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評展|瑪格南圖片獎的41個專案:攝影其實有著無限可能

瑪格南圖片獎的入選作品不但充滿時代氣息, 也注重審美, 許多入選作品結合了學術攝影、私影像等其它專業攝影的領域。

2017年是瑪格南圖片獎(Magnum Photography Awards)舉辦的第二年, 41位入圍和得獎攝影師的作品水準頗高。 不但大獎的展覽從簡, 並且27000美金的獎金全部由12位元獲獎攝影師分享。 在倫敦攝影家藝術廊(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底層的電子大螢幕短暫展覽後, 目前長期刊登在大獎網站上供觀眾欣賞。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選刊部分作品及評述。

瑪格南圖片獎由馬格南圖片社和荷蘭的攝影非營利機構LensCulture合作頒發, 入選的作品許多來自年輕攝影師。

關注攝影獎的觀眾應該發覺, 許多攝影師會將一份作品投給本年度的多個攝影獎, 所以很多獎項入圍作品的曝光率常常很高。 然而, 瑪格南圖片獎的入圍和得獎作品鮮有本年度的得獎常客。 馬格南圖片社以新聞通訊圖片見長, 而LensCulture更因支持攝影藝術和年輕攝影師而出名, 所以除了新聞攝影, 紀錄攝影、肖像和概念攝影也比比皆是。 入選作品不但充滿時代氣息, 也注重審美, 許多入選作品結合了學術攝影、私影像等其它專業攝影的領域。

愛德格·馬丁斯(Edgar Martins)和泰耶·阿布斯達爾(Terje Abusdal)兩位攝影師分別將攝影與法醫學和民族學相結合, 不但題材新穎, 並且這個兩個項目擺脫了攝影是否藝術的爭論;這兩位攝影家完美地體現了攝影是藝術的媒介。

葡萄牙攝影師馬丁斯的《獨白, 和關於死亡、生命和其它插曲的獨白》系列(Siloquies and Soliloquies on Death, Life and Other Interludes)觸及了一個大膽而禁忌的話題:死亡。 最初, 馬丁斯在葡萄牙的國家合法藥品和法醫科學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Legal Medicine and Forensic Sciences, INMLCF) )做研究。 在三年的時間裡, 他拍攝了一千多張照片, 並利用了三千多張INMLCF不同尋常的龐大底片資料庫裡的照片, 最終開始他的概念攝影的創作。

當然, INMLCF的資料相片是作為法醫證據的存在的, 記錄了犯罪和自殺所用的器械;面對這些照片, 馬丁斯開始整理自己的資料相片, 並且針對真正的法醫資料相片開始拍攝新的照片 -- 他的概念性攝影與法醫資料相片正好相輔相成, 講究的是視覺性和故事性。 馬丁斯的相片包括無名男子、破碎的眼鏡、舊手機上的短信等視覺資訊,

但這些資訊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卻不得知, 所以馬丁斯的攝影項目可以說處在藝術與非藝術、過去與現在、現實與虛構之間, 用影像、想像和意象來體現死亡。

“獨白, 和關於死亡、生命和其它插曲的獨白“”系列,

愛德格·馬丁斯, 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評委獎得主

通過這個攝影項目, 馬丁斯試問:觀者如何區分影像是真實的法醫記錄還是藝術創作?如果被告知是其中之一, 觀者對影像的想像會不會有所不同?這些影像記錄的是曾經還是將來, 會不會讓觀者對它們的解讀有所不同?

馬丁斯項目中的每一副相片都有相應的解說, 說明了每幅圖片的來源。 作為觀者, 這些解說極度模糊, 既像虛構的故事又像從法醫記錄上的節選。 這些模棱兩可的文字和意象模糊的相片相互作用, 使得觀者不得不思考起馬丁斯所提出的問題, 也不得不反思攝影自相矛盾的特性, 它對認知、審美和道德上的啟示。 馬丁斯的作品正讓我們在死亡這個嚴肅而禁忌的問題上認識到,

攝影可以從多大程度上挑戰我們對“真實”的認識。

挪威攝影師·阿布斯達爾憑藉記錄挪威瑞典邊界的森林芬蘭人(Finnskogen, 英文:The Forest of the Finns)的長期專案《刀耕火種》系列(Slash & Burn)拿下另一個評委大獎。

森林芬蘭人將近400年的文化因為戰爭和土地貧瘠而消失殆盡, 今天, 並沒有一紙公文來證明他們的存在, 全靠自我認同來延續這個少數名族的脈絡。 阿布斯達爾鏡頭下的森林芬蘭人並不像《國家地理》雜誌裡如展覽品的少數民族, 更像烏克蘭攝影家伯里斯·米哈伊洛夫(Boris Mikhailov), 更多展示的是被攝個體的情緒, 更充滿了超現實主義的色彩。

