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江寧人,2017幸福大禮包已派發,快來拆

忙忙碌碌又一年,

2018年即將到來。

在這一年中,

作為江寧人,

您幸福嗎?

2017年末,

布布要發“福利”了!

為您準備了一份“幸福江寧”大禮包!

快來查收!

養老服務工程托起幸福“夕陽紅”

寂寞時有人聊天

需要時有人照顧

出門能參加活動

不用花錢進養老院

小病不出門 大病及時醫

30個市3A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10個街道級老年人助餐中心

助餐點60個

10個醫養融合型居家養老服務設施

江甯區

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讓眾多老人“夢想開花”

3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老人生活更有滋味

今年我區已建成市3A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0個。

使廣大老年人足不出戶就可享受日間照料、就餐、精神慰藉、家政服務等專業化居家養老服務。

醫養結合實現“樓上養老,

樓下看病”

今年我區進一步推動“醫養融合”一體化服務模式, 支援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設醫療機構, 符合條件的納入醫保定點範圍;

不具備內設醫療機構條件的, 鼓勵其與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建成醫養融合型居家養老服務設施10個;

與老年人家庭建立醫療契約, 為社區老人建立健康檔案, 開展健康體檢、保健諮詢、上門巡視等服務, 為老人就醫提供方便, 真正實現“樓上養老, 樓下看病”。

助餐中心讓老人吃上熱乎飯

目前, 我區建有街道級老年人助餐中心10個, 助餐點60個。

市民健康有了貼心“衛士”

“醫聯體”讓專家門診走進社區醫院

“家庭醫生”讓上門診療變成現實

新型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標提高到980元

……

隨著一項項高水準的醫療服務落地生根

如今在江甯

市民健康有了貼心“守護人”

“醫聯體”讓專家門診走進社區醫院

今年我區不斷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全區公立醫院統一接入衛生資訊平臺,已實現居民網上掛號、醫療資訊查詢和醫保報銷即時結算等便民功能。

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已普及“健康小屋”,通過對市民健康檔案的數位化管理,醫生可以通過分析資料給病人提供包括慢病管理、個性化飲食、生活方式干預等健康方案,為市民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健康指導。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全區

在探索診療資訊互聯共用的同時,我區不斷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5+1”模式

5: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1名+江甯醫院和區中醫院專科醫生各1名+公共衛生醫師1名+鄉村醫生(或護士)1名+社區健康管理員1名。

1:省市級三級醫療機構專家。

立體的簽約服務體系:

2家區級公立醫院+23個基層醫療機構+188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的簽約服務體系。

高效的簽約服務綠色通道:

簽約市民可免費預約區內二、三級公立醫院和省市三級醫療機構專家號,行動不便的簽約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免費上門問診服務,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再到醫院”的目標。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2017年

是江甯區全面貫徹落實“十三五”教育規劃,

邁上新臺階的關鍵之年。

江甯區教育局

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

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

不斷提升教育事業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民校辦分校

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正在建設,明年9月將招生辦學;

南外方山分校效果圖

名校牽手合作辦學

先後有11所學校分別與曉莊學院、琅琊路小學、力學小學、北京東路小學、遊府西街小學等市內名校簽約開展合作辦學。

清水亭學校與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天景山小學與南京曉莊學院實驗小學、

天景山中學與江寧高級中學、

覓秀街小學與東山小學、

將軍山初中與東山外國語學校、

分別簽訂了合作辦學的協議,區內優質教育資源的“朋友圈”得到進一步擴大。

目前的江寧,優質教育資源在覆蓋東山城區的基礎上正逐步實現向街道輻射。

通過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名校牽手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努力實現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暢想宜居綠色新生活

新增城區公共綠地30萬平方米

鞭鞍河、玉帶圩溝、中心河等68條河道黑臭整治

改造江甯開發區、高新園等8個積淹水片區

........

