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董明珠的2017:退休將至,賭約將輸,會不會“晚節不保”?|艾問

文/水中玉

2017年, 對於董明珠來說, “亞歷山大”。

她與雷軍的10億賭約五年期限正在逼近, 能兌現嗎?

董明珠最近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有所改口:“錢不是很重要,

大家都不會在意押注的10億元是不是真的履約。 ”任性的董小姐, 是在放下滿滿的自信?還是在給自己找臺階下呢?

當年與雷軍訂賭約時, 胸有成竹的董明珠似乎占優, 主動將雷軍提出的1元賭約加碼到10億元, 但現在, 局勢似乎有所反轉。

雷軍在2017年11月24日發佈內部信稱, 10月份小米已提前完成1000億元年度銷售目標。 問題來了, 縱然賭約是句玩笑, 但是對於董明珠和格力電器, 與雷軍賭約的輸贏, 卻決定著未來格力電器在商業發展中, 還有多久觸及到天花板?

董小姐的2017, 會是格力姓董的最後一年嗎?

董明珠就像一名頑強的“鬥士”, 爭強好勝, 不服輸。 在過去的2017年, 她依舊“任性”, 語不驚人死不休, 管他誰是誰非。

董明珠的語出驚人,

伴隨著格力電器在2017年磕磕絆絆的種種起伏之中:1月, 也就是2017年春節期間, 董明珠大方給格力員工漲工資、發獎金、免費送格力手機等, 引發不小轟動。 但搞笑的是, 員工卻當二手貨半價賣掉了。

4月, 在2016年發起造車計畫, 遭股東反對卻又不屑受阻的董明珠堅決向新能源汽車進軍,

她為此自掏腰包對珠海銀隆投資, 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 持股比例達17.46%。 而在8月, 格力電器以130億元全資收購銀隆。

6月, 格力電器訴美的涉嫌“製冷王”系列空調專利侵權, 並獅子大開口索賠5000萬。 “鐵娘子”再次怒懟方洪波, 致使兩家企業針鋒相對。

而9月的董小姐又無一例外登上頭條, 起因是她2018年5月31日任期將滿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直至2017年12月底, 這一傳言又成為業界熱猜的懸念之一:鐵娘子明年要讓位了?但顯然, 已經63歲的董明珠毫無退意, 其霸道的領導力風格表明她會繼續執掌格力電器嗎?

她說“我一定要戰鬥”!總之, 就是要任性下去。

死磕手機, “失敗也不後悔”是為什麼?

2017年, 在格力做手機這件事上,

董明珠可謂任性到了極致:

“未來目標5000萬部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華為賣第一, 我們就賣第二”;

“我從來沒認為我的手機失敗。 我認為我的手機現在做得很好。 雖然量不大, 但我不是以量來認定, 而是讓每個人用完以後不後悔。 ”

對應一下董小姐的言辭, 事實好像不是那麼回事:

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 國產品牌誰能和華為一較高下, 可能都需要掂量自己的實力。 敢和華為比的話風, 似乎比“餘大嘴”(餘承東)還能喊。 而在2015年, 董明珠還曾打擊小米:“格力做手機, 分分鐘滅掉小米”。

看看雷軍, 在經過2016-2017年的“閉關”後, 小米重新擠進全球智慧手機前五名, 而其大力佈局線下小米之家, 也在印證小米開始回歸。 格力手機表現如何呢?且不說用戶用得怎麼樣, 有多少人在使用格力手機都難說?

事實上, 格力手機並未在市場上成氣候, 更無法和主流手機品牌比肩。 直到近日, 董明珠還是不服氣:“不是說小米不好, 我有的你們都沒有, 賣得過我嗎?”

不服輸也是一種氣質!這也恰恰證明了董明珠在格力電器主營業務——空調已近天花板, 謀求互聯網轉型的一種迫切。儘管銷量慘澹,但董小姐一直不放棄手機,這叫“堅持”!在移動互聯網和智慧製造蔓延製造業的當下,智慧手機是重要入口,也是家電企業的戰略轉機點。

但事與願違。從2015年做手機,迄今為止推出三代產品,售價超3000元的格力手機遠沒能達到董明珠的意願,甚至成為員工年終獎和賣給供應商的抵帳品。不在空調領域延展業務,迷之手機,只能讓格力電器錯過成為卓越企業的機會。

而家電業“三足鼎立”的另兩個巨頭,海爾和美的,已經遠遠甩開了格力。

“造車夢”一波三折,能押寶未來嗎?