“刀耕火種”系列,泰耶·阿布斯達爾,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評委獎得主

森林芬蘭人有“刀耕火種”的傳統,即燒毀森林以便耕種。於是,阿布斯達爾的一些照片會故意用火燒或煙熏在傳達出這種消逝的傳統。他拍下在雪中裹著毛皮披肩的女士,和在樹林中堆成人形的稻草堆對照展示,正顯出森林芬蘭人的傳統和稻草一樣脆弱,一把火就可以燒盡。

許多入選攝影師將鏡頭對準了兒童,比如美國攝影師葛雷格·西格爾(Gregg Segal)和希臘攝影師帕諾什·克法洛斯(Panos Kefalos),但兩者選擇的題材和詮釋方式卻非常不同。

西格爾憑藉《每日食糧》系列(Daily Bread)進入決選名單。在全球利益的驅動下,西方的食品公司製造了越來越多的速食便利加工食品,特別是在美國,人們的壽命在歷史上首次縮短了。人的飲食習慣從小培養,所以西格爾開始了這個全球性的攝影調查,來看看在世界範圍內,人們對飲食習慣的重視性,特別是孩子。

西格爾從美國旅行到墨西哥,一路去亞洲、中東、歐洲和亞洲,拍下了那裡的孩子們每天的飲食。他先讓準備拍攝的孩子們寫一個禮拜的日記,記下他們每天吃、喝的每一樣東西,然後將這些食物圍繞孩子擺放。

早在2014年,西格爾就用相同的方式拍攝了《七天的垃圾》(7 Days of Garbage),讓拍攝者躺著自己一周產生的垃圾裡,以此來提醒當代生活方式對環境的重創。西格爾迫使被攝者躺在他們自己製造的環境裡,提示被攝者和觀看者:我們可以丟棄自己製造的垃圾,但最終,我們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每日食糧”系列,葛雷格·西格爾,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入選作品

《每日食糧》用了相似的方法,但內容要比垃圾可口得多。孩子天真浪漫的表情和各地食物絢爛的色彩搭配之下,卻體現出令人擔憂的事實:許多孩子們的飲食中,“垃圾食品”占了一定的比重。慶倖的是,在印度、日本等國家,用原材料製作的三餐還是很普遍。西格爾的作品並不是科學調查,但從一定程度上讓人們開始關注飲食健康的問題。

克法洛斯(的入選作品《聖人》系列(Saints)則用更私人的角度記錄了一群在雅典生活的阿富汗孩子。克法洛斯花了三年,從2012年秋天開始,從雅典的維多利亞廣場開始,累計起這些記錄難民兒童的近距離照片。

和新聞攝影不同,克法洛斯用私人的身份和這些孩子交往,拍攝他們工作和玩耍的場景。逐漸地,孩子們帶他認識自己的父母和朋友,他也步入了大多數阿富汗難民居住的亞歷山大大街上的樓房。

“聖人”系列,帕諾什·克法洛斯,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入選作品

克法洛斯的近距離拍攝,有時近乎荒謬和不合時宜的角度,像極了瑞士攝影師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的《美國人》(The Americans)——他在照片中給出自己的觀點,構圖是其次,而展現的內容才是關鍵。《美國人》在出版初期收到過保守派的抨擊,認為他眼光惡毒、充滿反美情緒。然而,《美國人》隨後成為反主流文化的象徵,也可看出弗蘭克後來電影拍攝上的成就。無獨有偶,克法洛斯的攝影作品也正通過觀看的不適感,體現出主流社會之外人群的生活狀況。

攝影師也將鏡頭對準了日常生活,比如比利時攝影師尼克·漢內斯(Nick Hannes)表現迪拜城市生活的《麵包和馬戲團》(Bread and Circuses)系列獲紀錄攝影獎。迪拜從60年代的漁港到如今奢華的消費天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漢內斯所拍攝的娛樂場所、購物中心、奢華的派對以及日常生活,都帶著一層奪目的光暈,卻有著英國攝影大師馬丁·帕爾(Martin Parr)冷眼旁觀卻讓人會心一笑的氣質。

“麵包和馬戲團”系列,尼克·漢內斯,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紀錄攝影獎得主

美國攝影師阿格斯·保羅·伊斯塔布魯克(Argus Paul Estabrook)的攝影系列《丟臉》(Losing Face)拍的是首爾的街頭,卻用了反差極大的黑白攝影,一舉奪冠街頭攝影獎。

