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與世界意義

核心要點:

■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最大的政黨,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大就要有大的樣子, 大就要有大的擔當。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所作的巨大貢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一種全新參照, 開始全面進入世界舞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 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已經成為中國為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而向世界提供的核心發展理念, 體現著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具有強大的理論吸引力、思想感召力和實踐生命力。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推進理論創新的集中體現和重大成果, 它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其所包含的關於世界治理命題的中國方案合時而生, 為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與傳播增添了強大生命力, 必將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十八大以來党的理論創新成果概括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大會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的行動指南, 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與世界意義, 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中國發展大視野看, 拓展了中國道路

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

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 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 近代以來, 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和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使得中國頻遭列強欺淩, 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夕的100多年間, 中國被迫同外國共簽訂了1100多個不平等條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 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面對危局, 中國共產黨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己任,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 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徹底廢除了列強用槍炮強加給舊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和他們在舊中國的一切特權, 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繼而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 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上世紀70年代末, 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 果斷抓住機遇, 團結帶領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 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

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國內外新形勢和新任務, 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 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 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 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 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 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今天,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大就要有大的擔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所作的巨大貢獻。

黨的十九大進一步確立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吹響了全黨全國人民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軍的新時代號角。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我們黨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規劃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體路徑,展望了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新征程,對在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從人類發展大潮流看,傳遞了中國理念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宣告了冷戰結束,資本主義世界一片歡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當時,一些西方學者和政要迫不及待地宣佈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已經完結,歡呼歷史已終結於資本主義制度。就在此時,鄧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談話中堅定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不要驚惶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本質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基本矛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西方經濟虛擬化背景下的一次集中爆發,導致西方世界整體進入了下行軌道,至今無法恢復元氣。隨著危機的持續深化與擴展,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霸權和制度吸引力顯著降低,世界上的左翼力量和馬克思主義思潮明顯在復興,世界各地再次出現了“馬克思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地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日益呈現出勃勃生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向全世界莊嚴宣示了我們黨和國家所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有力駁斥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種種污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強調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別強調要始終堅持和加強党的全面領導,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等。這從理論和實踐上,都充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沒有丟掉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且始終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黨。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我說過,大就要有大的樣子。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中國摒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譴責窮兵黷武的霸權之道,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奉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並帶動世界和平與發展,嚴重衝擊了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長期佔有主導地位的西方現代化模式,顛覆了那種慣以西方價值標準為圭臬來衡量其他國家的狹隘認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一種全新參照,開始全面進入世界舞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三、從世界格局大調整看,提供了中國方案

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從現實維度看,我們也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貿易保護主義所共同構成的全球治理危機,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共同挑戰。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現有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不合理造成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洞察世界各國人民前途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趨勢,順應並引領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我們秉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發展理念,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用的安全格局,構建客觀反映國際力量對比現實的全球治理體系,為人類破解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難題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創新性發展,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理論貢獻和實踐推動。

2017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首次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聯合國決議。2017年11月,第72屆聯大負責裁軍和國際安全事務第一委員會會議通過了“防止外空軍備競賽進一步切實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兩份安全決議,再次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其中,這是該理念首次被納入聯合國安全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中國為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而向世界提供的核心發展理念,體現著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具有強大的理論吸引力、思想感召力和實踐生命力,在全球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同。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帶一路”倡議,已得到百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援和參與,成為有關國家實現共同發展的巨大合作平臺。中國在宣示以更為廣闊的胸襟和更為大膽的力度實行全方位開放的同時,也表明了要以自身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與世界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意願,要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同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方案正在進入推動新的經濟全球化的實踐歷程。國際社會對全球治理體系中國方案的普遍認可、積極回應,進一步凸顯了全球治理視域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2017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信心、對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的科學根據。”這一重要論斷,是我們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與世界意義的一把鑰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進入了新時代,一方面是從中國自身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另一方面也是從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而提出來的。我們要認清中國發展大勢和世界發展大勢,抓住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提供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奮發有為、開拓進取,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輝煌的新局面。

