

天臺縣博物館成立於1959年,1960年併入文化館,1986年,天臺博物館建成。2003年天臺博物館新館落成。新館坐落於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赤景區內,佛教天臺宗祖庭國清寺旁,地理位置優越。新館占地17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900多平方米,現有藏品6000多件。分展覽區、辦公區、學術研討區三大部份。展覽區設臨時展廳、天臺文物史跡陳列廳、民間美術陳列廳、古生物標本陳列廳、寒山拾得和合文化與天臺山展館、書畫展廊及天臺名人專題館等7大展示區域。

發展目標

打造三個平臺。1.世界的平臺,世界和合文化中心(探討世界和平);2.中國的平臺,中華人文新地標(國之文化重器);3.台州的平臺,和合聖地會客廳(台州文化客廳)。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