但是,董明珠從來都是不服輸的。

在2016年底被股東大會否決格力全資收購珠海銀隆的議案後,董明珠對造車依然延續做手機的執拗,最後,乾脆自己出資,以個人名義入股珠海新能源汽車製造商銀隆。其間,包括王健林在內的大佬也被董明珠拉過來,共同增資30億元,終獲銀隆22%的股權。

2017年2月,格力電器開啟進軍汽車空調的計畫。董明珠說:“如果今年銀隆實現銷售三百億元,生產三萬台汽車,那就意味著我們賣三萬部汽車空調。”以期通過與銀隆的合作,使格力將下一個千億目標押注於新能源汽車上。

但是,美好圖景也應基於銀隆的研發實力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程度。此後,才會有格力的蛋糕。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些長,且並不容易。

而董明珠不這麼認為。在格力收購銀隆備受爭議時,她志在必得:“特斯拉充電要幾個小時,銀隆只需要10分鐘,我願意拿我的所有資產投入到銀隆裡面去,因為我看到是他是未來……”

聯繫到眼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以及車企、非車企紛紛入局,不難發現,董明珠不乏有著贏戰未來的樂觀,這是女性領導少有的氣質。但跨界不僅僅需要魄力。有些跨界,並不能快速形成利潤增長點。

據瞭解,格力電器在2016年開啟多元化戰略以來,相繼佈局智能裝備、高端模具、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尤其是造車讓格力陷入像做手機一樣的輿論漩渦:這靠譜嗎?連前掌門人朱江洪在2017年最罕見的一次公開露面(推廣他的新作:《朱江洪自傳:我執掌格力的24年》)中,也拋出一句話:如果他沒有退休,不會讓格力造手機、造汽車。

然而,董明珠並未停止造車行動。按照她的規劃,格力電器在空調行業取得千億營收後,第二個千億目標將來自新能源汽車業務。此前一直以技術見長的格力空調在行業處於領先地位,但也因此被質疑業務結構過於單一,未來必須找到第二盈利空間。

造車在董明珠看來是戰略機會點,必須一搏。就在2017年9月份,格力入股一汽夏利的消息不徑而飛,但被董明珠團隊否認。但可以猜想。董明珠可能不會收手,她相信只要堅持一定會成為贏家。這種任性的驅使,無不證明她走的每一步,都承載著富有韌性的堅持,和她強大的自信力。

近日,董明珠在做客央視《對話》節目時,主持人陳偉鴻問道:“2017年快過去了,您覺得在這一年裡,您快樂嗎?”董明珠淡定回答:“我很快樂!”

一位特立獨行的女企業家,走在自己定義的路線上,不畏質疑,愛誰誰,她真的快樂嗎?然而,2018對於董明珠和她領銜下的格力電器,卻面臨生死大考。她會繼續穩座格力電器董事長位子嗎?如何成就格力下一個千億目標?

一切都還沒有畫上句號……

艾問每日人物(微信ID:iaskmedia)想說:

63歲的年紀,作為女性沒幾個這麼拼的,但董明珠卻是,還很任性。當然,她不是刷刷存感,反而向人們證明堅持是有目標的:帶領格力走向更遠的未來。

但是,她作為偏執型領導人的另一面——孤注一擲,卻正在讓格力走向不確定的未來。家電業的三巨頭,海爾始終以管理創新走在時代前沿,美的也因方洪波的低調掌舵而厚積薄發。而以空調優勢勝出的格力,卻因董明珠的頻頻跨界,拉開了與對手賽跑的距離。

2017年上半年相差僅46億的空調業務,使得格力空調馬上被美的追上了。我們不希望看到,曾經專注空調的格力,千億賭注沒實現,主業卻掉隊了。這一切,將取決於董明珠的戰略決策——在她有限的任期內。

謀求互聯網轉型的一種迫切。儘管銷量慘澹,但董小姐一直不放棄手機,這叫“堅持”!在移動互聯網和智慧製造蔓延製造業的當下,智慧手機是重要入口,也是家電企業的戰略轉機點。

但事與願違。從2015年做手機,迄今為止推出三代產品,售價超3000元的格力手機遠沒能達到董明珠的意願,甚至成為員工年終獎和賣給供應商的抵帳品。不在空調領域延展業務,迷之手機,只能讓格力電器錯過成為卓越企業的機會。

而家電業“三足鼎立”的另兩個巨頭,海爾和美的,已經遠遠甩開了格力。

“造車夢”一波三折,能押寶未來嗎?

