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抓開放就是抓發展 謀開放就是謀未來

核心要點:

■ 黨的十九大對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出要求, 廣西的開放發展面臨難得機遇, 肩負重大使命。 廣西強化“抓開放就是抓發展, 謀開放就是謀未來”的理念, 著力構建“四維支撐、四沿聯動”的全面開放合作新格局, 下好開放發展“先手棋”。

■ 廣西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開放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 廣西有條件有基礎也有責任有義務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廣西要充分發揮沿海沿江沿邊的獨特優勢, 重點圍繞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進一步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

■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廣西的發展開放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 挑戰前所未有, 機遇大於挑戰。 要保持清醒頭腦、不懈奮鬥, 搶抓新機遇, 應對新挑戰, 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力度全方位擴大開放, 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

■ “一帶一路, 基礎先行。 ”近年來, 廣西在促進與東盟國家和周邊省份互聯互通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堅持陸海空並進, 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二是高水準建設中國—東盟資訊港;三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既要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 又要充分調動企業的參與熱情,

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廣西將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 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 以重大專案和境外園區建設為依託, 引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組成“聯合艦隊”“抱團出海”。

■ 廣西積極主動向東開放, 將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把粵港澳的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管理等先進要素與廣西的區位、資源、生態、政策等優勢結合起來, 借力發展, 互利共贏, 共同畫好廣西與粵港澳合作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戰略部署。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 廣西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日前, 圍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更好發揮廣西有機銜接“一帶一路”重要門戶作用, 不斷開創新時代廣西開放發展新局面有關話題, 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

記者:黨的十九大提出,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 對廣西來說, 擴大開放也是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之舉。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廣西如何圍繞“四維支撐、四沿聯動”, 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彭清華:黨的十九大對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出要求, 廣西的開放發展面臨難得機遇, 肩負重大使命。 這些年來, 我們堅持把擴大開放作為事關全域的大事來抓, 廣西從一個相對封閉的邊陲地區逐步發展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視窗。 2015年3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 要求廣西充分發揮與東盟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 著力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 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 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2017年4月,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強調, 廣西發展潛力在開放, 後勁也在開放, 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新定位新使命, 對新時代廣西擴大開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們強化“抓開放就是抓發展, 謀開放就是謀未來”的理念, 著力構建“四維支撐、四沿聯動”的全面開放合作新格局, 下好開放發展“先手棋”。

“四維支撐”主要是就外部而言,

旨在突出開放發展的戰略重點:向南開放, 拓展同以東盟為重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作;向東開放, 提升對粵港澳臺及沿海地區開放合作水準;向西向北開放, 增強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功能;向發達經濟體開放, 主動對接先進生產力。 “四沿聯動”主要是就內部而言, 旨在完善開放發展的區域佈局:擴大沿海開放, 打造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擴大沿江開放, 形成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新優勢;擴大沿邊開放, 構築沿邊地區開放新高地;擴大沿線開放, 釋放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沿線開放新活力。 我們相信, 形成了這樣一個格局, 廣西開放發展這盤棋一定會走得更好更活。

記者:《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賦予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嶄新的使命和定位。 廣西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彭清華:廣西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開放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廣西有條件有基礎也有責任有義務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我們要充分發揮沿海沿江沿邊的獨特優勢,重點圍繞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進一步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一是著力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提升“南寧管道”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能力,加快形成各有側重、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高層對話平臺以及專業合作平臺,在夯實提升開放平臺上有更大突破。二是突出抓好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打造連接中南半島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海運網、航空網和資訊網,實現“一帶”與“一路”、陸與海的有機銜接,在推進互聯互通上有更大進展。三是深化“兩國雙園”、跨境經濟合作區和國際港口合作區建設,突出抓好一批標誌性、先導性對外投資項目建設,在深化與東盟國際產能合作上有更大作為。四是加強與東盟國家在文化體育、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在深化人文交流上有更大成效。

記者: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在新的發展階段,廣西的開放發展面臨著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彭清華:在新的發展階段,廣西的開放發展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

講機遇,一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像廣西這樣的西部地區和邊疆民族地區將獲得更多的政策傾斜、資金扶持和專案落地,給我們帶來了形成開放發展新動能的重大機遇。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興未艾,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給廣西這樣的後發展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分享現代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紅利、縮小發展差距的重大機遇。三是中國—東盟合作邁入“鑽石十年”,有利於我們發揮資源優勢和產能比較優勢,為我們帶來了擴大雙向投資規模、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的重大機遇。四是區域經濟合作不斷深化,互聯互通加快推進,資源要素加速流動,給我們帶來了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配置資源、優勢互補、借力發展的重大機遇。五是人民幣國際化和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快推進,國家設立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向縱深推進,為我們帶來了加大跨境投融資、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的重大機遇。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挑戰:廣西產業基礎較為薄弱、實力不強、結構不優,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不高;銜接“一帶一路”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尚不完善,現有開放合作平臺和機制的功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市場和開放主體培育不足、企業機制不活、參與國際競爭能力不強。此外,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地緣政治風險等影響,企業“走出去”、紮住根面臨不少困難。