《丟臉》記錄了韓國總理朴槿惠下臺前後街頭抗議和慶祝的場景。伊斯塔布魯克的黑白攝影張力十足,觀者仿佛可以聽到街上的呐喊和音樂,人們誇張的肢體語言和韓國文化影響下冷靜的儀錶形成對比。伊斯塔布魯克深受美國攝影家蘇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的影響,對社會問題有著強烈的興趣,並深信攝影師作為“見證者”的責任。巧的是,另一位攝影師艾仕信也川音(Ash Shinya Kawaoto)的《廢料和建立》系列(Scrap and build)也用了飽和度極高的黑白照片來展現東京的城市風貌,頗有森山大道的風範。

“丟臉”系列,阿格斯·保羅·伊斯塔布魯克,2017年瑪格南圖片街頭獎得主

“廢料和建立”系列,艾仕信也川音,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入選作品

除此以外,戰爭和難民的主題依舊是攝影師關注的熱點。比如,在出生在敘利亞庫爾德族德國攝影師索尼婭·哈馬德,將鏡頭對準了與極端武裝者作戰的庫爾德族女戰士,其系列《女人,生命,自由》(Jin—Jiyan—Azadi: Women, Life, Freedom)獲評委獎。這個系列今年也入選了索尼世界攝影大獎(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另一個獲得評委獎的項目也來自德國攝影師,是克利斯蒂安·韋爾納(Christian Werner)的《毀滅之路》(Road to Ruin),記錄了阿勒頗在戰爭後一片廢墟的場景。兩位攝影師捕捉人物和功底足夠抓住觀者的心和眼,不需要文字解說就讓人被戰爭的殘酷場景征服。和新聞攝影不同,兩位攝影師的捕捉的不是轟炸或流血的場景,而是持久戰焦慮的等待和戰爭後漫長的餘波。

“女人,生命,自由”系列,索尼婭·哈馬德,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評委獎得主

“毀滅之路”系列,克利斯蒂安·韋爾納,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評委獎得主

就如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的網站上的所說,這41個入圍項目和單幅影片都值得我們花時間關注:因為這些新晉的攝影師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41個不同的主題和表現主題的方式,而是攝影的無限可能性。

觀看並瞭解更多入圍項目,請流覽:https://www.lensculture.com/2017-magnum-photography-award-winners

“刀耕火種”系列,泰耶·阿布斯達爾,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評委獎得主

森林芬蘭人有“刀耕火種”的傳統,即燒毀森林以便耕種。於是,阿布斯達爾的一些照片會故意用火燒或煙熏在傳達出這種消逝的傳統。他拍下在雪中裹著毛皮披肩的女士,和在樹林中堆成人形的稻草堆對照展示,正顯出森林芬蘭人的傳統和稻草一樣脆弱,一把火就可以燒盡。

許多入選攝影師將鏡頭對準了兒童,比如美國攝影師葛雷格·西格爾(Gregg Segal)和希臘攝影師帕諾什·克法洛斯(Panos Kefalos),但兩者選擇的題材和詮釋方式卻非常不同。

西格爾憑藉《每日食糧》系列(Daily Bread)進入決選名單。在全球利益的驅動下,西方的食品公司製造了越來越多的速食便利加工食品,特別是在美國,人們的壽命在歷史上首次縮短了。人的飲食習慣從小培養,所以西格爾開始了這個全球性的攝影調查,來看看在世界範圍內,人們對飲食習慣的重視性,特別是孩子。

西格爾從美國旅行到墨西哥,一路去亞洲、中東、歐洲和亞洲,拍下了那裡的孩子們每天的飲食。他先讓準備拍攝的孩子們寫一個禮拜的日記,記下他們每天吃、喝的每一樣東西,然後將這些食物圍繞孩子擺放。

早在2014年,西格爾就用相同的方式拍攝了《七天的垃圾》(7 Days of Garbage),讓拍攝者躺著自己一周產生的垃圾裡,以此來提醒當代生活方式對環境的重創。西格爾迫使被攝者躺在他們自己製造的環境裡,提示被攝者和觀看者:我們可以丟棄自己製造的垃圾,但最終,我們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每日食糧”系列,葛雷格·西格爾,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入選作品

《每日食糧》用了相似的方法,但內容要比垃圾可口得多。孩子天真浪漫的表情和各地食物絢爛的色彩搭配之下,卻體現出令人擔憂的事實:許多孩子們的飲食中,“垃圾食品”占了一定的比重。慶倖的是,在印度、日本等國家,用原材料製作的三餐還是很普遍。西格爾的作品並不是科學調查,但從一定程度上讓人們開始關注飲食健康的問題。