用新時代界定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有利於我們在今後更好地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關係理念以西方價值觀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論”已難以為繼,盛行一時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風光不再,西方的治理理念、體系和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國際格局和時代潮流,各種弊端積重難返。新興市場國家和一大批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使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但世界依然面臨一系列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中國處在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時期,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自身發展同世界各國的交融性、關聯性、互動性顯著增強,中國道路、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的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空前提高。時代催生思想,實踐產生理論。當今中國的發展需要新的思想引領和理論指導,當今世界的發展更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處的歷史方位。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當今世界是一個需要新理論的世界,當今中國是一個能夠產生新理論的國家。關於理論創新,毛澤東同志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曾經說過一段非常重要的話,“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我們党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進程中,必然要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推進理論創新的集中體現和重大成果,它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其所包含的關於世界治理命題的中國方案合時而生,為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與傳播增添了強大生命力,必將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作者: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大就要有大的擔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所作的巨大貢獻。

黨的十九大進一步確立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吹響了全黨全國人民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軍的新時代號角。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我們黨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規劃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體路徑,展望了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新征程,對在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從人類發展大潮流看,傳遞了中國理念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宣告了冷戰結束,資本主義世界一片歡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當時,一些西方學者和政要迫不及待地宣佈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已經完結,歡呼歷史已終結於資本主義制度。就在此時,鄧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談話中堅定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不要驚惶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本質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基本矛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西方經濟虛擬化背景下的一次集中爆發,導致西方世界整體進入了下行軌道,至今無法恢復元氣。隨著危機的持續深化與擴展,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霸權和制度吸引力顯著降低,世界上的左翼力量和馬克思主義思潮明顯在復興,世界各地再次出現了“馬克思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地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日益呈現出勃勃生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向全世界莊嚴宣示了我們黨和國家所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有力駁斥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種種污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強調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別強調要始終堅持和加強党的全面領導,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等。這從理論和實踐上,都充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沒有丟掉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且始終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黨。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我說過,大就要有大的樣子。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中國摒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譴責窮兵黷武的霸權之道,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奉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並帶動世界和平與發展,嚴重衝擊了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長期佔有主導地位的西方現代化模式,顛覆了那種慣以西方價值標準為圭臬來衡量其他國家的狹隘認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一種全新參照,開始全面進入世界舞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三、從世界格局大調整看,提供了中國方案

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從現實維度看,我們也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貿易保護主義所共同構成的全球治理危機,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共同挑戰。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現有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不合理造成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洞察世界各國人民前途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趨勢,順應並引領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我們秉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發展理念,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用的安全格局,構建客觀反映國際力量對比現實的全球治理體系,為人類破解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難題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創新性發展,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理論貢獻和實踐推動。

2017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首次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聯合國決議。2017年11月,第72屆聯大負責裁軍和國際安全事務第一委員會會議通過了“防止外空軍備競賽進一步切實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兩份安全決議,再次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其中,這是該理念首次被納入聯合國安全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中國為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而向世界提供的核心發展理念,體現著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具有強大的理論吸引力、思想感召力和實踐生命力,在全球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同。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帶一路”倡議,已得到百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援和參與,成為有關國家實現共同發展的巨大合作平臺。中國在宣示以更為廣闊的胸襟和更為大膽的力度實行全方位開放的同時,也表明了要以自身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與世界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意願,要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同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方案正在進入推動新的經濟全球化的實踐歷程。國際社會對全球治理體系中國方案的普遍認可、積極回應,進一步凸顯了全球治理視域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2017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信心、對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的科學根據。”這一重要論斷,是我們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與世界意義的一把鑰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進入了新時代,一方面是從中國自身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另一方面也是從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而提出來的。我們要認清中國發展大勢和世界發展大勢,抓住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提供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奮發有為、開拓進取,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輝煌的新局面。

用新時代界定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有利於我們在今後更好地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關係理念以西方價值觀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論”已難以為繼,盛行一時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風光不再,西方的治理理念、體系和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國際格局和時代潮流,各種弊端積重難返。新興市場國家和一大批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使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但世界依然面臨一系列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中國處在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時期,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自身發展同世界各國的交融性、關聯性、互動性顯著增強,中國道路、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的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空前提高。時代催生思想,實踐產生理論。當今中國的發展需要新的思想引領和理論指導,當今世界的發展更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處的歷史方位。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當今世界是一個需要新理論的世界,當今中國是一個能夠產生新理論的國家。關於理論創新,毛澤東同志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曾經說過一段非常重要的話,“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我們党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進程中,必然要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推進理論創新的集中體現和重大成果,它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其所包含的關於世界治理命題的中國方案合時而生,為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發展與傳播增添了強大生命力,必將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作者: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