江甯區

推進各項人居環境改善工程

有力提升了城鄉品質和居民的“獲得感”

穿越回1600年前的東晉

改造後的文靖路,沿線散發出“東晉古風”韻味。兩側樓宇立面以米黃、深咖色調為主,並通過雕花鋁板、幹掛大理石等進行裝飾。

文靖路沿線整治涉及建築立面整治、店招更換提升、雨汙分流改造、人行道改造、景觀綠化及照明亮化等附屬設施的提檔升級。

西段突出強化商貿特色,中段加強居住配套,東段突出沿線風景優化,有力提升了人居環境和城市品味。

臭河變身“新花園”

站在中心河的木棧道上眺望,河面浮島成片,河邊香樟繁茂……

作為今年整治的河道之一,中心河整治在完成控源截汙、清淤疏浚等工作後,還實施了河道生態治理及景觀提升,種植多層次的水生植物浮島,打造風光水景帶,不僅實現水質提升,也為周邊市民打造了親水空間。

中心河整治只是我區黑臭河整治工作的一個縮影。為了根治河道黑臭問題,各責任單位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實現了河道治理逐步由“工程型治理”轉向“精細化治理”。如今,水清、岸綠、景美、路暢已成為轄區眾多河道的“標配”。

啟動中部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

今年全區圍繞美麗鄉村“四變”工程建設覆蓋率70%的年度目標,

一方面完成西部生態旅遊線東線、中部濱水旅遊綠道建設;

另一方面啟動中部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完成了湖熟核心區11.14平方公里建設和34個美麗鄉村示範村、40個重點整治村、104個一般整治村建設任務。

暢行交通“一張網”

曾經江寧醫院門口沒有直達的公交線路,如今走街串巷的微循環公交848路將江甯醫院、市民中心、百家湖商圈連成了一體。

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5條,新辟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000個,新增、更新公車輛180輛,其中清潔能源公車150輛。

出新改造老舊公交場站10座,新建公交月臺130座,根據需求設立簡易站牌,升級維護、更新部分公交月臺,市民在等公交時站牌更美觀,公車內部更舒適環保。

地鐵5號線正在建設中,江寧境內5號線沿線拆遷已基本完成,竹山路地鐵換乘中心正在建設中。

完成了天印大道、雙龍大道、天元路等公交專用車道31公里,已完成萊茵達路交通環境整治,對擁堵路段的改造初顯成效。

文體惠民讓江寧“精神”更飽滿

家門口享受各種文體設施

第二屆“春牛首”國際馬拉松、

國際沙灘排球u21世界錦標賽

一項項文體惠民工程落地開花

這些惠民“大餐”

為建設“幸福江寧”注入具體生動的內容

公共文化設施配套不斷完善

2017年,江甯“文化地圖”總面積由20萬平方米增長到24萬平方米。

淳化、湖熟、橫溪、江甯、麒麟、祿口6個文體中心相繼開放、新建或置換;

東山主城區三個圖書借閱分中心完成內部裝修;

新增24小時自助圖書館3家;

全年創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0家。

“10分鐘體育健身圈”基本建成

在我區,全民健身活動也如火如荼開展,“10分鐘體育健身圈”基本建成。

在金箔路與小龍灣路交叉路口的外港河沿岸看到,淡藍色的健身跑道、標準的綠茵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

今年江甯區還開展了春牛首馬拉松系列活動、職工乒乓球比賽、老年人體育節、蟠龍湖山地越野賽、籃球俱樂部比賽以及“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舉辦區級以下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200餘次。

滿滿的幸福!

滿滿的溫暖!

這份“幸福江寧”大禮包

你喜歡嗎?

今年我區不斷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全區公立醫院統一接入衛生資訊平臺,已實現居民網上掛號、醫療資訊查詢和醫保報銷即時結算等便民功能。

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已普及“健康小屋”,通過對市民健康檔案的數位化管理,醫生可以通過分析資料給病人提供包括慢病管理、個性化飲食、生活方式干預等健康方案,為市民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健康指導。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全區

在探索診療資訊互聯共用的同時,我區不斷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5+1”模式

5: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1名+江甯醫院和區中醫院專科醫生各1名+公共衛生醫師1名+鄉村醫生(或護士)1名+社區健康管理員1名。

1:省市級三級醫療機構專家。

立體的簽約服務體系:

2家區級公立醫院+23個基層醫療機構+188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的簽約服務體系。

高效的簽約服務綠色通道:

簽約市民可免費預約區內二、三級公立醫院和省市三級醫療機構專家號,行動不便的簽約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免費上門問診服務,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再到醫院”的目標。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2017年

是江甯區全面貫徹落實“十三五”教育規劃,

邁上新臺階的關鍵之年。

江甯區教育局

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

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

不斷提升教育事業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民校辦分校

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正在建設,明年9月將招生辦學;