機遇與挑戰相互交織、相互轉化。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不懈奮鬥,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力度全方位擴大開放,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

記者:“一帶一路,基礎先行。”交通運輸、通信等基礎設施行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擔負著開路先鋒的重任。廣西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情況如何?

彭清華:互聯互通是開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礎,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沒有便捷高效的交通運輸網路和物流體系,開放合作只會是紙上談兵。近年來,我們在促進與東盟國家和周邊省份互聯互通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堅持陸海空並進,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目前,廣西毗鄰東盟的主要邊境城市均已通達高速公路,全區建成通車的高速鐵路總里程1700多公里,開通國際道路運輸線路14條,形成出海出省出邊陸路幹線通道27條。加強港口規劃建設,完善集疏運體系,全力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目前,北部灣港吞吐能力達2.4億噸,開通內外貿航線44條,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加快民航空中走廊和珠江—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不斷提高客貨運通行能力。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通關便利化水準明顯提升。

二是高水準建設中國—東盟資訊港。以深化網路互聯、資訊互通為基本內容,構建基礎設施、技術合作、經貿服務、資訊共用、人文交流5大平臺,形成以南寧為核心基地,面向東盟、服務西南中南的國際通信網路體系和資訊服務樞紐。目前,已成功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入駐,建成中國—東盟雲計算中心和廣西政務雲計算中心。

三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加快建設南寧、柳州等國際物流基地,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抓好港鐵連接,促進海、河、公路、鐵路、航空五港聯動,推動不同運輸方式緊密銜接和重點物流幹線多式聯運發展。積極培育大型現代物流企業,物流總體服務能力和資訊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提高。

記者:企業是對外經濟合作的市場主體,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主體。廣西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如何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

彭清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要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又要充分調動企業的參與熱情,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截至2016年,廣西備案或核准的境外投資企業703家,協定投資總額達87.3億美元,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項目占到八成以上。

國有企業具有資金雄厚、技術成熟、經驗豐富、人才充足、品牌影響力大等優勢,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近年來,廣西一批有實力的國有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為企業發展拓展了新路子。廣西企業在東盟國家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參股和運營了一些重要國際港口。民營企業具有投資意願強烈、經營體制靈活、市場反應迅速等優勢,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簡化審批程式、完善服務體系,我區“走出去”的民營企業數量和投資額逐年增加。

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以重大專案和境外園區建設為依託,引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組成“聯合艦隊”“抱團出海”,共同應對“走出去”風險,促進我區優勢產能轉出去、技術標準帶出去,不斷提升區域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記者:廣西與粵港澳合作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應當如何把握廣西與粵港澳在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共同發展新機遇?

彭清華:廣西與粵港澳山水相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貿合作與人文往來十分密切、基礎深厚。近年來,我們積極主動向東開放,深入開展“美麗廣西港澳行”等活動,迎來了與粵港澳合作最好歷史時期。2016年以來,粵桂簽訂投資項目2385個,實際到位資金4378億元;截至2016年,香港在桂投資企業6700多家,實際利用港資83億多美元,粵港澳已是廣西最大內資和外資來源地。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國際生產要素流動最自由、最充分、最開放的地區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節點。廣西與粵港澳合作前景廣闊,我們將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粵港澳的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管理等先進要素與廣西的區位、資源、生態、政策等優勢結合起來,借力發展,互利共贏,共同畫好廣西與粵港澳合作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廣西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彭清華:廣西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開放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廣西有條件有基礎也有責任有義務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我們要充分發揮沿海沿江沿邊的獨特優勢,重點圍繞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進一步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一是著力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提升“南寧管道”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能力,加快形成各有側重、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高層對話平臺以及專業合作平臺,在夯實提升開放平臺上有更大突破。二是突出抓好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打造連接中南半島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海運網、航空網和資訊網,實現“一帶”與“一路”、陸與海的有機銜接,在推進互聯互通上有更大進展。三是深化“兩國雙園”、跨境經濟合作區和國際港口合作區建設,突出抓好一批標誌性、先導性對外投資項目建設,在深化與東盟國際產能合作上有更大作為。四是加強與東盟國家在文化體育、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在深化人文交流上有更大成效。

