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們看看新零售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自從去年底馬雲在雲棲大會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2017年基本上可以稱之為新零售元年。 而在2017年中又有個重要的分水嶺, 前半年基本上是無人便利店的天下, 而後半年無人貨架卻風光無限, 搶了風頭。 除此以外盒馬生鮮、超級物種等新零售形態, 與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一起讓2017年的新零售精彩紛呈。

我們先來說說無人便利店, 在去年年底亞馬遜推出了跨時代的零售產品線下無人超市Amazon Go之後, 國內的零售圈就開始騷動起來, 這種目前僅服務於內部員工的, 外表看似普通的小店, 不用排隊結帳, 拎著產品走出交易區, 會自動結帳, 從你的亞馬遜帳戶中扣除。 這種便捷購物方式, 馬上引起了國內互聯網以及零售業的關注, 幾乎和亞馬遜Amazon Go上市的同一時間在國內也出現了類似的無人便利店。

繽果盒子、小e微店、便利蜂24小時便利店、F5未來商店、淘咖啡、快貓Take Go等一擁而上,

仿佛一夜之間, 我們將會變成一個無人購物的世界。 傳統零售巨額娃哈哈的老總宗慶後更是表示, 娃哈哈去年就制定了線下“三年鋪10萬台、10年鋪100萬台的自動售貨機”的計畫, 預計投入金額為20億, 其他無人便利店也紛紛推出了宏偉的擴張目標。 媒體們也是非常配合, 在整個的上半年, 基本上都被各種無人便利店的新聞報導霸屏。

但到了下半年, 形式急轉直下, 除了個別有報導某無人便利店因為室溫太高, 放置的麵包融化, 空調損壞導致店面停止營業之外, 就是個別的無人便利店項目團隊產生分歧, 核心團隊出走的消息。 這和上半年的情況簡直是天壤之別。 當然,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 由於無人便利店涉及到的技術比較多,

而其中很多技術都是比較新的, 沒有經過市場的驗證, 在前期的運作過程中, 暴露除了一些問題。 而有些無人便利店在推進中, 並沒有當初計畫中那麼順利, 逐漸的放慢了腳步, 造成在下半年, 被新來的“小弟”無人貨架搶去了風頭。

無人貨架出現其實要比無人便利店早, 但是真正讓無人無人便利店進入到我們視野的, 不得不提兩家公司, 一個是果小美, 一個是猩便利, 這兩個項目的創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就是都出身阿裡巴巴集團。 果小美閻利瑉曾經是聚划算的總經理, 而猩便利的呂廣渝曾是前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 兩家企業雖然誕生於今年年中, 但是從誕生的那一天起, 就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 無論是融資的速度, 還是佈局的網點, 都是一日千里。 在短短的不足半年時間, 果小美已經融到了C輪, 累計融資超過5億元, 而猩便利在11月獲得3.8億的A1輪融資, 融資累計也超過了5億元。 在很多人還在質疑無人貨架是不是類似共用充電寶的偽需求的時候,

幾家無人貨架企業正在展開瘋狂的跑馬圈地式的拓張, 目前已經有幾家的無人貨架鋪設量達到了幾萬個, 隨著時間的推移, 超過10萬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擠入無人貨架賽道的企業有幾十家, 湧入資金超過20億元。

除了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 在2017年的新零售,不得不提的就是盒馬鮮生了,這個阿裡巴巴在新零售中的試點,在馬雲的力推下,吸引了足夠的眼球,馬雲甚至還親自去盒馬鮮生店面月臺。而盒馬鮮生也不負眾望,在2017年雖然沒有完全放開擴張,但所到之處可謂是顧客盈門,很多線上和線下的一些零售企業,都紛紛組團去盒馬鮮生去參觀取經。預計在2018年將會是盒馬鮮生的擴張年,我們將會在更多的城市看到盒馬鮮生的身影。

2017年即將過去,新零售在這一年中,湧現了很多非常好的經營模式,也有很多良好的探索,在新零售的起步之年,可以說開了一個好頭,但好戲還在後面,2018年的新零售值得期待。

在2017年的新零售,不得不提的就是盒馬鮮生了,這個阿裡巴巴在新零售中的試點,在馬雲的力推下,吸引了足夠的眼球,馬雲甚至還親自去盒馬鮮生店面月臺。而盒馬鮮生也不負眾望,在2017年雖然沒有完全放開擴張,但所到之處可謂是顧客盈門,很多線上和線下的一些零售企業,都紛紛組團去盒馬鮮生去參觀取經。預計在2018年將會是盒馬鮮生的擴張年,我們將會在更多的城市看到盒馬鮮生的身影。

2017年即將過去,新零售在這一年中,湧現了很多非常好的經營模式,也有很多良好的探索,在新零售的起步之年,可以說開了一個好頭,但好戲還在後面,2018年的新零售值得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