南外方山分校效果圖

名校牽手合作辦學

先後有11所學校分別與曉莊學院、琅琊路小學、力學小學、北京東路小學、遊府西街小學等市內名校簽約開展合作辦學。

清水亭學校與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天景山小學與南京曉莊學院實驗小學、

天景山中學與江寧高級中學、

覓秀街小學與東山小學、

將軍山初中與東山外國語學校、

分別簽訂了合作辦學的協議,區內優質教育資源的“朋友圈”得到進一步擴大。

目前的江寧,優質教育資源在覆蓋東山城區的基礎上正逐步實現向街道輻射。

通過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名校牽手合作辦學等多種形式,努力實現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暢想宜居綠色新生活

新增城區公共綠地30萬平方米

鞭鞍河、玉帶圩溝、中心河等68條河道黑臭整治

改造江甯開發區、高新園等8個積淹水片區

........

江甯區

推進各項人居環境改善工程

有力提升了城鄉品質和居民的“獲得感”

穿越回1600年前的東晉

改造後的文靖路,沿線散發出“東晉古風”韻味。兩側樓宇立面以米黃、深咖色調為主,並通過雕花鋁板、幹掛大理石等進行裝飾。

文靖路沿線整治涉及建築立面整治、店招更換提升、雨汙分流改造、人行道改造、景觀綠化及照明亮化等附屬設施的提檔升級。

西段突出強化商貿特色,中段加強居住配套,東段突出沿線風景優化,有力提升了人居環境和城市品味。

臭河變身“新花園”

站在中心河的木棧道上眺望,河面浮島成片,河邊香樟繁茂……

作為今年整治的河道之一,中心河整治在完成控源截汙、清淤疏浚等工作後,還實施了河道生態治理及景觀提升,種植多層次的水生植物浮島,打造風光水景帶,不僅實現水質提升,也為周邊市民打造了親水空間。

中心河整治只是我區黑臭河整治工作的一個縮影。為了根治河道黑臭問題,各責任單位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實現了河道治理逐步由“工程型治理”轉向“精細化治理”。如今,水清、岸綠、景美、路暢已成為轄區眾多河道的“標配”。

啟動中部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

今年全區圍繞美麗鄉村“四變”工程建設覆蓋率70%的年度目標,

一方面完成西部生態旅遊線東線、中部濱水旅遊綠道建設;

另一方面啟動中部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完成了湖熟核心區11.14平方公里建設和34個美麗鄉村示範村、40個重點整治村、104個一般整治村建設任務。

暢行交通“一張網”

曾經江寧醫院門口沒有直達的公交線路,如今走街串巷的微循環公交848路將江甯醫院、市民中心、百家湖商圈連成了一體。

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5條,新辟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000個,新增、更新公車輛180輛,其中清潔能源公車150輛。

出新改造老舊公交場站10座,新建公交月臺130座,根據需求設立簡易站牌,升級維護、更新部分公交月臺,市民在等公交時站牌更美觀,公車內部更舒適環保。

地鐵5號線正在建設中,江寧境內5號線沿線拆遷已基本完成,竹山路地鐵換乘中心正在建設中。

完成了天印大道、雙龍大道、天元路等公交專用車道31公里,已完成萊茵達路交通環境整治,對擁堵路段的改造初顯成效。

文體惠民讓江寧“精神”更飽滿

家門口享受各種文體設施

第二屆“春牛首”國際馬拉松、

國際沙灘排球u21世界錦標賽

一項項文體惠民工程落地開花

這些惠民“大餐”

為建設“幸福江寧”注入具體生動的內容

公共文化設施配套不斷完善

2017年,江甯“文化地圖”總面積由20萬平方米增長到24萬平方米。

淳化、湖熟、橫溪、江甯、麒麟、祿口6個文體中心相繼開放、新建或置換;

東山主城區三個圖書借閱分中心完成內部裝修;

新增24小時自助圖書館3家;

全年創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0家。

“10分鐘體育健身圈”基本建成

在我區,全民健身活動也如火如荼開展,“10分鐘體育健身圈”基本建成。

在金箔路與小龍灣路交叉路口的外港河沿岸看到,淡藍色的健身跑道、標準的綠茵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

今年江甯區還開展了春牛首馬拉松系列活動、職工乒乓球比賽、老年人體育節、蟠龍湖山地越野賽、籃球俱樂部比賽以及“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舉辦區級以下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200餘次。

滿滿的幸福!

滿滿的溫暖!

這份“幸福江寧”大禮包

你喜歡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