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吳帥:如何克服對流感的恐懼?

作為一個全科醫生, 我看了10餘年的流感, 沒有一例是出問題的。 但奇怪的事情是, 我從來不願意對流感公開發表什麼看法。

反思一下, 我不願意說, 其實源自於恐懼。 我怕說錯, 我怕說得不夠正確, 我怕說的東西誤導人。

病人會恐懼。 今年這個流感季節, 醫院尤其是兒科, 排隊的就醫者宛如春運, 水泄不通。

醫生其實也有潛藏的恐懼。 我們的教材、指南、自己摸索的方法, 不足以保障能百分百的解決病人的問題。

哪怕這個失敗的概率控制在10%以下, 日積月累, “失敗”也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而且, “失敗”往往表現如下——病人發熱, 你沒能力在他們期望的時間內退燒。 咳嗽, 你沒有能解決這個問題。 在病人眼裡, 你醫生的治療已經失敗了。 就醫者不懂醫學, 所以往往只用症狀控制來判斷醫者行為。

但在我這個醫生眼裡, 病人的食欲、精神、心理、大小便、睡眠——整體的綜合表現, 才是我關心的內容。 發熱、咳嗽、腹瀉、疼痛, 只是疾病和機體免疫力在鬥爭的外在表現, 只是告訴你鬥爭的存在, 信號源意義。

病人不可能理解這件事情, 而我也從來不奢望病人理解。 專業認知需要時間和實踐澆注, 普通人沒有義務去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醫生。

很多時候, 我會給流感病人開些抗生素, 或者是血常規之類的檢查, 只是因為病人有這種需求。 當你語言的力量沒辦法打消這種恐懼和頑固, 也沒有必要爭執, 按照Ta的要求做, 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 他們滿意了, 心定下來, 吃好睡好休息好, 隨著致病病毒毒力的衰退, 人體會逐漸康復。

一個懂得變通的醫生, 不僅僅是能夠懂得和疾病鬥爭的醫生, 還是一個能夠尊重病人需求的醫生。 我眼裡的這個尊重, 是一個中性詞彙。 可以滿足的需求, 適當滿足, 不可以滿足的需求, 堅決擋回去。 具體的問題獨立思考, 權衡利弊, 給出一個對病人身心健康恢復最大的幫助。

這些是我行醫經驗的總結, 教材、指南、文獻, 沒有告訴我這些。

你為什麼要有自己的想法及思考?

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反駁——完全學習執行“怎麼寫作文?怎麼打籃球?”這類的官方教材, 老老實實按照書本去做放棄自己的獨立探索, 你可以寫出優秀的作品, 成為籃球明星嗎?大量的個體實踐提示我們——這不可能。

書本的知識, 只是為了確保你不出錯而已, 而並不能幫助你變得優秀。 在書本的知識上進一步延伸, 有更多自己獨特認知的知識, 並且這些新認知可以經得起實踐的驗證, 這才是有更高價值的專業素質。

沒有證據顯示, 流感的病人相對其它疾病而言, 死亡率、傷害率更高。

醫生, 怎麼把慌亂的病人帶出恐懼的心境?這也是一門學問。 遺憾的是, 我們的醫學教學從來沒有教會你這一切。

我們在工作中, 很多時候覺得棘手, 不是因為疾病棘手, 而是病人棘手。 沒有辦法搞定我們的病人, 讓他們足夠的信任, 能夠承擔責任和風險, 接受一切變化的考驗。

一個懂得面對恐懼, 並且能教會人們面對恐懼, 走出恐懼泥潭的醫生, 一定是一個優秀的醫生。 對就醫者而言, 不怕、不亂、不折騰, 信任專業的力量, 相信流感的生活很快會翻篇。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和變化, 第一重要的是態度——我要勇敢。 何為勇敢?客觀面對的態度叫做勇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