但是,董明珠從來都是不服輸的。

在2016年底被股東大會否決格力全資收購珠海銀隆的議案後,董明珠對造車依然延續做手機的執拗,最後,乾脆自己出資,以個人名義入股珠海新能源汽車製造商銀隆。其間,包括王健林在內的大佬也被董明珠拉過來,共同增資30億元,終獲銀隆22%的股權。

2017年2月,格力電器開啟進軍汽車空調的計畫。董明珠說:“如果今年銀隆實現銷售三百億元,生產三萬台汽車,那就意味著我們賣三萬部汽車空調。”以期通過與銀隆的合作,使格力將下一個千億目標押注於新能源汽車上。

但是,美好圖景也應基於銀隆的研發實力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程度。此後,才會有格力的蛋糕。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些長,且並不容易。

而董明珠不這麼認為。在格力收購銀隆備受爭議時,她志在必得:“特斯拉充電要幾個小時,銀隆只需要10分鐘,我願意拿我的所有資產投入到銀隆裡面去,因為我看到是他是未來……”

聯繫到眼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以及車企、非車企紛紛入局,不難發現,董明珠不乏有著贏戰未來的樂觀,這是女性領導少有的氣質。但跨界不僅僅需要魄力。有些跨界,並不能快速形成利潤增長點。

據瞭解,格力電器在2016年開啟多元化戰略以來,相繼佈局智能裝備、高端模具、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尤其是造車讓格力陷入像做手機一樣的輿論漩渦:這靠譜嗎?連前掌門人朱江洪在2017年最罕見的一次公開露面(推廣他的新作:《朱江洪自傳:我執掌格力的24年》)中,也拋出一句話:如果他沒有退休,不會讓格力造手機、造汽車。

然而,董明珠並未停止造車行動。按照她的規劃,格力電器在空調行業取得千億營收後,第二個千億目標將來自新能源汽車業務。此前一直以技術見長的格力空調在行業處於領先地位,但也因此被質疑業務結構過於單一,未來必須找到第二盈利空間。

造車在董明珠看來是戰略機會點,必須一搏。就在2017年9月份,格力入股一汽夏利的消息不徑而飛,但被董明珠團隊否認。但可以猜想。董明珠可能不會收手,她相信只要堅持一定會成為贏家。這種任性的驅使,無不證明她走的每一步,都承載著富有韌性的堅持,和她強大的自信力。

近日,董明珠在做客央視《對話》節目時,主持人陳偉鴻問道:“2017年快過去了,您覺得在這一年裡,您快樂嗎?”董明珠淡定回答:“我很快樂!”

一位特立獨行的女企業家,走在自己定義的路線上,不畏質疑,愛誰誰,她真的快樂嗎?然而,2018對於董明珠和她領銜下的格力電器,卻面臨生死大考。她會繼續穩座格力電器董事長位子嗎?如何成就格力下一個千億目標?

一切都還沒有畫上句號……

艾問每日人物(微信ID:iaskmedia)想說:

63歲的年紀,作為女性沒幾個這麼拼的,但董明珠卻是,還很任性。當然,她不是刷刷存感,反而向人們證明堅持是有目標的:帶領格力走向更遠的未來。

但是,她作為偏執型領導人的另一面——孤注一擲,卻正在讓格力走向不確定的未來。家電業的三巨頭,海爾始終以管理創新走在時代前沿,美的也因方洪波的低調掌舵而厚積薄發。而以空調優勢勝出的格力,卻因董明珠的頻頻跨界,拉開了與對手賽跑的距離。

2017年上半年相差僅46億的空調業務,使得格力空調馬上被美的追上了。我們不希望看到,曾經專注空調的格力,千億賭注沒實現,主業卻掉隊了。這一切,將取決於董明珠的戰略決策——在她有限的任期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