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華為,是任正非老爺子給我們的禮物,祝它三十周年快樂

​​華為輪值CEO胡厚在年度大會上透露, 華為2017年全年預計銷售收入達約6000億人民幣, 是阿裡的四倍、小米的六倍。 不上市, 三十年的堅守

1988年,

任正非技術出身, 從部隊轉業後, 手裡揣著通過集資得來的2萬元, 創辦了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誰都想不明白, 它怎麼在艱險的未來裡沖出條血路, 成為了整個中國的標誌。

最初, 基於任正非對技術的重視, 華為也早早地幹起了技術積累這活, 使得華為能夠在往後的資本市場上獨佔鰲頭。

當然, 在華為闖進通信行業, 面對全球眾多資本雄厚的電信巨頭時, 任正非運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方針, 避開巨頭們的領地, 攻佔它們力所不逮或不樂意去做的「薄弱領域」。 這像給了初創且實力弱小的華為掛起了一盞明燈, 雖不算明亮, 卻足以讓人心安。

2018年, 華為成立三十周年, 它的發展速度以及資本的底蘊與傲視中國所有城市的深圳如出一轍,

它倆的關係又那麼的微妙, 似乎都得到了冥冥之中的那點指引。

2017年,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位於《財富》世界五百強第83名, 亦是中國最大未上市公司, 沒有之一。

華為, 中國的孩子

2004年, 迫於整個互聯網以及那個時代信用的缺失, 支付寶應運而生。 整個市場混亂之極, 詐騙、賺快錢、投機讓大部分的企業都躁動了起來, 更不用說堅持投資搞專利。

華為在技術上的堅持, 度過了90年代的科技股大災難, 也跨過了08年的次貸金融危機, 並且活得越來越好。 好到能夠攻佔全球的通訊基礎業務, 於2013年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 讓外國人都知道, 中國有一家很好的科技公司, 它叫華為。

它重新詮釋了Made in China , 重新定義了中國企業崛起的高度。

在華為2017全球分析師大會上,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表示:華為未來每年將保持200億美金的研發投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