記者: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在新的發展階段,廣西的開放發展面臨著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彭清華:在新的發展階段,廣西的開放發展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

講機遇,一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像廣西這樣的西部地區和邊疆民族地區將獲得更多的政策傾斜、資金扶持和專案落地,給我們帶來了形成開放發展新動能的重大機遇。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興未艾,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給廣西這樣的後發展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分享現代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紅利、縮小發展差距的重大機遇。三是中國—東盟合作邁入“鑽石十年”,有利於我們發揮資源優勢和產能比較優勢,為我們帶來了擴大雙向投資規模、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的重大機遇。四是區域經濟合作不斷深化,互聯互通加快推進,資源要素加速流動,給我們帶來了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配置資源、優勢互補、借力發展的重大機遇。五是人民幣國際化和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快推進,國家設立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向縱深推進,為我們帶來了加大跨境投融資、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的重大機遇。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挑戰:廣西產業基礎較為薄弱、實力不強、結構不優,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不高;銜接“一帶一路”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尚不完善,現有開放合作平臺和機制的功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市場和開放主體培育不足、企業機制不活、參與國際競爭能力不強。此外,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地緣政治風險等影響,企業“走出去”、紮住根面臨不少困難。

機遇與挑戰相互交織、相互轉化。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不懈奮鬥,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力度全方位擴大開放,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

記者:“一帶一路,基礎先行。”交通運輸、通信等基礎設施行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擔負著開路先鋒的重任。廣西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情況如何?

彭清華:互聯互通是開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礎,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沒有便捷高效的交通運輸網路和物流體系,開放合作只會是紙上談兵。近年來,我們在促進與東盟國家和周邊省份互聯互通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堅持陸海空並進,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目前,廣西毗鄰東盟的主要邊境城市均已通達高速公路,全區建成通車的高速鐵路總里程1700多公里,開通國際道路運輸線路14條,形成出海出省出邊陸路幹線通道27條。加強港口規劃建設,完善集疏運體系,全力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目前,北部灣港吞吐能力達2.4億噸,開通內外貿航線44條,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加快民航空中走廊和珠江—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不斷提高客貨運通行能力。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通關便利化水準明顯提升。

二是高水準建設中國—東盟資訊港。以深化網路互聯、資訊互通為基本內容,構建基礎設施、技術合作、經貿服務、資訊共用、人文交流5大平臺,形成以南寧為核心基地,面向東盟、服務西南中南的國際通信網路體系和資訊服務樞紐。目前,已成功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入駐,建成中國—東盟雲計算中心和廣西政務雲計算中心。

三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加快建設南寧、柳州等國際物流基地,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抓好港鐵連接,促進海、河、公路、鐵路、航空五港聯動,推動不同運輸方式緊密銜接和重點物流幹線多式聯運發展。積極培育大型現代物流企業,物流總體服務能力和資訊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提高。

記者:企業是對外經濟合作的市場主體,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主體。廣西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如何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

彭清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要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又要充分調動企業的參與熱情,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截至2016年,廣西備案或核准的境外投資企業703家,協定投資總額達87.3億美元,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項目占到八成以上。

國有企業具有資金雄厚、技術成熟、經驗豐富、人才充足、品牌影響力大等優勢,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近年來,廣西一批有實力的國有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為企業發展拓展了新路子。廣西企業在東盟國家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參股和運營了一些重要國際港口。民營企業具有投資意願強烈、經營體制靈活、市場反應迅速等優勢,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簡化審批程式、完善服務體系,我區“走出去”的民營企業數量和投資額逐年增加。

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以重大專案和境外園區建設為依託,引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組成“聯合艦隊”“抱團出海”,共同應對“走出去”風險,促進我區優勢產能轉出去、技術標準帶出去,不斷提升區域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記者:廣西與粵港澳合作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應當如何把握廣西與粵港澳在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共同發展新機遇?

彭清華:廣西與粵港澳山水相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貿合作與人文往來十分密切、基礎深厚。近年來,我們積極主動向東開放,深入開展“美麗廣西港澳行”等活動,迎來了與粵港澳合作最好歷史時期。2016年以來,粵桂簽訂投資項目2385個,實際到位資金4378億元;截至2016年,香港在桂投資企業6700多家,實際利用港資83億多美元,粵港澳已是廣西最大內資和外資來源地。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國際生產要素流動最自由、最充分、最開放的地區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節點。廣西與粵港澳合作前景廣闊,我們將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粵港澳的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管理等先進要素與廣西的區位、資源、生態、政策等優勢結合起來,借力發展,互利共贏,共同畫好廣西與粵港澳合作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