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人工智慧迎終極對抗,柯潔戰AlphaGo,但輸了又如何?

近日被稱為圍棋界的響噹噹的人物柯潔將要迎戰AlphaGo了, 頓時讓人工智慧又一次走在我們大眾面前。 同時這段時間也被稱為AlphaGo的光輝史, 自從穀歌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進行較量, AlphaGo獲得比賽勝利, 最終人機大戰總比分定格在1:4。 這無疑反映出了AlphaGo超強的“大腦”。 但是這次柯潔戰AlphaGo, 贏了又如何, 輸了又如何?

當AlphaGo擊敗李世石, AlphaGo的開發團隊DeepMind曾在第一場比賽後表示願意來中國, 可能會與當今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組織一場對決。 這次夢想終於成真了。 穀歌宣佈5月23日-27日在烏鎮主辦“中國烏鎮·圍棋峰會”, 屆時AlphaGo將再度與柯潔等為代表的中國頂尖棋手進行圍棋對弈。 而柯潔曾表示“AlphaGo贏不了我”的誑語, 現在終於要上演巔峰對決了, 那麼結果呢。

縱觀此前的人機大戰, AlphaGo的優勢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局部計算的精細, 但從宏觀上講, 優勢更來自於時間的分配。 像這樣計算量巨大的變招, 人類去分析所花費的時間在比賽裡所占的比重實在太大, 再加上萬一你花了半天計算出來這裡其實沒有棋可下, 時間就被浪費了。 因此, 在比賽過程中人類會因為時間規劃的原因而永遠無法做到整體優化同時局部細緻的全面分析,

而這正是演算法的巨大優勢。 所以這就是“阿爾法狗”最厲害的地方, 他不是一個機械的編碼程式, 他有一個“監督預判機制”, 每走一步, 他會考慮這種走法是不是更有前途, 這是一種類似“想像力”的能力。

有些人開始擔心柯潔如果輸了怎麼辦?人工智慧在圍棋上打敗人類,

會不會毀了圍棋這項運動。 但是贏了如何, 輸了又如何?棋子落在棋盤上, 本來沒有任何意義的。 因為有了規則, 有了勝負, 一顆顆棋子在棋局中才有了意義, 才有了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機器的勝利只能代表人工智慧的進步, 但是超越人類目前是無法達到的。

有人將柯潔“人機大戰”的意義, 提高到“捍衛”人類智慧“最後一塊棋盤”的高度, 受到廣泛關注。 過去一段時間, AlphaGo戰勝了人類頂尖棋手, 這不禁讓人們感到失望與擔心。 一些圍觀群眾認為未來AlphaGo依然傲視群雄。 其實:阿爾法圍棋在六個月之內, 進步神速;現在又過去三個月了, 它又有多大進步, 這個無法預知。

人機大戰中, 人輸給機器, 不丟人。 我們不應將“機器”與“人”簡單比較, 更應該看到人工智慧給人類帶來的挑戰與激情, 人與機器如何共存, 變得對世界更加有益, 才是“人機大戰”後要著重思考的核心問題。 畢竟機器不能與人相提並論, 永遠沒有人腦的高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