克法洛斯(的入選作品《聖人》系列(Saints)則用更私人的角度記錄了一群在雅典生活的阿富汗孩子。克法洛斯花了三年,從2012年秋天開始,從雅典的維多利亞廣場開始,累計起這些記錄難民兒童的近距離照片。

和新聞攝影不同,克法洛斯用私人的身份和這些孩子交往,拍攝他們工作和玩耍的場景。逐漸地,孩子們帶他認識自己的父母和朋友,他也步入了大多數阿富汗難民居住的亞歷山大大街上的樓房。

“聖人”系列,帕諾什·克法洛斯,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入選作品

克法洛斯的近距離拍攝,有時近乎荒謬和不合時宜的角度,像極了瑞士攝影師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的《美國人》(The Americans)——他在照片中給出自己的觀點,構圖是其次,而展現的內容才是關鍵。《美國人》在出版初期收到過保守派的抨擊,認為他眼光惡毒、充滿反美情緒。然而,《美國人》隨後成為反主流文化的象徵,也可看出弗蘭克後來電影拍攝上的成就。無獨有偶,克法洛斯的攝影作品也正通過觀看的不適感,體現出主流社會之外人群的生活狀況。

攝影師也將鏡頭對準了日常生活,比如比利時攝影師尼克·漢內斯(Nick Hannes)表現迪拜城市生活的《麵包和馬戲團》(Bread and Circuses)系列獲紀錄攝影獎。迪拜從60年代的漁港到如今奢華的消費天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漢內斯所拍攝的娛樂場所、購物中心、奢華的派對以及日常生活,都帶著一層奪目的光暈,卻有著英國攝影大師馬丁·帕爾(Martin Parr)冷眼旁觀卻讓人會心一笑的氣質。

“麵包和馬戲團”系列,尼克·漢內斯,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紀錄攝影獎得主

美國攝影師阿格斯·保羅·伊斯塔布魯克(Argus Paul Estabrook)的攝影系列《丟臉》(Losing Face)拍的是首爾的街頭,卻用了反差極大的黑白攝影,一舉奪冠街頭攝影獎。

《丟臉》記錄了韓國總理朴槿惠下臺前後街頭抗議和慶祝的場景。伊斯塔布魯克的黑白攝影張力十足,觀者仿佛可以聽到街上的呐喊和音樂,人們誇張的肢體語言和韓國文化影響下冷靜的儀錶形成對比。伊斯塔布魯克深受美國攝影家蘇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的影響,對社會問題有著強烈的興趣,並深信攝影師作為“見證者”的責任。巧的是,另一位攝影師艾仕信也川音(Ash Shinya Kawaoto)的《廢料和建立》系列(Scrap and build)也用了飽和度極高的黑白照片來展現東京的城市風貌,頗有森山大道的風範。

“丟臉”系列,阿格斯·保羅·伊斯塔布魯克,2017年瑪格南圖片街頭獎得主

“廢料和建立”系列,艾仕信也川音,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入選作品

除此以外,戰爭和難民的主題依舊是攝影師關注的熱點。比如,在出生在敘利亞庫爾德族德國攝影師索尼婭·哈馬德,將鏡頭對準了與極端武裝者作戰的庫爾德族女戰士,其系列《女人,生命,自由》(Jin—Jiyan—Azadi: Women, Life, Freedom)獲評委獎。這個系列今年也入選了索尼世界攝影大獎(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另一個獲得評委獎的項目也來自德國攝影師,是克利斯蒂安·韋爾納(Christian Werner)的《毀滅之路》(Road to Ruin),記錄了阿勒頗在戰爭後一片廢墟的場景。兩位攝影師捕捉人物和功底足夠抓住觀者的心和眼,不需要文字解說就讓人被戰爭的殘酷場景征服。和新聞攝影不同,兩位攝影師的捕捉的不是轟炸或流血的場景,而是持久戰焦慮的等待和戰爭後漫長的餘波。

“女人,生命,自由”系列,索尼婭·哈馬德,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評委獎得主

“毀滅之路”系列,克利斯蒂安·韋爾納,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評委獎得主

就如2017年瑪格南圖片獎的網站上的所說,這41個入圍項目和單幅影片都值得我們花時間關注:因為這些新晉的攝影師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41個不同的主題和表現主題的方式,而是攝影的無限可能性。

觀看並瞭解更多入圍項目,請流覽:https://www.lensculture.com/2017-magnum-photography-award-winners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