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講知識:厚厚辭海一本書 曾指百科求知路

------本期內容導讀------

相對於到圖書館裡盲目無序地借書看書, 查閱《辭海》是一種最為高效的增長知識點的方法。 因為它本身作為辭典而天生具有的查詢功能,

可以非常高效迅速地回應我們對於陌生知識與新知識的需求

------以下正文詳情------

剛剛當時大約是在上初中, 非常偶然的一次機會裡, 在一位同學的家裡見到了一本奇書——1979年的《辭海》縮印本, 由於在字型大小、間距以及紙張方面都作了縮小與減薄, 原來會有很多冊的普通版內容都被壓縮到了單獨的一本中。 但即使是如此, 整本書也有16開大小, 足足七八公分之厚, 我們把它從書架上搬下來, 頗費了不少力!

什麼樣的書能被稱為“辭海”, 這是我們首先對這本書的好奇心之一。 這位同學之前曾經看過他父親用過, 據他講, 應該就是放大版的新華字典, “收錄的字詞比新華字典多一些!”他這樣介紹。 但是,

當我們慢慢地翻開這本巨厚無比的辭典之後, 所接受到的衝擊與震撼卻是無與倫比的!

首先, 我們根本沒有想到, 中國的漢字數量能達到如此之多。 在原先的記憶裡, 新華字典應該是我們所知道的漢字全部, 可事實上在最新版裡收錄的漢字也不過八九千個。 但是1979年的這版辭海裡居然收錄了足足一萬五千個以上。 雖然在以後我們知道還有收錄四萬多漢字的康熙大字典存在, 但在那個奉《新華字典》為神聖的年代裡, 有這麼一本足足多了一倍多新漢字的辭書, 無異於一個新世界;

捧著這一本“寶書”, 我們按照拼音凡例開始, 對照著新華字典, 從裡面找出了許多平時不常見、或者見了不知道如何念、知道怎麼念卻又不知道何意的各種生僻字、冷僻字。

為此, 時不時地會在其他同學面前出題顯擺一下。 這裡不可否認的是, 當我們從裡面查到了屄、屌這類當年絕對屬於“黃色、下流”並以至於不敢相信它們居然客觀存在著的漢字, 其受震驚程度以及看了詳細釋義之後的受教育程度, 是難以形容的;

當然, 最突出的一點, 這是一本辭典, 在每一個漢字下都收錄了大量的詞語, 是之前在漢字下面才帶出相關詞語解釋的字典是無法比擬的。 首先被意外發現的是:幾乎每一個我們能叫得出、想得到的中國地名, 無論大小, 是否出名, 居然都能從上面找到詳細的解釋介紹。 然後我們據此開始查找各種歷史上的人名、雜誌中曾經聽說過的動物名。

植物名……在越來越震驚之中, 我們發現了:它就是一本百科知識全書啊!

直到如今, 剛剛都認為, 相對於到圖書館裡盲目無序地借書看書, 查閱《辭海》是一種最為高效的增長知識點的方法。 因為它本身作為辭典而天生具有的查詢功能, 可以非常高效迅速地回應我們對於陌生知識與新知識的需求。 正好那年, 參加了一個關於集郵的百科知識競賽的答題, 裡面就有大量的未知題目都是通過這本《辭海》查出來的;

在《辭海》後部附錄裡的《中國歷史紀年表》裡, 我們第一次知道了康熙不姓康、乾隆不姓乾, 而且居然清朝所有的皇帝都姓愛新覺羅, 進而我們又查到了鐵木真、忽必烈這些元朝的皇帝他們姓了一個更怪的姓:孛兒只斤;還有秦王朝的贏姓等等,

這些都成了我們幾個人事後可以拿到身邊其他同學面前顯擺牛逼的資本;

更重要的是, 雖然我們都是在文革後期出生, 社會總體都已經進入改革開放時期。 但是整體社會認知與輿論氛圍仍然還未完全擺脫文革思想的影響, 對於許多政治概念、歷史名詞以及爭議人物, 至少在報紙、雜誌這些領域, 依舊是採取了躲避的態度, 這使得我們感到非常地困惑。

而就是這本1979年的《辭海》裡, 對於“文化大革命”一詞, 明確地指出了是由林彪、四人幫等人的陰謀破壞而參與的政治運動, 相當於大膽地作了“否定”化的定義;而對於“臺灣”的詞條, 也沒有了過去所強調的反動派盤踞、臺灣人民水深火熱等等的政治化描述;沿著這條線, 我們幾個學生順勢查詢了大量當時感覺非常敏感的政治人物、歷史人物,總體得到了感受就是:社會真的開放了,舊時代的影響的確過去了;

當然並不小還略顯沉重的這本《辭海》,成為了我們那個時期最重要的百科知識導師,以至於多年之後的剛剛對此仍念念不忘。在九幾年工作有了收入之後,在新華書店見到了新出版的新世紀版《辭海》縮印本,就趕緊掏錢買下,擺在了書架之上。直到後來,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網上的知識越來越豐富,以至於觸手可及,甚至更加詳細多彩,這本《辭海》的用處也越來越小,最終也就只成了一本值得回憶與懷念的事物了;

記得有人曾說過,對於藏書價值的判斷依據就是,它能跟隨你搬過幾次的家。而對於我來講,不管哪一次的搬家,厚厚的《辭海》是絕對不可以隨便放棄的。

我們幾個學生順勢查詢了大量當時感覺非常敏感的政治人物、歷史人物,總體得到了感受就是:社會真的開放了,舊時代的影響的確過去了;

當然並不小還略顯沉重的這本《辭海》,成為了我們那個時期最重要的百科知識導師,以至於多年之後的剛剛對此仍念念不忘。在九幾年工作有了收入之後,在新華書店見到了新出版的新世紀版《辭海》縮印本,就趕緊掏錢買下,擺在了書架之上。直到後來,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網上的知識越來越豐富,以至於觸手可及,甚至更加詳細多彩,這本《辭海》的用處也越來越小,最終也就只成了一本值得回憶與懷念的事物了;

記得有人曾說過,對於藏書價值的判斷依據就是,它能跟隨你搬過幾次的家。而對於我來講,不管哪一次的搬家,厚厚的《辭海》是絕對不可以隨便放棄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